賀 雨 李 芳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診治中心 重慶 400014)
醫學生在學校接受醫學基礎教育后,正式進入臨床醫院。學生到達實習崗位后,成為實習醫生。實習醫生,是從學生向臨床醫生過渡的重要階段,是完成從醫學生到醫生轉變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臨床實習需要面對的是真實的病人,不僅要將醫學知識轉變成對疾病的分析和具體的治療方案,落實到一條條可執行的醫囑上,還要全方位考慮病人的心理、社會、經濟等等因素,進行醫患溝通,這個跨越還是非常巨大的。
本文擬就實習醫生醫患溝問題作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教學改革建議,以促進實習醫生的全面成長。
近年來,我國各地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糾紛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醫患沖突不斷加劇,醫患矛盾不斷加深[1]。中國醫師協會最近一次統計的“醫患關系調研報告”顯示,74.29%的醫師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保護;認為當前醫師執業環境“較差”和“極為惡劣”的分別達到47.35%和13.28%。醫患糾紛已成為當今社會和政府十分敏感的問題,也是影響社會安定、和諧的重要因素[2]。而造成這些醫患糾紛的原因中,真正由醫療事故引起的僅占3%左右,絕大多數糾紛源于醫患溝通不夠或醫療服務過程中的不足。
自20世紀中葉以來,當代醫學模式已經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向“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在美國及歐洲醫患溝通培訓與臨床培訓同等重要,然而目前國內醫療結構對醫患溝通相關教學內容還不夠重視,重臨床培訓,輕醫患溝通培訓。
調查方法:本研究對象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及基地醫院實習醫生。基于附屬醫院及基地醫院教學制度差異明顯,本研究采用分層抽樣,抽取600人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中采用問卷調查形式進行調查,使用Epidata3.1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SAS9.0進行統計分析。
實習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影響因素條查包括六個方面;即醫學倫理學課程、醫患溝通課程、醫患溝通的相關培訓、帶教老師對醫患溝通的強調, 周圍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重視醫患溝通、醫院醫患溝通的制度要求等。

表1 實習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影響因素

醫患溝通課程對醫患溝通能力的影響 0.648 0.0006醫患溝通的相關培訓對醫患溝通能力的影響 0.404 <0.0001帶教老師對醫患溝通的強調對醫患溝通能力的影響 0.258 <0.0001周圍醫務人員在工作中重視醫患溝通對醫患溝通能力的影響 0.254 <0.0001醫院醫患溝通的制度要求對醫患溝通能力影響 0.118 0.0036
表1顯示:上述六個因素均對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有較大影響,其中醫患溝通課程對醫患溝通能力影響最為顯著,第二為醫學倫理學課程,第三為醫患溝通的相關培訓。由此可見,醫患溝通課程、醫學倫理學課程、醫患溝通的相關培訓對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形成和影響至關重要。
基于實習醫學生在教學醫院與基地醫院進行臨床實習,筆者對教學醫院與基地醫院醫患溝通能力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調查統計結果見表2:

表2 是否上過醫患溝通這門課程
從表2可見,45%的教學醫院實習醫學生上過醫患溝通這門課程,而基地醫院中僅有32%的實習醫學生上過醫患溝通這門課程。教學醫院中39%的實習醫學生所在科室開展了醫患溝通相關培訓,而這一數據在基地醫院中為29%。教學醫院中75.8%的醫務人員所在科室有醫患溝通制度要求,而基地醫院中這一比例為67.4%。
教學醫院與基地醫院對醫患溝通的教學具有明顯的差異,這就影響了基地醫院實習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育。
①重視醫患溝通、醫學倫理學等相關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培訓的開展。例如:醫患溝通作為必修課,根據醫患溝通現狀,編寫醫患溝通教材,將,在臨床實踐中加入醫患溝通培訓指導。
②臨床帶教老師應秉承“以病人為本”的原則進行示教。帶教老師在實踐中運用醫患溝通技巧,從行為和和思想上引導醫學生積極學習、認識和運用醫患溝通。同時,可以通過師生間模仿醫患關系進行角色扮演,以提供醫患溝通實踐的機會。
③建立統一的實習培訓體系,提倡教學醫院積極指導和輔助基地醫院。針對教學醫院與基地醫院,應該制定統一的醫患溝通制度要求。同時,穩步推動醫務人員的合理流動,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人才的縱向和橫向交流,將有限的優秀師資資源最大化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