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剛(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孫鎮人民政府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當下我國水利基礎設施已經比較完備了,這對我國農業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我國農業經濟轉型時期,農業水資源配置與基建投資面臨著新的結構調整。我國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水資源還非常匱乏,南水北調工程也沒能全面解決農業水資源的有效分布問題,因此,實現農業水利基建與農業經濟增長良性互動,解決好廣大農業地區的水利基礎現代化建設,可以縮小城鄉差距和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目前我國農業水利基建資金來源較為單一,還存在資金質量和效益不高、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改造不足、水資源永續利用率不高、農業水資源短缺和開發利用程度低、缺少大型骨干調蓄工程導致水資源浪費嚴重、水資源分割管理導致難以發揮綜合效益、農業水環境日益惡化等問題。因此,要做好農業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與配套措施,構建農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節水農業效益評價指標體系;應針對農業水資源短缺問題運用用水定額法和灰色系統模型,對農業需水量進行預測,構建農業水資源分配和相應配置模式,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由劉渝和張俊飚編著的《虛擬水戰略與中國農業水資源配置研究》一書,有助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研究。鑒于我國農業與生態安全,作者試圖運用經濟學分析方式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思想,采用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我國農業水資源的管理問題。作者還以農業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等理論作為研究理論基礎,深入探究了我國農業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管理等問題。當前,我國高速增長的經濟有些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資源基礎之上的,尤其水資源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已經嚴重短缺,水資源承載力問題也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在這個農業用水過量時代,水資源數量短缺和質量下降問題都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瓶頸”,也成為制約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因此,只有解決好經濟轉型時期水資源的利用與有效配置,才不會嚴重影響農業安全和社會安全,才能解決好水資源生態系統的循環效率問題。如何高效管理農業用水和提高其利用效率問題,成為當前我國農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作者從生態安全、農業安全狀態評價、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農業用水、微觀主體水資源利用分析和農業用水管理政策等方面進行了充分論述。
在書中,第一,作者提出虛擬水戰略與中國農業水資源配置問題,分析了中國農業水資源的配置、特征和管理等現狀,以及中國水資源的時空特征。通過中國水資源和農業水資源的配置現狀分析和研究,讓讀者了解了我國農業水資源的嚴重短缺問題。第二,論述了我國農業水資源安全的理論框架問題,闡述了生態安全與農業安全的對立與統一的關系,進一步闡述了我國生態安全、農業安全與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的互動機理。作者認為只有大幅度提升我國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才能保證我國的生態與農業安全,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態平衡和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保持良好的農業水資源環境和水資源的良性循環,才能促進我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第三,論述了農業水資源生態安全和農業安全的水平評價,并對農業水資源全要素生產率進行了測算;進一步闡述了農業水資源配置創新的虛擬水戰略及其作用機理,虛擬水戰略可以有效緩解我國農業水資源的危機;還分析了農產品虛擬水流動的產業格局與配置。第四,對虛擬水與農業水資源利用進行了微觀分析,如對虛擬水視角下農戶水資源配置行為分析、農戶采納農業節水技術的實證分析等;同時,還論述了我國農業水資源的利用,直觀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用水量及其變化的宏觀因素,以及農業用水Kuznets曲線的進一步估計,驗證了農業用水與經濟增長的Kuznets假說。第五,探討了我國農業水資源管理的經濟政策和建議,具體闡述了農業水資源管理的含義與類型,分析了農業灌溉投資、灌溉水補貼與補貼模式,對國外農業水資源管理政策進行了分析。
筆者認為: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對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我國通過各種水庫和大小排灌站建設,在干旱季節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進行澆灌,在災澇時期可以及時有效地排除水患,以確保各區域農業的旱澇保收。因此,加強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要注重水利基礎設施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和路徑研究;應積極探究我國農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對策和措施,鼓勵引進社會資本和引進“PPP”機制;推行產權改革以拓寬融資渠道;明確責任制度以提高質量效益;加強政策扶持,聯合農戶改造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以縮小區域差距。同時,還要對農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節水農業效益評價、農業需水預測、農業水資源配置及優化、水權理論、農業水資源評價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還要積極探究提高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性的策略,創新管理辦法以增強水利建設意識,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的投資力度,不斷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制度,創新工作思路確保農田水利建設有序進行,創新投資方式以建立農田水利多元化投資機制,創新管理辦法以提高農田水利設施的利用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