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兵
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歷史性繼承和創造性發展。
一、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淵源
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十分注重對自身的建設。馬克思、恩格斯雖然對“從嚴治黨”沒有專門的論述,但是,在《共產黨宣言》及其他論著中,對黨建的必要性、原則等重大問題作了理論闡釋。馬克思在強調政治紀律對無產階級政黨建設重要性時指出:“我們現在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列寧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思想建黨和組織建黨,提出黨“需要有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組織”,并強調:“必須把欺騙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誠分子和不堅定的共產黨員以及雖然‘改頭換面但內心里依然故我的孟什維克從黨內清除出去”。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結合中國實際,總結革命和建設的經驗,先后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做出探索。1921年中共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明確規定全黨必須建立統一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地方組織必須接受中央的監督和指導。這是“從嚴治黨”內涵的雛形。1929年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在黨內糾正各種非無產階級的錯誤思想,并提出了入黨需堅持的條件。1941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風運動,對全黨進行一次學風、黨風、文風大整頓,成為黨史上思想建黨的成功典范;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要保持“兩個務必”,高度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并在建國后開展了四次整風運動,嚴肅懲處黨內出現的官僚主義作風、貪污腐敗現象。
1975年,鄧小平同志以整頓黨的作風為核心,提出全面整頓方針,并在改革開放初期,針對“兩個凡是”提出恢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講話中明確指出:“要堅持不懈地糾正各種不正之風,這關乎黨的生死存亡。”把加強黨的建設、從嚴管黨治黨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1987年,“從嚴治黨”首次正式出現在黨的代表大會報告——十三大報告,報告指出“必須從嚴治黨,嚴肅執行黨的紀律。”“除了必須把少數腐敗分子開除出黨之外,還必須著眼于對絕大多數的黨員進行經常性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 之后“從嚴治黨”這一概念開始頻繁出現在黨和國家的重要文件和決策部署中。黨的十四大把“從嚴治黨”寫進黨章,標志著“從嚴治黨”作為我們黨的建黨治黨原則被正式確立。
二、“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及科學內涵
2014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首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這個概念,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并將“全面從嚴治黨”上升到戰略高度,把“三個全面”首次擴展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2016年7月1日,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管黨治黨,必須嚴字當頭,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并在十八屆六中全會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六個從嚴”具體要求,發出了從嚴治黨最強音。那么,什么是全面從嚴治黨?關于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明確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這是對全面從嚴治黨科學內涵的重要論述。
1.這里“全面”指范圍。一是主體要全面。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最終要由各級各類黨組織在黨中央領導下實施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需要大氣候,也需要小氣候,各級黨組織要主動思考、主動作為,通過營造良好小氣候促進大氣候進一步形成。二是對象要全面。即各級各類黨組織和全體黨員都必須按照從嚴治黨要求、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當前,隨著黨的事業蓬勃發展,黨員隊伍不斷壯大。據中組部《2019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測算,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們黨由1921年創立時的57位黨員,已經壯大到了9191.4萬名黨員,468.1萬個基層組織。而在所有黨員人數中,新中國成立后入黨的人數占比約為99.8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入黨的人數占比約為82.94%。絕大多數黨員都是在和平年代,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加入黨組織的。黨員結構的變化,折射出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命題”,即全面從嚴治黨。三是內容要全面。2020年3月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以制度的形式明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遵循的原則,強調“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全覆蓋”,并從11個方面對黨委(黨組)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各級黨組織明確了改進的方向。
2.“嚴”字作為管黨治黨的主基調。一是體現在標準嚴。管黨治黨成于嚴而潰于松,黨多年來的反腐敗實踐不止一次證明,黨員干部從違紀到違法,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黨員干部出“大問題”,都是從破壞“小”規矩開始的。因此,全面從嚴治黨標準要高,要對腐敗分子零容忍,發現一個堅決查處一個。二是紀律和規矩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就要靠嚴明紀律”。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結合全面從嚴治黨現實需要,制定、修訂了一系列重要黨內法規,從出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提出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努力踐行的高標準,到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全體黨員須遵守的“六大紀律”底線;從出臺《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營造選人用人的良好政治生態,到制定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規范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管黨治黨的籠子越扎越緊、越扎越密,有力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三是措施嚴。采取堅強有力措施管黨治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保障。習近平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做到“要求嚴、措施嚴,對上嚴、對下嚴,對事嚴、對人嚴”。從黨中央到地方各級黨組織,每個黨員干部,無論地位高低、官職大小,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
三、黨員領導干部怎樣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做表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從嚴管好各級領導干部”。那么,黨員領導干部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中,如何作表率,發揮帶頭作用呢?筆者認為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1.筑牢思想防線。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對黨員、干部來說,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總開關沒擰緊,不能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缺乏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各種出軌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了。”從近年來中央、各省查處通報的腐敗分子來看,他們在懺悔中,第一條基本都是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偏移扭曲。因此,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松思想改造,必須矢志不移地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終身必修課,常補理想信念之“鈣”,培養優良政治品格,從思想深處分清是非,切實把政治賬人生賬算清楚、搞明白,把思想“籬笆”扎緊,守住廉潔自律底線,夯實抗腐防變的思想基礎。
2.敬畏手中權力。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絕不能當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建國初期,陳毅同志任上海市長時,每當簽批重大建設項目和大項開支請示件時,簽字的手就禁不住“發抖”,生怕一筆下去出現失誤,對不起黨和人民。這種“怕”折射出的是那種肩負重任的自律意識。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任何一個領導崗位都是組織和群眾的一份信任、一份重托、一份使命。如果缺少對權力的敬畏,就可能在各種人情世故的糾纏中、在形形色色的誘惑中走向腐敗的深淵;只有把組織和群眾的信任,轉化為履行職責、一心干事的動力,才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對得起自己。
3.涵養生活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 生活情趣非小事》曾指出,“一名領導干部的蛻化變質往往就是從生活作風不檢點、生活情趣不健康開始的,往往都是從吃喝玩樂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如果領導干部生活作風上不檢點、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開了缺口,出現了滑坡,那就很難做到清正廉潔。”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注重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確選擇個人愛好,堅持“綠色交往”,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斷凈化生活圈、娛樂圈和朋友圈,自覺抵制名利、金錢、美色的誘惑,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權、慎欲、慎微、慎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4.樹立良好家風。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2019年,在網絡上比較“風靡”的重慶“保時捷女車主”怒扇男司機耳光事件,其丈夫、某派出所所長被“起底”,之后被立案調查;平頂山一副檢察長因妻子和岳母毆打公交司機被停職,四川廣安市委副書記嚴春風被查落馬……這些案件,充分證明“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此,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當好領導,首先要當好家長、立好家規、管好家人,過好親情關、人情關、面子關,決不以家事亂公事,決不把家門變后門,只有這樣才能守住底線,追夢前行,做黨和人民放心的好黨員好干部。
(作者單位:河南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