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桃
我國“營改增”的全面實施以及稅收征管制度的不斷完善,對企業的增值稅涉稅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因其業務分布區域廣、作業流動性大、施工周期長等固有特性,外加掛靠、分包、轉包經營模式普遍,使得其增值稅涉稅風險點較多,管理防控難度很大。
一、建筑施工企業增值稅涉稅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1.建筑施工行業稅收政策變化快,市場環境日趨復雜。2016年建筑施工企業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2018年、2019年國家又連續對建筑施工企業稅率進行了調整,建筑施工行業稅收政策發生了巨大變化。稅制改革和稅率的連續調整,增加了建筑施工企業稅務政策適用風險。近年來PPP、BT、BOT、EPC等新業務不斷呈現,部分相關的稅收法規卻建立健全不及時,進一步加劇了業務管理的難度和稅務風險的產生。
2.建筑施工業務的特殊性增加了企業稅務管理的難度。工程項目地點分布廣泛,點多面廣,工期長短不一,工程類別、組織形式、工程款回收及收益模式、計稅方式、項目成本構成各異,導致各項目稅務管控的重點和風險點各不相同。工程項目本身施工環節多、作業流動性大、普遍結算周期長,使得施工項目財稅業務處理周期長、前后協調難度大。
3.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不夠,財稅管理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不足。營業稅時期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聯營掛靠、違法分包、以包代管現象,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側重于業務承接和經濟效益的追求,而忽視對企業稅務風險的管理。建筑施工企業財務人員經歷了漫長的營業稅時期,基本都偏重于會計核算業務,在稅務業務處理上鉆研甚少,隨著建筑施工業務的快速擴張和業務形態的不斷更新,越來越顯露出財務人員在數量配備、財稅業務知識拓展等方面還很不夠,這使得建筑施工企業在增值稅稅務風險管理上比較被動。
二、建筑施工企業在增值稅涉稅風險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增值稅銷項稅方面的涉稅風險。①對外虛開發票的風險。個別建筑施工企業為完成年度收入業績指標、發包方單方面要求或為達到享受政府稅收返還的門檻等原因,在沒有發生建筑服務或超出服務限額開具發票,造成無貨虛開或有貨虛開但金額與實際不符的情況。虛開發票危害極大,嚴重擾亂了社會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也是稅務機關重點打擊的對象。②納稅義務時間確認方面的風險。很多企業在確認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時僅依發票開具時間為準,只在開具發票后才確認增值稅銷項稅,導致提前或延遲納稅。稅法上對增值稅納稅義務時間的規定一般為發生應稅行為并收到款項的當天,如果是先開具發票的,則為開具發票的當天。很多時候企業在發生應稅行為后并未收到款項或開具發票,則此時仍然可能產生納稅義務,如合同約定了付款日期的,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合同約定的付款日期,合同未約定的,為服務完成的當天。③某些特殊交易或事項未確認銷項稅的風險。a.視同銷售。視同銷售貨物、無償提供建筑服務、無償轉讓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的,企業未做收入,少繳增值稅。b.邊角余料。項目完工后,在處理邊角余料時,將收取的款項直接沖減項目成本,未確認處置收入,少繳增值稅。c.價外費用。建筑施工企業收到的違約金、賠償金、趕工獎、竣工獎、質量獎或延期付款利息、墊資利息等,個別未開發票的企業將收到的款項直接沖減項目施工成本或財務費用,未按規定計提增值稅銷項稅。
2.增值稅進項稅方面的涉稅風險。①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風險。增值稅為鏈條稅,實行憑票抵稅,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希望通過獲取更多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來抵扣稅款,從而達到少交稅款的非法目的,就可能會出現虛開、代開、買票等違法行為,給企業帶來巨大稅務違法風險。②進項稅抵扣不符合稅法要求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一是未將一般計稅項目與簡易計稅項目取得的進項稅嚴格區分,將簡易計稅項目取得的專用發票進行了認證抵扣;二是已抵扣進項稅后的業務發生了非正常損失等按規定不得抵扣的情形,未將相應進項稅額轉出;三是收到的進項發票不符合稅法規定,不應抵扣而抵扣了進項稅,如四流不一致的發票,以及用于了免稅項目、集體福利、個人消費而取得的發票。
3.涉及增值稅方面的其他風險。①發票開具不規范風險。增值稅發票的開具無論是實質上還是形式上,若不符合稅法的規定,其進項稅額都不得抵扣。建筑施工企業常見的發票開具不規范的涉稅風險有:a.分類編碼選擇錯誤。 建筑施工企業在提供某些建筑服務時,分類編碼到底是“建筑服務”還是“現代服務”或“生活服務”等很容易混淆。如工程設計服務、工程監理服務、工程勘察勘探服務、植物養護服務、電梯維保服務等都不是“建筑服務”。b.備注欄等填寫不規范。建筑服務類發票需在備注欄注明項目名稱和項目地址而未備注,銷售不動產未在備注欄注明不動產詳細地址,匯總開具的發票未在開票系統里同時開具發票清單等。②計稅方法選擇不當的風險。建筑施工企業項目的計稅方法分為一般計稅和簡易計稅,大部分項目應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只有滿足某些特定條件的才可以適用簡易計稅,某些建筑施工項目為方便項目管理,在不滿足簡單計稅的條件下仍選擇對項目進行簡易計稅處理,易造成補稅風險。
三、建筑施工企業增值稅涉稅風險管理的對策
1.企業總體層面的風險管理對策。①提高企業全員稅務風險管控意識。對增值稅稅務風險的防范是企業整體的行為,是企業各部門各職員共同的責任,需要企業的全體員工全過程共同參與。要加強對全體員工的教育引導,將集中學習與自我學習相結合,通過學習培訓、稅法講座、專題研討等形式,全面提高員工的稅務風險管控意識,提高對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的認識和掌握程度,使其知法守法,依法行事。②提升企業財稅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建筑施工企業首先應當增設相關稅務風險管理機構和配備相應稅務管理人員,注重企業稅務管理人才的培養,加強稅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讓稅務管理人才參與到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管理和決策中去。還要加大對稅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監督,要給予他們學習稅收法律法規的時間和機會,不斷提升專業勝任能力,并加強考核監督,促使他們自覺學習和避免培訓形式化。
2.增值稅銷項稅方面的風險管理對策。①對于對外虛開發票的風險。建筑施工企業應建立發票開具管理辦法,制定相應的開票流程,填寫《開票申請單》,執行層層審批程序。開具發票前應向業主發出《開票信息確認函》,讓業主確認業務真實性和發票數量、金額等相關信息。開具發票必須確保具有真實的交易,這是開具發票的前提,并按發票開具時點開具,不得故意推遲或延后。②對于納稅義務時間確認有誤方面的風險。建筑施工企業在履行施工合同期間,應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相關規定,正確按照發票開具日期、實際收到款項日期和合同確定的付款日期三者孰早的原則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計提確認增值稅銷項稅額。但是對于在提供建筑服務前收到預收款時并不產生納稅義務,相關納稅義務時間為后期用預收款抵減工程進度款時的當天,不過需要在項目所在地預繳稅款。另外對于被扣的質保金,未開具發票的,以實際收到款項時確認納稅義務時間的發生。
3.增值稅進項稅方面的風險管理對策。①對于接受虛開發票抵稅的風險。a.加強對取得發票的審核。虛開發票行為一直是稅務機關打擊的重點,查賬必查票、查稅必查票、查案必查票。對于發票虛開并無起步限的問題,只要是虛開,無論金額大小都將會受到處罰。建筑施工企業應重視虛開發票的危害性,切忌存在僥幸心理。企業相關人員要對收取的發票在實質和形式兩方面進行嚴格審核,不合法、不規范的發票一律拒收退回。實質審核主要審核收到的發票是否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要確保收到的發票在合同流、物流(服務流)、資金流、發票流等方面做到“四流合一”。形式審核主要是對發票票面進行審核,如發票票面信息是否填寫齊全并正確,是否加蓋了發票專用章,建筑服務發票備注欄是否填寫了項目名稱和項目地址。b.加強對供應商的審核。企業應當在合同簽訂前對供應商進行嚴格審核,并通過多種途經進行考察了解,以評價其是否具備履約能力。在供應商履約過程中,要對其履約能力加強監督,并對所開發票進行審核,核對有無超經營范圍、超生產規模開票,以判斷是否存在虛開發票嫌疑。②對于進項稅抵扣不規范的風險。建筑施工行業在營改增后,一般計稅項目的成本與進項稅高度相關,增值稅進項稅金的抵扣在遵守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下爭取能抵盡抵,但也嚴禁有虛開虛抵、亂抵扣等違法違規行為。用于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是與收入相關的、合理的發票,不能將四流不一致的發票、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發票、簡易計稅、免稅項目的專票用于一般計稅項目抵扣。而且對于簡易計稅、免稅項目只能要求銷售方開具普票,禁止開具專票,以免帶來進項轉出及管理上的麻煩。
4.涉及增值稅方面其他風險的防范措施。①在發票開具方面。建筑施工企業開票員在開具發票時,應嚴格按照《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編碼表》正確選擇分類編碼,并在發票備注欄備注相關信息。②在計稅方法選擇方面。對于項目計稅方法的選擇,應遵行稅法的相關規定,不得隨意而為,只有滿足簡易計稅方法的條件時才能適用。如建筑服務老項目、清包工、甲供材項目可以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另外,對于“建筑工程總承包單位為房屋建筑的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提供工程服務,建設單位自行采購全部或部分鋼材、混凝土、砌體材料、預制構件的”,則必須適用簡易計稅方法。
四、結束語
正是因為建筑施工行業的特殊性和營改增稅制的改革,使得建筑施工企業增值稅涉稅風險很高。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增值稅的管理工作,增強增值稅風險管理意識,重視增值稅涉稅業務處理的規范性,并建立健全企業增值稅稅務風險識別和控制體系,才能有效防范企業涉稅風險。
(作者單位: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