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敏 曲玲玲
近兩年我們國家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已經日益凸顯,隨之而來的是人們養老觀念的逐漸轉變——過去養兒防老的觀念已不再流行,反之,旅行養老、養生養老的觀念卻在老年人群體中悄然盛行。許多老年人都會選擇一些環境優美的地方,結伴在每年換季的時候常駐于此,欣賞到祖國美好山川的同時讓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樂山由于天然的地理氣候優勢也成了許多老年人心目的中養老勝地,所以如何將養老服務業與旅游服務業相結合也成了關系到樂山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一、“旅游+養老”的概念
“旅游+養老”是近兩年迅速增長的一種新型產業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將養老保健與旅游居住相結合,通過區域旅游資源和機構養老服務的配套,讓老年人可以在優美的環境中放松身心、豐富老年生活,同時也能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養老保健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旅游+養老”這種產業模式不同于傳統老年人的出行旅游,它從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讓老年人不再拘泥于以往生活的環境,在季節變化的時節,老年人可以如同候鳥一樣,自主選擇氣候適宜、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進行短則數周長則數月的養老居住旅行。
比如我們國家很多地區的老年人,夏天的時候會去東北或者西北等氣候涼爽的地區旅行居住,以躲避酷暑的侵襲;冬季天氣寒冷的時候,則去北海或者杭州、海南等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居住,避免年邁的身體因為氣候的變化而出現不適癥狀,讓老年人的身心更加舒暢、健康。伴隨著這種候鳥性居住活動,“旅游+養老”模式隨之發展起來,逐漸成為了我國旅游產業中發展前景巨大的“潛力股”,成為了養老服務產業冉冉升起的前途無量的“新星”。隨之而來的老年人群體對于“旅游+養老”產業發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帶動當地經濟以及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同時,也推動著這一產業向精細化、全面化穩步發展。
二、樂山市機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現狀
1.機構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樂山市依靠天然的地理優勢,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馳名全國的樂山大佛,一直都是四川省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各級政府在政策層面上也非常重視,通過政策扶持來帶動樂山市旅游經濟的發展。近兩年,隨著“旅游+養老”產業的逐漸興起,四川省人民政府也敏銳地發覺了這一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出臺了相關的文件,以政策扶持的形式促進了樂山市養老服務體系的初步建立。樂山市人民政府也隨即出臺了相關的服務業發展工作推進方案,結合樂山旅游產業以及養老產業的發展現狀,進一步細化了樂山本地養老服務體系的組織構架和市場規劃。截止2020年初,樂山市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套以政府扶持為基礎、各項養老服務配套產業協調發展的旅游養老服務體系。
2.養老服務方式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為了更好地滿足旅游養老服務市場的需要,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不斷努力下,樂山市養老服務方式在近年來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態勢,形成了以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核心,機構養老提供輔助的立體化養老服務系統。不僅政府每年會為80歲以上以及生活有困難的老年人發放居家養老補助,而且從方便老年人生活的角度,建立了便捷的24小時呼叫服務制度。社區養老服務緊隨其上,通過日間照料中心、幸福院等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優質養老服務,隨著各項制度的不斷完善,也會有更多的企業和機構進入養老服務市場,投入到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之中。
3.養老服務配套設施和專業機構逐步完善。人們養老觀念的改變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直接推動了樂山市機構養老服務業配套設施和專業機構的逐步完善。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不斷普及,以及通訊手段的不斷提升,也為樂山市機構養老服務業注入了新的生機,2014年,“12349”作為樂山第一個養老服務通訊平臺正式成立,配套形成的公益服務熱線極大地方便了樂山市老年人的生活。而在“醫養結合”理念的推動下,各大醫療機構也引入了養老服務中心,并且和養老服務機構聯手形成了以養老為核心、醫療護理為輔助的新型養老組織體系。養老服務從豐富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到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逐步邁進,養老服務機構的床位數和社區、農村養老服務組織也在逐步建立。
三、樂山機構養老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養老服務體系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旅游養老需求。樂山機構養老服務業發展過程中,雖然得到了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但不可忽視的是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缺乏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目前,樂山市的各養老服務機構嚴重缺乏專業助理社會工作師和優秀的養老服務人才,養老服務隊伍不健全,而公益志愿服務也沒有全面輻射到樂山市養老產業的方方面面。其次,政府資金投入不足。受地方財政狀況的影響,雖然政府在政策上對樂山市機構養老服務產業進行了扶持,但是每年政府的資金投入卻不足以滿足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需要。再其次,專業化的服務老年人的專科醫院數量較少,而且輻射面不能延伸到樂山市的所有區域。最后,醫養結合的合作模式發展進程較慢,合作內容依然不夠深入,不僅無法滿足樂山市“旅游+養老”服務的需求,而且連滿足基本的養老服務需求都捉襟見肘。
2.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旅游+養老”是將旅游資源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一種新型旅游養老產業模式。因此,很多的“旅游+養老”機構都設立在風景優美的地區,而這些區域的地理位置往往離城區較遠,縱使有優美的風景,卻依然不能掩蓋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的短板,也嚴重的影響了樂山市“旅游+養老”背景下機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3.養老服務業供小于求,且質量參差不齊。雖然“旅游+養老”在我們國家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產業名詞,但是在地處我們國家西南地區的樂山市,依然是一個比較新興的產業模式。在“旅游+養老”產業形成的初期,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監管和市場準入制度,導致相關的企業和機構能夠提供的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相對旅游養老服務市場旺盛的實際需求,總體機構養老服務供給小于需求,還有很大的市場空白,也急需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帶動產業的發展,為產業發展營造積極健康的環境,為前來旅游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養生環境。
四、“旅游+養老”背景下如何促進樂山機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1.政策先導,為產業保駕護航。在對目前機構養老服務業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之后,結合樂山市機構養老服務業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旅游+養老”背景下,要想讓樂山市機構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必須由政府進行政策的扶持和主導,為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首先,政府可以結合樂山本地旅游產業以及養老服務產業的實際情況,明確政策扶持思路,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與養老產業的融合,比如將構建養老產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同旅游經濟相結合,形成更適合“旅游+養老”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體系,鼓勵更多的企業和社會組織投入到相關產業的發展中來。其次,完善市場監督體系。設立明確的“旅游+養老”組織監督以及評級制度,細化每一項打分內容,盡可能全面的對行業發展中包含的方方面面進行監控,確保“旅游+養老”背景下樂山機構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
2.提升配套設施質量,構建優質旅游養老格局。配套設施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旅游+養老”背景下樂山機構養老服務業能否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下去。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政府的引導必不可少,比如進一步明確市場準入門檻,結合“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以及放管服政策,為社會資本投入相關產業提供政策支持,讓企業可以更加迅速的投入到養老服務配套設施的建設之中。其次,相關部門要結合樂山本地機構養老服務業的實際情況和旅游產業的布局,不斷提升配套設施質量,增加養老機構的床位以及醫療服務配套,尤其是在地理位置相對偏僻的旅游景區,更需要加大相關養老醫療配套設施的建設。再其次,構建智能化的“旅游+養老”服務系統,通過分塊監管、逐級監控,將醫療保健、旅游服務、公共安全等內容納入到智能化的服務體系之中,讓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旅游養老服務,用更加充足優質的配套設施和服務來打造優質的旅游養老新格局。
3.建設專業人才隊伍,提升旅游養老服務質量。在“旅游+養老”模式下推動樂山機構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對吸納和培養專業人才的投入必不可少。政府可以和相應的職業培訓機構以及專業院校締結戰略性的人才培養協議,為機構養老服務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相關部門也應該為已經參與到養老服務業的人才提供不定期的繼續教育培訓以及深造平臺,讓他們能夠接觸到更加先進的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用專業化的服務態度打造樂山市機構養老產業新名片。
隨著我們國家老齡化程度的逐漸加快,以“旅游+養老”為背景的機構養老服務業必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更嚴峻的挑戰,它對區域的機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和完善作用,是值得政府特別是旅游城市政府進行大膽嘗試的一種具有很大潛力的產業模式。同時,伴隨機構養老服務業的高速發展也暴露出產業內部的許多短板,這不僅需要政府通過政策手段對產業發展進行干預,也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創新的手段來促進兩種產業的融合發展。[樂山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旅游+養老”背景下樂山機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研究》? 課題編號:SKL2020D43 結題資料]
(作者單位:樂山師范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