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中共中央 國務院制定出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圍繞加快推進脫貧地區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提出了具體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遵循。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的必然要求,關系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在突出“優勢”上下功夫。鄉村振興是一個新課題,關鍵在找準自身定位,突出資源優勢,匯聚發展力量,重點是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精準施策,區別對待不同類型,綜合考慮經濟、社會、文化、地理及群眾關切點期盼點,放大優勢,彰顯特色,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整合資源要素,實現異軍突起,同時緊扣地方中長期發展規劃,體現長處,補足短板,讓優勢更優,短板不短,賦鄉村以“魂”。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在把握“關系”上下功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握好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系、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系、增強群眾獲得感和適應發展階段的關系。這就需要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需要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村發展和民生短板,讓億萬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在做好“融合”上下功夫。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注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對接,做好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個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注重加強區域統籌聯動,堅決防止重產業輕生態、重物質輕文化、重發展輕治理的做法,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的要求,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安排空間布局,一體化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推動融合發展,建設全域美麗鄉村,形成集群效應。
鄉村振興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干實干、久久為功,統籌推進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等各項工作,奏好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和諧華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