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華 王敏
摘? 要: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是一個相對獨特的群體,他們在高考后對專業院校的選擇和入學后對專業學習的探究有著特殊的考慮。由于所處教育環境兼具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的特點,所學專業學歷層次偏低,使得他們面臨著心理成長、學習成才、就業成功等諸多壓力。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應從多個方面加強引導,盡力化解,使他們在專業學習上真正入校、入心、入興。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成長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318
一、認清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1.心態失衡,目標責任感弱
考入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相比較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沒能考入理想的大學,普遍存在自信心不夠,有心理陰影的情形,因而從入校時就帶有負面情緒,對人生目標和肩負責任缺乏認知,沒有積極的心態和能量,導致精神萎靡不振,有在學。
2.智力正常,學習自覺性差
盡管高職的學生入校時成績多數是相對較差的,但并不代表這些學生的智力水平較低,相反個別學生的智力還較高。他們的招考成績較低主要還是這些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夠,打游戲、貪玩、心理抵觸等因素影響了學習成績,養成了不良習慣。
二、促進高職學生成長進步的措施
1.因勢利導,正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專業引導
專業興趣是大學生的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如何激發好專業學習的情感動力,是大學生求知欲的源泉。大學生進入大學時,對專業的憧憬和未來的發展有著美好的空間,如何保持或擴大這一空間,是教師的責任所在。如在開展試車專業課程教學時,作為專業教師,在給大學生做專業介紹或專業授課時,首先,考慮是將自己對試車專業的熱情轉化為帶動學生保持專業興趣的動力,可以講述自己在專業上的故事,通過試車場景的震撼畫面和托起戰鷹的榮譽展示,使學生感到專業既神圣又偉大,加之老師科學、合理地介紹專業發展方向和應用前景,使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對專業充滿自信。
(2)順勢利導。
學生的興趣各有不同,專業教師還應充分尊重、保護并引導好他們的業余興趣愛好,順勢利導,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專業發展相結合。比如在試車專業教學中,教師發現愛好繪畫的學生,在制圖方面同樣具有很好的展示,喜歡音樂的同學,對試車聲頻測試上有獨到的體會,因而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愛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當然對專業、學科本來就有的興趣愛好,更要激發增強,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幫助他們繼續前行,以提升學科吸引力,激發學生產生專業興趣愛好的有效方法。
2.齊抓共管,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責任
(1)教輔一致
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承擔學習責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是輔導員的責任,也是專業教師的責任。因此在試車教學中,專業教師除采取優化教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外,還與學生進行良性互動,了解學生的困惑和感興趣的知識點以及對教學的建議,通過溝通理解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同時與輔導員良性互動,了解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和學習困難,如對學生在發動機裝試工作就業方面給予引導幫助,可以很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2)家校合作
大學生,尤其是剛入校的大學生,盡管已成人,但并不成熟。對學習的動力與高中階段相比,明顯下降很多。在這種情況下,要使他們認識到責任,激發學習熱情,就需要家校結合,養育相長。同時大學是心智成長成熟的關鍵時期,如何對待學習,怎樣走向社會,學校、家庭都需要共同努力提供幫助。作為試車專業老師,課程已接近實習期,這時更不能只關心課程的學習,要主動關注學生的就業思考,關心學生背后的家庭因素,主動聯系家長,在保證課程學習目標的情況下,滿足學生的實際關切,同意學生合理分配時間精力,做好迎接實習、落實工作的準備。
(3)人文關懷。
教育本源是培育,學生當花,教師則是花匠,在栽花培育中聆聽花的聲音,這需要耐心、傾心、真心,換來的才開心。在試車工藝課程教學過程中,作為專業教師,也應有人文情懷,試車講“試”,但并不排斥“工藝”求藝。人文關懷的藝術,與試車的工藝結合,才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轉變教學思路,回歸教育本質,就是要與學生互動,給學生關懷。
3.多措并舉,科學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
(1)平戰結合
要讓學生不但注重平時知識積累,又能在最后一戰后取得滿意的成績,就必須采取平戰結合考核的方法。職業院校學生考核更要如此,因為職校學生與普通高校比,學生具有自學能力弱,突擊學習能力差的特點,需要平時適當增加考核強度,以彌補最后考核的壓力。因此,教師在專業教學中,要通過經常性的“平時拉練”,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尤其是實訓環節,通過平時的測試考核,讓他們在一定的壓力下,逐步學到相應的知識,而不能采取平時不考,只憑最后一戰定課程成績的做法。
(2)理實一體
職業教育的最大落腳點在崗位能力和技術技能上。隨著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對一線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教育要實現教育就業崗位的“零距離”接軌,適應市場化人才的需求,就必須縮短理論與實訓的距離,平衡好理論與實訓的適當比例,防止理論與實訓的脫節。如“試車工藝課”就是針對企業崗位技能需求設置的專業應用課程,因而要考慮理論授課與實訓教學的銜接,可以探索從過去的分開式、分段式教學向滲透式、交互式的一體化教學轉變,從而有利于職業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接收,最終轉變為實際能力的成長、應用。
三、結語
隨著國家對發展職業院校教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高職院校未來將成為技能人才生成的主戰場。關注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是專業教師開展教學的責任,也是努力的方向。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開展針對性、具有人文特色的專業教學,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從而使他們學有所長,道有所得,路有所選,更好地追隨高等職業教育的美好時光。
參考文獻:
[1]姚奇富.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創新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2]徐挺,裴亞萍.以示范性高職院校為例談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J].教育與職業,2010(18):11-13.
[3]鄧澤民.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整體解決方案研究[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1.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