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珂 河南工學院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下,誕生出較多的新媒體技術,帶領我國社會進入到了新媒體時代。在社會進入新媒體時代后,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我國教育領域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改革,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達到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目的,并將誕生的新媒體技術也融入到教育教學中,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標。高校跆拳道作為我國體育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要積極引入先進的技術與教學過程相結合,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化解難以掌握的運動技能,實現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運動技能并全面成長的教育目標。
新媒體技術的含義是指利用計算機、移動與智能設備、互聯網等構建出來的新型媒體模式,可根據不同的需求創建出不同的媒體類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新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應用于媒體傳播領域中,還可以與各行各業進行有效的結合并發揮其作用,達到促進各行各業快速發展的目標。
分析新媒體技術具有的特點,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新媒體內擁有豐富教學信息。在信息技術未與我國教育相融合之后,各學科教學資源都較為匱乏,只能依靠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將現有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的眼界、知識量都未能有效地拓展,對于學生的成長產生了較大的阻礙作用。在信息技術與我國教育領域有效結合后,可以利用網絡信息中擁有的豐富教育資源開展教學,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開拓了學生眼界、增長了學生知識量,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產生了較好的促進作用。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下誕生出了新媒體技術,在新媒體技術中包括了各行各業豐富的信息,并且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比如某一類型新媒體是專門針對跆拳道而創建的,新媒體內的所有內容都圍繞跆拳道展開,將其應用于高校跆拳道教育教學中,可以顯著豐富教學內容并開拓了學生眼界、豐富了學生知識,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效果及學生成長效果。第二,將抽象性的文字轉化成直觀化。在時代不斷發展下,內容的表現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中,而是利用信息技術將文字內容轉化成視頻的模式讓人直觀化的觀看,將抽象性的文字內容轉變成了實物內容、將固定的文字轉變成動態的視頻,可利用視頻吸引人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動作有更加有效的理解。比如,高校跆拳道教學中采用新媒體技術后,可以將抽象性、固定化的文字轉變成動態視頻,能夠讓學生直觀化觀看,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達到了顯著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第三,可以實現教學內容存儲、反復播放的要求。以往學生在學習時,無法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錄制,若在課堂中未能有效理解,很難再讓教師重新進行教學,進而實現有效理解知識的目的。在信息技術誕生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錄制教學視頻,并可傳遞給學生進行存儲,在學生未能有效理解時可以反復性觀看,可顯著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比如,高校跆拳道教學中,可利用新媒體技術保存錄制好的教學視頻,可讓學生利用手機等移動設備登記新媒體進行反復性觀看與學習,可有效解決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并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第四,可突破時間、地域的限制實現人們及時交流。新媒體技術的誕生讓人們關注的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比如某一新媒體內構建了跆拳道頻道,主要針對的是跆拳道方面的內容,人們可以利用新媒體學習豐富的跆拳道知識,并且可以及時將自己存在的問題發布到新媒體技術內,還能夠及時得到反饋,突破了以往人們交流受到時間與地域的限制,讓人們之間交流暢通無阻并滿足人們的各項需求。
在信息技術未與教育領域結合之前,高校跆拳道教學中普遍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與練習的教學過程。由于教學中是由教師一人帶領多個學生,教師在示范時,會因學生所站的方位不同而只能看到局部的動作,導致學生在模仿與練習時因動作未全面了解而未能有效掌握,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質量,并且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將新媒體技術與高校跆拳道教學有效結合后,教師可以將跆拳道動作的展開進行全方位的錄制,可以讓學生全面觀看到動作的展開,再通過模仿與練習的過程達到有效掌握的目的,在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也緩解了教師的教學壓力。
在新媒體技術不斷誕生的過程中,會誕生出跆拳道專欄,在這一專欄內的內容全部是圍繞跆拳道開展的,包括教學、新聞、發展等,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此專欄豐富學生學習內容,在豐富學生學習內容的同時,開拓了學生眼界并提升了學生知識量。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移動設備進入新媒體內,對所學內容進行反復學習與練習,還可以從新媒體內獲取其他相關的知識與新聞,促進了學生理論水平與技能水平快速成長。
以往跆拳道教學中未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時,教師的教學過程只能依靠于課堂中,會因占據課堂較多時間而無法讓學生充分的實踐,學生存在的問題也很難讓教師及時發現,在影響教學效果的同時也阻礙了學生快速成長。將新媒體技術與跆拳道教學有效融合后,教師可以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并且可以達到靈活化開展教學過程的目的,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對課堂教學、線上教學進行有效的調整,進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比如教師可將教學內容錄制成視頻,上傳至新媒體內,并讓學生利用移動設備登錄新媒體進行觀看,在課堂中不再開展教學的過程,而是讓學生將線上所學的內容通過實踐展示出來,教師可從中挖掘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給予指導,會因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有效指導而顯著提升了教學質量。
為了證明新媒體技術與高校跆拳道教學相結合具有的效果,采取調查研究的方式進行驗證,具體研究措施如下:
調查研究中需要的研究對象來自于本校的120 名學生,根據研究需求實施均分120 名學生的措施,均分后的兩組分別命名為傳統教學組、新媒體技術教學組,人數各為60 名。
傳統教學組實施的教學方法教師示范、學生模仿與練習的方式,新媒體技術教學組實施的教學方法是應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教學時間為一個月,通過考核的方式驗證教學方法的有效性,考核的內容涉及腿法的空擊及踢靶、組合腿法的空擊及踢靶。同時,利用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當前教學方法的喜愛度。
兩組在實施一個月的教學后,采取腿法的空擊及踢靶、組合腿法的空擊及踢靶兩項考核的措施,并由多個跆拳道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分,并計算出每位學生的平均分數、每個小組的平均分數,對比兩組的平均分數后,新媒體技術教學組的分值要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組。同時,統計兩組學生對當前教學方法的喜愛度,也表現出新媒體技術教學組顯著高于傳統教學組,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考核結果與學生喜愛度調查結果
從上述表格統計的各項考核分析、學生對教學方式的喜愛度可知,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促進了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同時,學生可以利用移動設備進行視頻學習,能夠全方位地觀察跆拳道各項動作的開展,避免了以往教師一人進行示范、學生很難全方位觀察動作要領的問題產生,實現了學生全面掌握動作要領并提升了教學效果的目的。以此證明出新媒體技術教學所具有的有效性。
跆拳道體育項目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并且存在著技術難度較大的特點,在學生學習時會因為難以掌握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而無法有效學習跆拳道,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具有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進行全面性地掌握。由于教學過程是由教師一人帶領多個學生進行學習,會存在著學生所站的方位未能全面掌握技術要點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解決這一問題,解決的方式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自己錄制教學視頻,并達到全方位錄制的效果,可以讓學生通過全方位的觀看掌握技術動作。二是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搜集與跆拳道相關的知識,可以從中搜集出相關教學視頻,教師則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對視頻觀察進行把關,確定這一教學視頻是否能夠讓學生有效理解、有效練習,進而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觀看與學習,可以保證學生能夠全面掌握較難的技術動作。在應用這一策略時,需要在課堂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將自己學習與練習的效果展示出來,教師可及時從中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難度較高的技術動作,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再進行深入性的講解,并采取示范或者實施對抗的過程,讓學生對未能掌握的環節進行有效的掌握,進而達到保證教學效果的目的。
教師在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所傳授的內容制作成教學視頻后,在引導學生進入新媒體進行學習后,學生可能會存在某些疑問,或者在練習中始終不得要領,此時需要教師從旁指導解決學生的疑問、幫助學生掌握要領。以往未存在信息技術時,學生只能將問題記錄下來,并留置課堂中向教師提問并學習,但是會存在學生忘卻當時練習時存在的疑惑,也很難將自己存在的問題清晰、明確的闡述給教師,對于學生的成長產生了較大的阻礙作用。在將新媒體技術與高校跆拳道教學進行融合后,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學習與練習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將存在的問題在教學視頻下的評論區進行留言,教師可通過評論區實施教育引導,并重新錄制動作上傳至新媒體內,進而達到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的目的。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其他學生參與進來,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將自己的見解闡述出來,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每位參與進來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在幫助存在問題學生的同時也促進了參與學生快速成長。另外,教師需要將學生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從參與學生的回答中挖掘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成為下一節課程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并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的講解與示范、針對性練習的過程,達到促進學生全面掌握技術動作要領并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跆拳道體育項目屬于搏擊、對抗的過程,在比賽中擁有豐富經驗的選手,在比賽中具有較高的優勢,甚至會及時挖掘出對方存在的薄弱處而獲得比賽的勝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通過有效的措施豐富學生的經驗。以往豐富學生經驗的方式是采取學生比賽的過程,但是由于學生正處于學習中,掌握的經驗較少,學生在比賽中很難從對方處獲得豐富的經驗。在引入新媒體技術后,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搜集出豐富精彩的比賽視頻,并在完成教學后播放給學生,但是在學生觀看之前需要先向學生提出要求:“你覺得勝利的一方為什么勝利了?失敗的一方為什么失敗了?”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兩方攻、守的過程,并逐漸產生自己的見解。學生回答教師后,教師則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要采取發展性評價的方式,表揚學生存在的優勢并讓其繼續發揚,再將學生未能挖掘出來的環節闡述出來,并可采取邊回放與暫停、邊引領學生觀察和講解的過程,讓學生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并產生認同感。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經驗。
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創建各種跆拳道活動來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各項能力,達到促進學生各項能力全面成長的目的。教師在創建跆拳道活動時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并且要保證創建的活動達到多樣化的特點,還要采取給予獎勵的措施,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比如,教師可以創建“我對跆拳道運動的理解”活動,讓學生可以通過動作示范、語言講解相結合的方式錄制出視頻,并上傳至新媒體內,每位學生可以對自己喜愛的內容進行匿名投票,票數最多者為勝利者并獲取相應的獎勵。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講解的方式不進行限制,可由學生一人講解要點,也可以學生與自己好友搭伴進行真實對抗的方式進行講解,可讓學生自由發揮并促進其充分發揮出自己對跆拳道運動的認知。另外,教師在讓學生投票時,還應將自己觀看后的感受、自己的見解表達出來,可以從評價中選擇出優質評價并給予獎勵措施,進而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活躍起來,并提升跆拳道活動開展的效果;教師還可以創建“跆拳道解說活動”,可以將精彩的比賽上傳至新媒體內,并讓學生對比賽的過程進行解說,可以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比賽的氛圍,可以促進學生向往比賽而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能夠在全身心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提升跆拳道水平。
高校在傳授學生跆拳道技能時應積極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可以利用新媒體具有的功能及優勢提升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效果,但是在應用時應注重靈活化的應用,進而達到有效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技術動作的目的。同時,還應利用新媒體拓展跆拳道知識,達到豐富學生知識并開拓學生視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