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
(南陽市骨科醫院 老年病科, 河南 南陽473000)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起病急, 致死、 致殘率較高, 局部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是該病的主要特征, 常由動脈粥樣硬化、 血栓等誘發因素導致, 若不及時治療, 會對患者神經功能造成不可逆損傷, 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1-2]。 目前, 臨床治療該病以改善患者機體血液高凝狀態, 增加患者缺血腦組織血流量, 保護患者神經功能為主要原則。 丁苯酞膠囊可明顯增加缺血腦組織微循環及血流量, 具有較強的抗腦缺血作用[3]。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通經活絡、 活血化瘀的功效, 可增加腦組織血流量, 抑制動脈血栓的形成[4]。 基于此,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00 例, 探討丁苯酞膠囊聯合疏血通注射液對其血液流變學指標及神經功能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00 例, 根據用藥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n =51) 和觀察組 (n =49)。 對照組中男26 例, 女25 例;年齡46 ~73 歲, 平均年齡 (59.63 ± 6.74) 歲; 病程3 ~37 h,平均病程 (20.18 ± 6.35) h; 合并癥: 高血脂13 例, 糖尿病7例, 高血壓15 例。 觀察組中男25 例, 女24 例; 年齡45 ~75歲, 平均年齡 (60.02 ± 6.79) 歲; 病程3 ~36 h, 平均病程(19.86 ± 6.41) h; 合并癥: 高血脂11 例, 糖尿病8 例, 高血壓16 例。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①符合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中的相關診斷標準[5], 經頭顱CT 及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 ②首次發病; ③伴有局灶性神經功能損害。 排除標準: ①對研究藥物過敏患者; 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 ③血液系統疾病患者; 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 ⑤具有腦腫瘤、 腦外傷等疾病患者; ⑥有出血傾向患者。
1.3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進行控制血脂、 血壓、 血糖以及抗血小板凝聚、 改善微循環等基礎治療。 同時, 對照組采用丁苯酞軟膠囊 (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0299, 規格: 0.1 g) 進行治療, 2 粒/次, 3 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 (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Z20010100, 規格: 2 mL) 進行治療, 將6 mL 疏血通注射液與25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緩慢靜脈滴注, 1 次/d。 兩組均連續治療2 周。
1.4 評價指標①血液流變學: 分別于治療前、 治療2 周后取患者靜脈血5 mL, 采用流式細胞儀 [艾森生物 (杭州) 有限公司, 浙食藥監械 (準) 字2014 第2400581 號, 規格: NovoCyte D2061R] 測定血漿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 全血高切黏度及血細胞比容水平。 ②神經功能: 分別于治療前、 治療2 周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評價, 分數越高, 表明神經功能越差。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x± s 表示, 組間用獨立樣本t 檢驗, 組內用配對樣本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液流變學指標治療前, 兩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2 周后, 兩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 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 (±s)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aP <0.05。
血細胞比容 (%)治療前 觀察組 49 1.97±0.30 17.57±3.14 7.29±0.87 43.73±3.34時間 組別 n 血漿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對照組 51 1.95±0.28 17.46±3.10 7.26±0.83 43.66±3.27 t 0.345 0.176 0.177 0.106 0.731 0.860 0.860 0.916治療后 觀察組 49 1.60±0.18a 10.62±2.03a 4.03±0.35a 35.20±2.65a P對照組 51 1.72±0.22a 14.31±2.15a 5.31±0.49a 38.95±2.84a t 2.979 8.817 14.978 6.820 0.004 0.000 0.000 0.000 P
2.2 神經功能治療前, 兩組的NIHSS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2 周后, 兩組的NIHSS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 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NIHSS 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患者的NIHSS 評分比較 (±s, 分)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49 14.36±3.33 8.14±1.93 11.312 0.000對照組 51 14.29±3.24 10.85±2.06 6.399 0.000 t 0.107 6.783 P 0.915 0.000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動脈閉塞導致的腦組織梗死,伴隨神經元、 少突膠質細胞、 星形膠質細胞的損傷, 患者常出現突發的一側肢體麻木、 眩暈、 感覺障礙、 力弱等癥狀, 若不及時進行治療, 極易對神經系統造成永久性損傷, 還會導致嚴重并發癥甚至死亡的發生, 威脅極大[6]。 因此, 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至關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2 周后, 觀察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及NIHS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表明丁苯酞膠囊聯合疏血通注射液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液流變學及神經功能方面效果顯著。 分析原因在于: 丁苯酞膠囊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消旋體, 可減少血管內皮細胞線粒體活性氧生成, 促進一氧化氮及前列腺素釋放, 增加腦組織血流量, 還能對血小板凝聚起到抑制作用, 減小梗死面積, 從而改善機體血液流變學, 保護患者腦組織, 促進損傷神經組織的恢復, 改善神經功能[7]。中醫認為, 腦卒中屬于 “中風” 范疇, 脈絡淤阻、 血行不暢是其主要致病機制, 因此, 治療該病應以活血化瘀、 通經活絡為主。 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水蛭、 地龍, 水蛭具有祛瘀消腫、 破血通經的功效, 地龍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 二者聯合作用可起到活血化瘀、 通經活絡的功效。 現代藥理學研究[8-9]表明, 水蛭中的水蛭素具有極強的抗凝作用, 可特異性抑制凝血酶合成, 從而阻斷血小板聚集, 減小梗死面積, 減少神經組織損傷; 水蛭還能分泌組胺樣物質, 擴張毛細血管, 增加腦組織血流量, 從而改善機體血液流變學。 地龍中含有的蚓激酶可直接溶解纖維蛋白, 抑制血小板聚集, 溶解血栓, 從而增加腦組織血流量, 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 另外, 地龍還能提高機體腦組織中5-羥色胺及多巴胺水平, 從而促進缺血組織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神經功能。 丁苯酞膠囊與疏血通注射液聯合使用,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腦組織缺血狀況, 提高腦組織血流量, 促進受損神經恢復, 達到改善機體血液流變學及神經功能的目的。
綜上所述, 丁苯酞膠囊聯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效果顯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及神經功能,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