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瑩
(青島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山東 青島 266400)
PPP項目財務評價系統的設計中,要根據業主方與總承包方之間簽訂的合同,取得所有的信息和數據,之后把取得的數據加入財務系統的評價模型中,使用已經建成的模型,直接分析在現有的施工信息取得情況下,對于財務體系的后續管理方法。此外,在財務評價系統的建設過程中,也要具備可升級性,從而讓財務系統的評價方案更加完善。
PPP項目的財務評價合作期限包括建設期和運營期,其中項目的建設周期要根據項目的實際要求和特點確定。對于PPP項目的運營期,雙方簽訂合同并明確運營約定信息時,要從其約定,如果雙方以及三方之間未能做出約定,則按照《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的要求,限定該項目的雙方合作期限,最長為30年。
PPP項目的稅金有5種,每一種都要經過核算。
(1)進項稅,是指當前采購貨物時產生的增值稅稅額,計算公式為:

其中T1為進項稅金,S為當前采購后支付的總資金額度,t為稅率。
(2)銷售稅,是指在納稅人銷售貨物時,向購買方收取的一定額度的增值稅,銷售稅通常是由適用稅率和銷售額進行計算,作為財務管理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銷項稅包括含稅和不含稅兩種,計算公式為:

其中T2為銷售稅的總資金,R1為不含稅時產生的銷售額,R2為含稅銷售產生的銷售額,t為稅率。
(3)所得稅,是指企業或者相關的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收入性稅金,計算公式為:

其中T3為該工程生成的稅金,P1為收入總額度,P2為企業花費的成本費用,t為稅率。
(4)增值稅,是指根據增值稅增值額比例產生的稅收額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T4為稅金,q為銷售業務收入,t為當前產生的稅率,T1為進項稅金。
(5)增值稅附加額度,作為附加稅的一種,應用于增值稅的收取過程,需要按照增值稅產生稅金的相應比例提供,計算公式為:

其中T5為增值稅的稅金附加額度,T4為增值稅額,r為征收率。
在還貸模式的設計過程中,主要有3種模式:其一是等額本金模式,即在還貸周期內把貸款的總額度進行等分劃分,定期償還該周期內需要償還的本金以及產生的利息;其二是等額本息,是指在還款期間內定期償還同等額度的總貸款數額,而這一貸款償還信息中包括本金和利息;其三是優先償還貸款模式,是指分析約定期限內該項目產生的所有利潤,將產生的利潤全部應用于歸還銀行的貸款,該方法實際的貸款償還額度和償還時間需要由該時間段內取得的利潤決定[1]。
PPP項目實施中,投資方和政府方以及工程項目的總承包方,都處于三方的共同性協同管理機制,其中政府方作為一個主要的工作部分,為了能夠保障施工過程中的資金流完整,政府的付費信息必須能夠經過長期性的跟蹤和核實。其中政府付費的信息需要根據該項目的投資計劃,實現對于款項基數的確定,其中分析的項目包括投資成本、鋪底流動資金以及動態投資成本。計算方案如下:

其中H為政府的付款金額,e1為該項目的建設投資成本總量,e2為該項目的動態投資承擔總量,e3為該項目施工過程中的鋪底流動資金金額總量,Y為可用性服務費用的調整資金額度。
資金流量信息的分析過程要根據項目的投資模式和資本金方式進行分析,其中全投資模式是指在財務分析過程中,并不會考慮融資項目,而是保證所有的投資資金都是相關企業或者單位的自有資金,那么在這類信息的分析過程中就不包含本金和利息參數。
資本金模式是指在整個工程項目的投資過程中,需要提供一定情況下的自有資金,同時還需要從其他的渠道獲得相關資金,那么意味著必須能夠把融資參數考慮在內,則該工程項目的資金投入組成中,由現有資金和融資資金共同構建,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還需要考慮本金和利息。
2.1.1 用戶管理
用戶管理工作能夠起到對用戶的有效監管作用,包括增減用戶、修改用戶、密碼設置以及用戶角色配置等。所有的功能都可以由已經開發出的軟件從整體的功能架構層面上允許用戶進行操作,當然還需要配置普通用戶和管理員[2]。
2.1.2 權限管理
權限設計過程主要有兩類成員,一類是系統的管理員角色,另一類是普通員工角色。管理員在整個系統的操作中擁有所有權限,而各類權限的類型要根據該網絡系統發揮的功能和實際的架構表現進行分析,其中本文最終給出的權限包括整個系統內部的用戶管理、角色管理、目錄管理、基礎設施管理、項目信息管理以及項目編制等。因此,管理員的工作表現可以從根本上決定整個系統的運行效果。
對于普通用戶的管理,包括相關項目的管理模塊以及項目的編制模塊兩個權限,可以通過對項目的增減、修改以及現有項目的其他參數調整,以落實針對某個項目的具體管理工作,對于其他的工作不可以越界操作。
2.1.3 基礎設置
基礎設施功能是指在整個系統的運行中可實現針對整個財務系統的初步配置,讓用戶可以自主根據當前的PPP項目管理要求和相關信息的原則,實現對項目財務信息各類指標的更換、修改以及刪除等。系統的整體運行流程為:在完成了針對所有信息的專業處理包括增加、刪除、修改之后,通過點擊保存按鈕將信息進行自動化保存,并且直接刪除原有信息。
2.1.4 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工作可以實現針對PPP項目上各類基本信息以及財務評價的統一管理,針對該項目進行單獨性的處理過程,包括保存信息的增減、修改及條件查找等。該系統的整體運行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PPP項目的管理流程圖
2.1.5 項目編制
PPP項目的編制要能夠實現針對某一個特定項目的具體財務管理,其中包括財務報表相關信息輸入、信息的保存和計算、數據的后續增減及修改等一系列操作。整個系統的核心功能中,首先是財務報表各類數據的錄入,其次是財務數據的核算,最后是項目數據的保存。數據保存之后,也可以自動化查找新型數據和原有數據之間的差別,并且將原有數據直接刪除。
2.2.1 安全性需求
PPP項目的財務評價系統作為企業內所有項目和所有資料的存儲系統,必然需要具備極高的安全性能,因此要對其實際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進行專業分析。要求安全保障過程,用戶可以通過身份驗證,包括使用專業的賬戶和密碼登錄、對用戶的角色操作權限進行強力限制、對用戶的密碼進行加密保存等。
2.2.2 可靠性需求
可靠性要求是指在PPP項目財務評價過程中,根據評價結果對生成的工作信息進行限定,要考慮硬軟件系統對該模式本身造成的影響。其中對于設備的影響,如果是依托于企業現有的硬件設施資源就可以得到應有的考核效果。而對于軟件系統,一方面要分析數據的來源可靠性,要求用戶提供的各類數據保持精準可靠,另一方面是在軟件設計過程中要具備極高的可靠性,尤其是針對人員登錄軟件以及人員權限的監管工作,都需要經過專業化的管理。
2.2.3 可擴展需求
可拓展需求是指由于在企業的財務管理評價過程中,針對不同的PPP項目會生成大量信息,系統中存儲的PPP工程項目數量也會增加,如果不具備可拓展性,就只能夠在系統運行過程存儲較少的項目[3]。為達到該效果,要配置專業性的硬件和軟件系統接口,無論是對于今后的硬件設施升級,還是對軟件系統的加入,都可以通過可拓展系統的構造,使得該系統在運行方面具備良好的質量維持效果。
在整體架構的設計過程中,原有的設計模式主要是依托Excel表格,通過其中的程序直接計算,該方法實際上需要處理的數據和信息較多,容易遺漏關鍵數據,因此在總體架構設計階段可采用B/S開發模式以替代傳統的C/S開發模式,且該模式可以采用瀏覽器實現,開發效率更高。在確定了總體開發模式的基礎上,采用基于MVC的三層架構結構,把PPP項目中的財務評價參數分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三個層級。
業務邏輯層可以對具體的業務運行邏輯進行分析,實現對所有信息和數據的處理;數據訪問層主要的操作內容是可以依托該系統直接訪問數據庫以及數據文件;表現層可以直接運用和用戶之間的交互,實現已經建立了的模型、視圖以及模板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作用,同時表現層和業務邏輯層可以通過相關的業務邏輯進行進一步的信息協調,此外在整個財務系統的建設過程中,可以采用SQL Server作為底層的數據庫,結合該數據庫的實際情況直接存儲所有數據。
功能模塊的設計中,要根據功能模塊需要設計的功能進行參數的集中處理,其中主要的功能模塊包括登錄用戶管理模塊、系統目錄管理模塊和用戶角色管理模塊,同時要對其他的管理項目進行基本性的維護操作。在系統的財務平臺中,基礎設施要實現針對系統中各個財務報表的內容自定義以及配置,同時實現基于多個項目基本信息進一步管理,并對其進行統一化的信息協調,從而生成財務報表制度,提供穩定的信息查詢功能。項目的編輯要實現針對某一個特定PPP項目具體財務評價以及數據的核算。
數據庫的設計通常需要完成邏輯結構設計和概念結構設計兩項工作。概念結構設計要能夠根據建立的實體聯系模型(E-R模型),實現針對系統模型的建設,在實際的數據處理中,既可以是具體的數據,也可以是抽象的數據庫,要求每個實體具有多個屬性,從而構造多個實體之間的必要聯系。邏輯結構設計要構造獨立于任何一種特定工作的數據模型,通常采用SQL Server數據庫作為關系型數據庫,該過程中要將E-R模型轉變成關系模型圖,之后再將這一關系轉變成指定的數據庫,構造管理系統支持的相關數據類型[4]。同時進行相關數據模式的優化,從而得到整體的邏輯結構設計結果,由于PPP項目的財務評價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涉及海量數據,因此構建的數據庫必須嚴格按照數據庫的架構模式和設計原則獲得結果,并且對系統的運行需求進行構造與分析。
數據庫的物理設計要根據涉及的表結構來處理,并面向用戶,對提供的服務和功能進行確定,得到功能設計方案。在整體方案的設計中,要分析系統結構、項目編制以及基礎設計三項工作。
結構模塊主要是面向用戶的功能模塊,設計要點包括用戶管理模塊和目錄管理模塊。用戶管理模塊是對注冊的新用戶進行管理,登錄系統要配置相應的信息處理菜單,輸入信息包括姓名、用戶名、角色、密碼等,由系統自行檢測輸入信息是否與已有信息重復,若信息無誤則存入數據庫,且該信息要被封裝,之后進行信息存儲。
系統目錄包括應用、信息篩選、數據表現、功能頁面等部分,對于應用、頁面以及模塊系統,要建立樹形向下包容結構,從而形成整體系統結構,且其中要含有多個功能模塊,每個模塊以各類子功能為管理界面實現功能細化,包括數據選擇、篩選以及相關功能按鈕。
基礎設置模塊作為主要的功能模塊,要建立預先的PPP項目財務報表體系,考慮到這類項目的管理周期較長,為提高信息管理精度,需要能夠支持所有的信息處理操作。
基礎設施的處理、分析和數據庫的設計中,需要實現對所有財務報表內相關內容的處理,同時在財務核算前要對信息進行自定義處理,此時所有信息都可以被賦予標準化字段,并且可以直接區分不同類型的財務信息表格。對于財務信息處理方法來說,通過點擊功能按鈕就可對各類數據進行保存更新,之后把生成的信息存儲到數據庫內。
在所有項目管理模塊和基礎設置模塊的構造過程中,該系統要能夠同時管理多個PPP項目,因此該模塊的管理包括相關項目和信息的參數增減、修改項目。此時要求在設計的界面和功能體系內,允許系統的操作員工以及管理員根據信息化軟件的建設,輸入專業項目的名稱,在系統中創建一個新的信息方案。該系統可以允許其他的專業工作人員在PPP項目子項目內增添專業數據,在每次獲得了管理參數時,把相關信息輸入該項目對應的專項分區內,并通過對該信息的利用,使得所有的管理信息都可以得到專業性跟蹤[5]。
PPP項目的財務投入核算和跟蹤過程要能夠采用新型的計算機技術,實現針對各類項目的系統性建設。在后續的運行過程中,可派遣專業工作人員實現所有信息和數據的錄入,同時在財務信息和數據的收集標準、使用結果和作用意義上要具備科學性、條理性與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