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是新征程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個重要認知起點,更是形成共識的落點,從“認知啟程”到“共識落點”,新聞媒體應該起到重要的輿論引導作用。2021年11月1日至16日,《內蒙古日報》適時推出解讀式評論“石榴談”專欄,“聚焦新要求、落實新部署,激勵動員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內蒙古新征程上奮勇前進”,以深入淺出的行文、節奏鮮明的風格在引領群眾深刻認識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起到了媒體輿論引導的示范作用。專欄的各篇評論娓娓漫談,站在國家高度解讀細節的溫度,加強輿論引導的力度,實現了新聞評論作為說服性文本的重要功能。
把握心理投射規律為立論找“落點”,且行文節奏鮮明,能夠讓新聞評論在紙媒傳播可看性強,在新媒體傳播可聽性、可視性強?!翱煽础薄翱陕牎薄翱梢暋本驮谟谠u論主題宏大但“行文抓手”具體細致,如《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立論既有具體且恰到好處的“落點”“抓手”——以“何尊”與“中國”為抓手,撐住論點,成就論據,也讓整篇評論實而不空,真正做到了用“擺事實”來“講道理”,且“何尊”這一實物及相應事實(如禁止出境展出)本身既可能因為陌生而讓受眾產生好奇進而深入了解,也可能因為“熟悉”而產生親切感讓受眾樂于回味過往并首先產生事實認同感,如此把握心理投射規律,很容易吸引受眾。作為專欄,無論是紙媒上還是新媒體平臺上,欄飾、欄目、題圖都清晰鮮明,都以簡潔的風格、標志性的符號吸引受眾,有助于受眾快速查閱,進入正文也能感受到節奏短而有力,有利于受眾對內容的完整接收、接受。
用細節形成共情場景,以共情將讀者帶入事理剖析,評論有溫度,引導有力度?!杜e一綱而萬目張》中所論“中華民族一家親,‘親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親在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親在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如此具體解析“中華民族一家親”之“親”,用極具溫度的一個詞“親”抵達了政評當有的高度,很有創新性,從受眾接受的角度來說也將“鎖”在句子中的一個詞打開了,共情場景鮮活生動起來,事理自然也就入腦入心了?!陡罡蓧巡拍苤Ψ比~茂》也是如此,立論具體且穩,然后用容易產生共情的“根深干壯”“枝繁葉茂”的感性場景將閱讀者帶入理性視界,以此隱喻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指向“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的盛世景象,一篇政評將比較難駕馭的題材寫得清晰易懂有說服力。
用誠懇把握邏輯分寸,用理性凝聚共識。再如《慎重穩進善用力》讀起來語言樸實流暢,閱讀舒適感鮮明,內在的氣質則是誠懇謙和含在字里行間,正因為如此流暢的語言反倒讓深刻的思考躍然而出,“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的觀點順流入心。何為民族工作之“慎重”、如何在改進民族工作中“穩進”、怎樣才是“綿綿用力”——評論雖短但這些要害問題都不是在空談,論據實在,論證邏輯也在誠懇中很有分寸地推進。又如專欄首篇《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把握了邏輯推進的分寸,避免了“高談闊論”的距離感出現,同時理據清晰地為受眾闡釋了“何為國之大者”“如何心中有數”,文通且理暢?!蹲ダ碚撐溲b來不得花拳繡腿》最值得肯定的也是邏輯呈現出的說服力量,“掌握理論深度”與“思想認識高度”之間用“花拳繡腿”鏈接是什么后果,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鏈接是什么效果,對比之下受眾自然會形成“民族向美”的選擇,這就是評論傳播力的達成,影響力的實現。
用富有活力的語言給閱讀者一個“參與創作”的空間,讓平面媒體也具有互動傳播的特質。專欄中《“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腦子”》《蓄積干部隊伍“源頭活水”》《做“戰士”不做“紳士”》等篇目,從標題開始評論語言的活力就顯現出來了,以清楚但又比較新鮮的喻義打開了“石榴談”專欄的一個新的接受視角,鮮活的語言自帶對比的兩端,從“腦子”到“肚子”、從“源頭”到“活水”、從“紳士”到“戰士”,讀者自然會在熟悉的形象、事物之間建立起對比關系,形成肯定與否定的判斷,所以能夠快速在行文的論證中產生共鳴,可以說是讀者完成了作者在達成共識中的“共同創作”——這種以作者為主導、以讀者為主體、基于評論作品而進行的情感互動、思想互動就是富有活力的語言所能夠達成的效果,當然更是專欄生成的傳播價值。
“石榴談”的每篇評論都緊緊圍繞專欄定位,又有獨特視角,欄目的多維度成就了欄目的高品質,誠懇而談的評論作品成就了黨報的深度影響力。如此精心打造評論專欄更重要的在于示范意義,在輿論引導越來越重要的信息傳播格局中,主流媒體都應重視評論欄目的打造,以新聞“立媒體”,用評論“強媒體”,發揮好引導百姓思考、溝通社會意見、突出主流聲音的作用。
作者簡介:烏瓊芳,內蒙古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編輯: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