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森堡大公國:“北方的直布羅陀”
盧森堡大公國,簡稱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盧森堡地處歐洲西北部,緊鄰法國、德國與比利時,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在歷史上盧森堡處于德法要道,因其獨特地勢,一直作為西歐重要的軍事要塞,因而被冠以“北方的直布羅陀”之稱。這個國土面積僅2586平方公里的袖珍小國,卻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其富有程度堪稱全球之首。盧森堡亦是北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歐盟眾多核心機構均設在此地,如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以及歐洲投資銀行,被譽為繼布魯塞爾和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歐盟“第三首都”。如其名所示,盧森堡是一個由“森林”與“城堡”交織的國家,美麗的自然景致,歷史悠久的古堡,每一處都是令人心醉的千姿百態。
佩特羅斯大峽谷:昔日戰火紛飛的見證
這片彈丸之地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佩特羅斯大峽谷。舉世聞名的佩特羅斯大峽谷也被稱為盧森堡大峽谷,其寬約100米,深約60米,是盧森堡市新老市區的天然分界。在歷史上一直扮演軍事重地角色的盧森堡,利用天然地勢,依傍峽谷的天然巖石建造了炮門、壁壘和秘密通道的佩特羅斯要塞,它們都是昔日戰火紛飛的見證。憲法廣場是飽覽大峽谷風光的最佳觀景之地,在廣場一側有通向峽谷的古老石階。幽深長遠的峽谷,溪水潺流,兩岸參天大樹郁郁蔥蔥,在滿目繁茂蒼翠中,向上仰望,峽谷更顯壯闊,源自自然之美的力量掀起內心深深的敬畏。盧森堡的美,如同一本古老的書,等著你慢慢挖掘,細細品味。
阿道夫大橋:橫跨佩特羅斯大峽谷
作為盧森堡標志性建筑之一的阿道夫大橋,其名源于阿道夫大公,象征著盧森堡的獨立。這是一座由石頭砌成的高架橋,橋建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位于盧森堡車站西北方。這座橋也是歐洲杰出的建筑物之一,以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制拱門而聞名于世。橋高46米,長84米,支撐橋梁的拱門左右對稱,予人壯觀的視覺。阿道夫大橋橫跨佩特羅斯大峽谷,將盧森堡新、舊兩市區接連起來,此處也是觀賞大峽谷自然美景的又一佳地。遙望,俯瞰,自然蔥郁中的古城古堡,正是獨屬盧森堡的獨特安然之味。
大公宮殿:中世紀和哥特式的建筑
造訪大公國,必然要打卡大公宮殿。建于16世紀的莊嚴雄偉的盧森堡大公宮殿,位于盧森堡市中心內的古城區,是盧森堡大公的官邸及主要辦公場所。大公宮殿在1572年至1795年期間曾是盧森堡市的市政廳,1890年后成為盧森堡大公的宮殿。整座宮邸以蜂蜜色石頭砌成,融合中世紀和哥特式的建筑風格,設計對稱,內部裝飾精致優雅。駐足細細觀賞,細節之中的匠心常常令人有感,建筑之美,亦是藝術之美。
盧森堡古堡:市區內歷史最悠久的遺址
盧森堡古堡,又名伯克要塞,建于1644年,位于盧森堡老城區東北部分的岬角,是市區內歷史最悠久的遺址,也是盧森堡眾多城堡要塞中尤為重要的一座。古堡巖石峭壁塔由阿爾澤特河三面環繞,天然的防御猶如來自大自然的恩賜。城堡下面是從堅硬的巖石中開鑿修建的地道、暗堡,有20多公里長。且其中的防御通道建立在不同的地理層面上,并同時向下延伸40米,建造工程是難以想象的艱巨與復雜。如此得天獨厚的地勢,自然備受垂涎,勃艮第人、哈布斯堡人、西班牙人、普魯士人和法國人都曾為此競爭戰斗。
1867年,堡壘被拆除,但17公里長的城墻內炮臺仍保存良好,后于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伯克要塞有一條走道,即聲名遠揚的風景走廊,也被譽為“歐洲最美的陽臺”。駐足遠眺,盧森堡市區美景盡收眼底。而眼目回到古堡之時,磚石里是歷史賦予的斑駁滄桑,往日的硝煙四起,今日的寧靜安然。思量歷史的起伏,更深有感活在當下,應當惜時,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