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戰略定力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刻闡述,是我們增強戰略自信、保持戰略清醒、錘煉戰略耐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鑄就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必須堅持戰略定力與信念、信心、耐心相統一,與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相統一,與方向、機遇、時機相統一。只要穩住心神、站穩腳跟,我們就一定能夠取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全面勝利。
[關鍵詞]戰略定力;" 辯證唯物論;" 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圖分類號] D61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1)03-0027-0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戰略定力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刻闡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別強調,要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創新運用和豐富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理論創新。
戰略定力與信念、信心、耐心相統一,是對三大規律的豐富發展和創造性運用
習近平總書記將戰略定力與信念、信心、耐心相結合,進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刻闡述和聯系運用。強調理論自信與戰略定力相統一。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對經過反復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不能心猿意馬、猶豫不決,要堅定不移堅持。”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我們黨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強調戰略自信與戰略定力相結合。在總結外交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將戰略自信與戰略定力結合起來,指出:“在實踐中,我們積累了有益經驗和深刻體會,對外工作要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戰略自信和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堅持戰略謀劃和全球布局,堅持捍衛國家核心和重大利益,堅持合作共贏和義利相兼,堅持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1強調堅定信念與戰略定力相結合。在對青年談責任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責任,是我們對中華民族的責任,對前人的責任,對后人的責任。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和堅定信念,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1強調戰略定力與戰略自信、戰略耐心相統一。在闡述總體國家安全觀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堅持以全球思維謀篇布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底線思維,堅持原則性和策略性相統一,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強調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相統一。在談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干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讓黃河造福人民。”3
上述關于戰略定力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創造性運用與豐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所構成的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中,不斷從低級走向高級的發展過程,這是一個十分復雜、充滿矛盾而又有規律的發展過程;同時還揭示了人們思想活動的客觀物質根源。對于這一理論的指導作用,恩格斯曾滿懷信心斷言:“只要進一步發揮我們的唯物主義論點,并且把它應用于現時代,一個強大的、一切時代中最強大的革命遠景就會立即展現在我們面前。”4中國共產黨正是掌握了這一理論武器,從而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不僅使中國人民站起來,而且使中華民族富起來、強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5
戰略定力與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相統一,彰顯了困難風險意識、敢于斗爭的精神和善于斗爭的本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6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有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精神。“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因勢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上出實招硬招,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7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解決矛盾、克服困難、迎接挑戰正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有效方式,因為事物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都充滿了困難、風險和挑戰,這些都是矛盾的表現形式。對此,我們黨都有深刻認識和正確估計。1945年5月,在革命力量大增、全黨空前團結、抗戰即將勝利的大好形勢下,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作報告時,一口氣講了十七條困難,作了最壞的打算,同時也講了八個方面的“光明面”,指出人民必然勝利。結果僅僅過了4年,三座大山就被推翻,新民主主義革命就取得輝煌勝利,這甚至大大超出毛澤東本人的預想。1毛澤東還告訴全黨要辯證地看待困難、風險和挑戰,“艱難困苦給共產黨以鍛煉本領的機會,天災是一件壞事,但是它里頭含有好的因素,你要是沒有碰到那個壞事,你就學不到對付那個壞事的本領,所以艱難困苦能使我們的事業成功。”2中國共產黨就是在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不斷發展壯大的。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有四渡赤水等化解危局的重要戰役,有同張國燾分裂主義、王明教條主義的尖銳思想斗爭,有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與國民黨化干戈為玉帛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為了人民解放而堅決回擊國民黨挑起內戰的戰略決斷,還有為了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而進行抗美援朝的艱難抉擇。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這種血雨腥風、激流搏擊中,拋棄教條、修正錯誤,開辟新路、壯大隊伍,總結經驗、升華理論,不斷成長和發展起來的。
新時代,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關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3在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之時,黨中央號召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作為關鍵著力點,對疫情防控工作實施強有力的領導、指揮和行動,打贏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不僅成功控制疫情,而且使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迅速有序恢復正常,生機活力再現。這正是習近平總書記告訴我們的,不僅要具有敢于斗爭的精神,更要具有善于斗爭的本領,要“敢于出擊,敢戰能勝”,要具備“頑強的斗爭精神、堅韌的斗爭意志、高超的斗爭本領”。4
戰略定力與方向、機遇、時機相統一,體現了對形勢的正確把握與對未來的科學的戰略預見
習近平總書記將前進方向、歷史機遇、謀事時機與戰略定力等統一起來,使之含義更深刻,內涵更豐富。在論及國際局勢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機遇和挑戰并存。風云變幻,最需要的是戰略定力;競爭激烈,最重要的是急流勇進;迎接挑戰,最根本的是改革創新。”5在面對復雜的環境時強調:“越是環境復雜,越要保持戰略定力,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穩腳跟,擔得起風險。”1習近平總書記還闡述了開辟前進新路的正確方法,“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2
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通過科學分析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主要矛盾、革命對象、革命動力等,指出雖然中國革命的敵人勢力強大,但是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國,革命回旋余地大,革命動力廣泛,只要路線方針政策正確,經過長期的艱苦斗爭,一定會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所以,當革命處于最低潮最困難的時候,對于“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毛澤東自信地指出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展和變化,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定時日,但是卻可以通過對形勢的分析、局面的把握、矛盾的梳理作出精準的戰略預見。在全面抗戰僅僅開始10個月之時,在“速勝論”和“亡國論”甚囂塵上的時候,毛澤東通過對中日雙方各種矛盾、各種因素的對比和綜合分析,精準地預見到抗日戰爭是要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的持久戰,而中國必勝。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之時,毛澤東滿懷信心地指出:“現在我們黨有清醒的頭腦,有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我們一定能勝利。我們有這樣的信心,一定要把黑暗的中國從地球上除掉,建設一個光明的中國。”3僅僅過了4年,新中國就勝利誕生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科學地分析了中國的國情與世界的發展狀況,作出了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判斷,制定既有雄心壯志又腳踏實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經過改革開放40余年的努力奮斗,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我們已經把一個一窮二白的落后國家,建設成為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一、人均收入步入世界中等收入行列的欣欣向榮的成就輝煌的社會主義國家。面向未來,“我們要堅持戰略方向、保持戰略定力,繼續團結一心、艱苦奮斗,風雨無阻向前進!”4“我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5歷史可贊,現實可歌,未來可期。
(本文是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重點項目暨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基礎研究”〈項目編號:19LLKDA015〉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王金磊,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學基地研究員)
責任編輯 / 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