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狄娜

懸而未決 電子煙有著不同于卷煙的特殊性。眼下,各個環節都尚待監管細節的完善。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電子煙品牌悅刻(Relx)的母公司霧芯科技便經歷了從正式掛牌紐交所、開盤后股價迅速暴漲104%,再到股價大跌、收盤跌幅高達47%的大起大落。
這一場“驚心動魄”其實早有預兆。自誕生之日起,電子煙行業就有太多尚不明朗的問題存在,而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則是又一次加碼——首次明確將電子煙視同卷煙來加以監管。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將會對電子煙行業產生巨大影響”,深圳市美深瑞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況利平指出,“當然,具體影響要在細則出臺后才能一一評估。”某電子煙企業從業人員李亮也表態:“監管是一定會落地的,我們非常歡迎監管的到來。”
不過,無論產業界、學術界的討論如何,眼下,一些變革已經悄然發生了。
“從‘懸而未決,又到‘懸而未決”,李亮這樣形容征求意見稿發布后自己的真實感受。作為電子煙行業的從業者,他始終對領域內的一切相關信息保持高度關注,“征求意見稿提出了‘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但實際上電子煙(此處特指蒸汽型電子煙)和卷煙有很大區別,比如卷煙里是有煙絲的,而電子煙沒有”,他認為,從實踐角度來說,這一規定還有待進一步細化。
自3月22日征求意見稿發布以來,熱議始終未褪,但電子煙品牌零售端尚處于一片平靜之中。熱門商區的電子煙線下體驗店客流依舊,沒有太多明顯的變化。李亮也證實了這一點,“僅就零售來講,目前確實還沒有明顯變化,第一是距離征求意見稿發布的時間不長,第二是細則還不明朗”。但“沖擊”無可避免,在實施細則未知的現下,李亮的心情很是忐忑。“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發展。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這其實也關系到我個人的生計問題。”他可以預料到的最壞結果,就是類似于企業會大規模裁員、自己也會失業,“我可能就要去另找飯碗養家糊口”。不過他也相信這一切對代工企業的發展應該影響不大,“無論國內還能銷售與否,代工企業都一定會繼續存在。”
在況利平看來,新規增加了電子煙品牌廠商發展的不確定性,而且短期內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電子煙行業的發展。“不少煙油企業目前的擔心是煙油生產是否需要牌照,以及未來對尼古丁的監管會不會過于嚴格,甚至采購不到尼古丁進行生產。”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希望對尼古丁適當監管,接下來可以有更多具體的細則出臺,比如對尼古丁備案使用,征收尼古丁稅,等等。
“征求意見稿一出,其實和我們之前的觀點是一致的:電子煙是一種新的尼古丁消費形式。”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徐曉新則表示,新規在強調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與傳統煙草制品具有同質性的同時,也預留了一定的彈性空間,“可能會對國內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但對于上游供應鏈的影響較小。”
當某一種產品蓬勃發展并成為一個行業的時候,監管一定是會落地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李亮特別贊同這一點,“業內其實都是歡迎監管的,尤其是對有發展的雄心、希望品牌能夠持續向上成長的企業來說,大家更愿意看到監管的落地,因為這樣才更有利于行業健康穩步地前進。”早在2019年10月30日,國家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就對電子煙行業進行了一次“洗牌”,“現在行業內的品牌恐怕有上千家,小品牌眾多,作坊式生產眾多,想賺快錢的也不少。這一次監管政策的落地,對于理清行業秩序、保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不少人關心的電子煙加稅問題,李亮表示,“如果我們的行業不給國家做出足夠的稅收貢獻,我個人都認為這個行業沒有存在的合理性。”這與此前一位電子煙投資人的觀點不謀而合:加稅是重大利好。“一個新興行業能為國家稅賦進行分擔是我們行業的驕傲,也有助于產業鏈整體合規化經營發展。”
在監管的大環境之下去重新梳理發展思路,是電子煙行業的當務之急。納入監管某種程度上是為電子煙正名。“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經營,希望是參照煙草管理而不是完全照搬煙草專賣體系進行監管。”況利平說,之前大家希望電子煙納入煙草系統按照新型煙草區別于傳統煙草的方式進行監管,比如學習歐盟的TPD監管政策。“不少煙油企業都在國外設有工廠;積極與煙草系統溝通,希望采取準入門檻和簡單備案制;吸引煙草系統入股煙油企業。”
在國外,電子煙的監管問題也一直是重中之重。英國的電子煙監管機構為PHE,隸屬于英國衛生與社會保健部(Department?of?Health?and?Social?Care),每年都會按照政府要求對電子煙安全性進行審查;而美國的電子煙監管機構為FDA,隸屬于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要求管轄范圍內的產品上市前必須通過安全審查,并資助研究機構評估電子煙對健康的影響。
在國內,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前,蒸汽型電子煙不屬于藥品、醫療器械,也未正式歸入煙草。中國的《煙草專賣法》規定,煙草專賣品是指卷煙、雪茄煙、煙絲、復烤煙葉、煙葉、卷煙紙、濾嘴棒、煙用絲束、煙草專用機械;煙草制品是指卷煙、雪茄煙、煙絲、復烤煙葉。征求意見稿出臺之后,以卷煙為參照執行電子煙的監管,無疑意味著管理的收緊和嚴格。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姜垣表示,電子煙作為吸入人體的產品,一定要“盡快管起來”,“進入人體的一切,無論食品、藥品、化妝品,目前都有監管,電子煙也不例外。”但電子煙也有著不同于卷煙的特殊性,煙油煙彈的生產加工、煙具的生產加工、產品流通、銷售……各個環節都尚待監管細節的完善。
“我們的認識很清楚,就是希望未來對電子煙的監管,既符合國家利益,也能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希望減少疾病的發生,減少國家醫保的支出。”李亮說,在擁抱監管的同時,也期待可以給技術領先的中國電子煙品牌一些為國家輸出文化價值的空間。此外,電子煙企業的基本價值觀是毫不動搖的,“嚴禁售賣給未成年人。這一點,我們內部的處罰措施相當嚴厲,取消店鋪合作協議、閉店、處罰負責人……這都是我們一直堅持并將繼續做到的。”
據姜垣觀察,電子煙行業的迅猛發展,給控煙所帶來的改變和挑戰是“全球控煙人士分化為觀點截然不同的兩撥”,一撥人支持,另一撥人反對。“而在電子煙出現之前,從來就只有一種聲音:必須控煙。”目前,業內認為電子煙的有害性和減害性是同時存在的,“只要有電子煙相關的討論或會議,現場一定是最擁擠的。”姜垣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越辯才越清楚、越明朗。”
而另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世界上90%的電子煙是在中國生產的。“但國內關于電子煙的科學研究相對薄弱”,姜垣說,有關電子煙的研究應該多多開展、早日完善,“它的危害到底幾何?長期影響是什么?從心理學、行為學、實驗室等多種角度對電子煙進行科學研究,與加強對電子煙的監管同樣重要。”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李亮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