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強
在高中階段,物理學科是非常重要的自然學科之一,一直以來備受各方主體的關注。就該學科的內容來看,主要是對世界構造和運動規律以及物質結構等展開研究,同數學、化學等學科,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一般來說,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自然科學素養。由此可以看出,物理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包括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幾個方面。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因此實驗探究是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將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各項工作的重點,切實推動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強化物理實驗教學頻次,增強學生物理實踐能力
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不管是傳授學生物理知識,還是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物理實驗都是重要基礎,也是學生開展物理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適當地提升物理實驗的教學頻次,增加實驗的比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物理規律進行總結,更好地對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實現核心素養的滲透。
例如,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師生可以共同參與到實驗當中。教師先提出一些要求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如對于運動中的物體如何改變其運動狀態,什么原因導致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等。結合此前學習的加速度知識,學生可以認識到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必然伴隨加速度的產生。基于此,可以很自然的引入分組實驗,實驗主題很明確,分別是物體加速度與物體受力以及物體質量具有一定關系。據此進行實驗,并不斷強化實驗的頻次,促使學生物理實踐與分析能力得以不斷提升,進而達到滲透核心素養的效果。
二、強化學生物理思維訓練,夯實學生物理素養基礎
在開展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的物理思維進行訓練,主要采用反復訓練方式,促使學生認知得以強化。物理的學科特點,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只有持續且深入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才能促使學生的抽象歸納以及分析概括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學時,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等方面素養的挖掘,進而實現對學生物理思維素養的滲透培養,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基本物理素養。
例如,學習牛頓第三定律時,教師可以采用先對結論進行總結的教學方式,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滲透其中。首先,引導學生解決物體之間的作用具有相互性的問題。在此之后,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并要求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并對實驗現象進行認真觀察,得出科學的結論。如可以觀察路面上行駛的汽車、拔河比賽等場景。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歸納總結具體的原因,然后將其觀點表達出來。通過相互討論,學生可以發現不同物體間具有相互作用力。基于此,學生對牛頓第三定律的認識更加深刻,物理思維進一步拓寬,較好地夯實了核心素養。
三、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強化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素養的滲透
常規的高中物理教學中,相對重視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未能認識到引導學生參與過程分析的重要性,使得學生經常出現認知能力不足、科學態度和責任感欠缺的情況。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充分關注學生分析物理現象和規律的過程,并適時給予引導性的評價,促使學生認知能力不斷提升,由此為滲透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素養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電磁感應部分知識的教學中,電磁感應的現象和發生的條件以及具有的規律等,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重點。法拉第通過采用猜想假設以及實驗等方法,得出了電磁感應的結論。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借助法拉第科學嚴謹的研究態度,來激發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該種方式,對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學態度與責任等都能夠進行較好的培養與滲透。基于此,學生的認知能力會得到極大的提升,物理核心素養水平也會得到明顯改善。
總體來看,物理教學具有多層次和多角度的特點,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更要重視育人的重要性。新課改理念還要求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將其滲透到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有效提升物理學科的教學實效,為高中教育改革提供范式,推動改革的不斷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