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記

數感是對數學的感知、感覺與感悟,是精致化的數學意識,是在直覺基礎上的理性思考,是在數學化的過程中的一種數覺與靈感。初中生數感是學生數感發展的第二階段,是由數到式、由具體到抽象、對數學對象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是形式化、規律化的感悟。數感是一種精致化的數學意識,它的形成與提升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知與領悟,需要教師在教材中選取恰當的內容,循序漸進地發展學生的數感,用研究指導行動,用行動提升研究。
一、初中學生數感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精確計算能力較強,有理數的運算好于無理數的運算,大數據、復雜數據、多形式數據的運算較弱,大多數學生沒有數感的概念,不知道數感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關于計算僅限于弄清運算順序與法則,多數計算學生會使用精準計算,幾乎不用估算,認為估算沒有意義,缺少對運算本質的理解,不會用多種方式來表征數,不會利用基量進行簡便算法,不會對運算結果進行合理的預測與有效的評估,更缺乏數學化思考問題能力。
二、制約學生數感發展的原因分析
1.重結果輕領悟
2.重形式輕本質
數的運算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關于運算的問題大多注重運算技巧和速度,既缺少給學生探索和創新的機會,也缺少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感悟,因此學生往往在形式化演練中掌握了基本的運算技能,卻缺少對運算本質的理解。如調查問卷中,估算0.9×39的結果,有三個選項:A.大于39;B.小于39,C.此題我不會做,只有部分學生從乘法的意義來解題,一個整數乘以小數所得結果都小于該整數。
3.重知識傳授輕內涵挖掘

三、提升初中生數感的策略
1.數據分析啟發學生的數感
數據是靜止的,分析是靈動的。八年級的統計教學應指導學生挖掘數據的豐富內涵,能用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體驗精準數據分析引發的正確判斷,感悟數據的正能量。
2.數量對應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學是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與定量的刻畫。對象的量化離不開數據,數據的載體是數量,兩者密不可分。在教學中數量結合,由數至量,由量的聯系到數量關系,就可以透過數據這扇窗建立數學模型,使其獲得豐富的數感體驗。
3.數式鏈動發展學生的數感
數有大小、順序、位置、分解、組合,對一串數的感知,可以從數的聯系中直接感受到內在的規律,局部的規律能否到整體,用字母表示數,變量觸發了代數式的萌動,式的生成揭示出數串的本質,本質的呈現再現了數列的深度,從有限到無限,從具體到抽象,從形散到神聚,提煉學生精致化的數學意識。
4.數學實驗升華學生的數感
數學實驗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情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自己動手觀察和思考,在感悟中將直接經驗與理性思維疊加,在體驗中升華學生的數感。
5.數形結合深化學生的數感
數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兩邊飛。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幾何代數統一體,永遠聯系莫分離。只有以形助數,以數助形,數形滲透,相互作用,才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隱蔽的問題明朗化,抽象的問題直觀化,才能迅速、簡捷、合理、有效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