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壯, 房 亮, 馮春林
(山東省淄博市第一醫院手術麻醉科, 山東 淄博 255200)
乳腺癌根治術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其手術面積大、范圍廣,但治療后疼痛劇烈,術后極易發生血壓升高、炎癥反應、心率加速等危險的并發癥,影響手術成功率及術后恢復時間,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1]。同時手術麻醉藥物的選擇,麻醉深度以及手術創傷引起的急性應激反應均會影響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2]。因此研究施行乳腺癌根治術時吸入七氟烷聯合注射丙泊酚麻醉,并對不同吸入時長情況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以期為該疾病的治療工作提供幫助,現報道如下。
1.1基礎資料:選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外科行手術的104例乳腺癌患者,根據簡單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2例。本次研究開展之初上報我院倫理委員會,開會探討后準許實施。
1.2納入標準:①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乳腺癌[3];②年齡18~65歲;③患者及患者家屬知情且患者自愿受試,簽署受試協議。
1.3排除標準:①存在其它心血管及肝腎臟疾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③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④短時間內參加過其他實驗;⑤因精神或體質問題無法有效配合試驗者。
1.4方法:兩組患者行乳腺癌根治術前均靜脈注射丙泊酚1~1.5mg/kg、苯磺酸順阿曲庫銨0.2mg/kg,芬太尼50~100ug,進行麻醉誘導后氣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行機械通氣,通氣參數為潮氣量8mL/kg,吸呼比1∶2,呼吸頻率10~14次/min,控制PetCO2為35~45mmHg,同時持續靜脈泵注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產)0.1~0.2ug/kg/min進行鎮痛,兩組均給予低流量吸入七氟醚,濃度控制在2.5%,當呼出氣體濃度為1.9%,調整吸入濃度使呼氣末濃度為1.0%,同時給予泵注丙泊酚4~10mg/kg進行麻醉維持,對照組2h后停止吸入七氟醚,僅用泵注丙泊酚4~10mg/kg進行麻醉維持。兩組患者均于手術結束前30min左右靜注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產)50~100ug,兩組患者均于手術縫皮時停用所有麻醉藥物,并給予10min 100%的氧氣供給,可維持5L/min,患者自主呼吸恢復后給予抗殘留肌松藥物,術后采用靜脈自控鎮痛泵進行術后鎮痛。
1.5觀察指標:①兩組患者術中連接腦電雙頻指數監測儀(BIS),于開始連接(T0)、麻醉誘導3min后(T1)、插管1min后(T2)、切皮1min后(T3)、縫皮1min后(T4)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期間BIS指數;②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情況,包括: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及可進行語言陳述時間;③分別于兩組患者手術前及手術1h、6h、12h后依據官方版蒙特利爾認知量表(MoCA)[4]進行評分,MoCA評分≤26分為認知功能損害,MoCA評分>26分為認知功能未損害;④對比兩組患者麻醉期間低血壓、嘔吐、支氣管痙攣、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發生率。

2.1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兩組年齡、BMI指數、漢族、少數民族比例、TNM分期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有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術中BIS指數:兩組患者BIS指數均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并且時間因素的作用隨著分組的不同而不同,P<0.05;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點(T1、T2、T3、T4)BIS指數均顯著降低,P<0.05;同時點比較,兩組T0、T1、T2、T3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BIS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情況:觀察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可語言陳述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均有P<0.05。見表3。

表1 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術中BIS指數[分,

表3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情況
2.4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前后MoCA評分:兩組患者MoCA評分均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并且時間因素的作用隨著分組的不同而不同,P<0.05;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點(術后1h、術后6h、術后12h)MoCA評分較術前降低,P<0.05;同時點比較,觀察組術后1h、術后6h、術后12h MoC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均有P<0.05。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前后MoCA評分[分,
2.5對比兩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觀察組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對比兩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n(%)
乳腺癌主要表現為乳房腫塊、泌乳障礙、胸痛、劇痛、水腫、乳頭內陷、乳頭溢液、乳頭破碎等,屬于國內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乳腺癌根治術是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式,但是手術注射麻醉易出現藥物用量偏差,從而發生認知功能障礙[5]。七氟烷是臨床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藥,有動物實驗表明七氟烷對認知功能影響不同的原因與濃度和時間有關,但吸入不同時長七氟烷對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目前少見報道[6]。故本研究探討吸入不同時長七氟烷復合丙泊酚麻醉對乳腺癌根治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及對照組T1~T4時BIS指數顯著低于T0時,觀察組T1~T4時BIS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T1~T3時BIS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手術全程吸入七氟烷進行麻醉對手術過程應激狀態無明顯刺激,且穩定腦頻率效果優于僅吸入2h。主要因兩組術中2h用藥相同,所以T1~T3時BIS比較無明顯差異,而2h后對照組停止吸入七氟烷,僅用丙泊酚,故在T4時兩組表現出明顯差異[7]。另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可語言陳述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其原因在于吸入麻醉較注射麻醉更容易控制其麻醉用量,同時七氟烷對呼吸抑制作用較其他類型及吸入麻醉藥物小,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比其他類型及吸入麻醉藥物小,且七氟烷體內可被代謝為無機氟由尿排出,當吸入停止即可在體內警醒轉化,不會影響患者蘇醒時間。同時由于滯留在機體內的七氟烷可完成快速轉化,從而不會對患者的語言功能造成影響[8]。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術后1h~12h MoCA評分均顯著大于對照組,其原因在于七氟烷和丙泊酚分別通過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和增強γ-氨基丁酸受體(GABAR)而發揮麻醉效應,海馬區是人體大腦中與學習記憶等認知功功能緊密相關的區域,七氟烷和丙泊酚均可作用于海馬區突觸,從而影響學習與記憶等認知功能。且由于七氟烷體內可被代謝,因此筆者認為手術全程進行吸入七氟烷麻醉對認知功能無明顯損害現象,且效果優于僅吸入2h。同時觀察組術后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較對照組無顯著差異,提示手術全程吸入七氟烷進行麻醉不會給患者增加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乳腺癌根治術全程吸入七氟烷進行麻醉對認知的影響小于僅吸入2h,且全程吸入不會給乳腺癌患者帶來更多的不良反應,有恢復時間快、效果好且易控制用量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