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楊,丁美辰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建筑學院,福建 漳州 363123)
作為受建筑科學技術影響較大的重要公共建筑,近年來國內學者針對電影院設計的研究大多分為建筑技術和室內空間兩方面。建筑技術方面,主要集中在聲學降噪、建筑設備、吸聲材料等主題,例如,龔小林關注噪聲標準、控制回響和分離反射在電影院中的改進,劉磊研究通風、冷暖氣以及照明系統在中國早期電影院中的運用,從而進一步延伸拓展。
另一方面則是集中在室內空間體驗上,例如,楊柵柵等人分析研究電影院空間的變化與文化轉變的關系;郭建鳳等人從體驗心理學的角度思考室內空間,考慮虛擬與現實空間在電影院的結合;張鑫等人則基于重慶城市電影院的市民整體消費調查,研究人們在電影院中的行為特征,以助力空間設計。
迄今為止,較少有專門針對電影院環境健康、衛生安全等方面的研究,特別是面對城市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無論是電影院設計本身還是管理形式上都亟需跟進研究。本文的目的是探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城市電影院之間的關聯,選取本土影城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的方式,對比分析突發公共事件前后電影院的營業影響、防疫措施以及人們的體驗變化等,為今后電影院的設計管理及在相關事件預防提供研究基礎。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的中影國際影城。影城開設于2018年,位于新南北盛德國際廣場(商業購物廣場)的第四層,其完美地詮釋了影院與商場間“良性溝通、互相促進”的理念(圖1、圖2)。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為了避免疫情進一步擴大,影院宣布暫停營業。選擇該影城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①案例典型,位于人流密集處,公共衛生事件爆發率較高;②疫情期間處于歇業狀態;③交通便捷,便于實地調研。

圖1 中影國際影城建筑外景

圖2 中影國際影城入口
3.1.1 問卷調查
①問卷設計與分析:本次研究以結構化問卷為主,從影院歇業影響、影院復工感想、前往電影院的原因、對待影院衛生安全的看法以及對未來影院的暢想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查,旨在研究市民對于疫情前后電影院的體驗感知。
②問卷流程及樣本分布:根據本次研究要求,針對本地居民年齡、性別、居住時長、居住工作區域和教育程度進行樣本正態均值的抽樣調查。對于被抽到的片區,研究者等調研人員全部親自深入到現場進行問卷發放。問卷發放時間是2020 年7 月上旬。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 份,回收196 份,問卷有效率98%。
3.1.2 問卷結果分析
①個人行為的轉變:影院歇業對大多數人而言具有一定影響。在此次疫情中,人們對休閑娛樂的渴望逐漸轉變為遠離熱鬧的自我保護。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家中自我隔離,而不是前往電影院這樣的公共場所消遣時光。
②影院印象的轉變:在疫情期間,前往公共場所,尤其是空間密閉場所,存在較大的感染風險。因此,人們對電影院的印象逐步由令人放松休閑娛樂的場所,轉變為隱藏衛生安全隱患的公共空間。
③觀影體驗的轉變:復工后,很多影院采取了隔排隔座售票的模式,進一步控制空間內的人數,確保每個人的活動單位面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如浙江溫州部分影院則采用交叉隔座的形式,同時限制上座率不得超過30%。

關于電影院停業影響的數據
④改進需求的轉變:大部分影院在過去更注重空間氛圍的提升,而疫情期間,人們開始更加關注電影院的相關防疫措施、環境安全的保障以及員工的管理服務培訓。
⑤環境質量的轉變:疫情爆發后大部分電影院開始更加重視其內部空間的衛生清潔。復工之際,影院將加大衛生消殺力度,保障衛生環境質量。
⑥未來影院的設想:大部分人希望未來影院擁有更舒適更清潔的觀影環境,同時能夠進一步實現智能化,使操作更便捷、服務更多樣,并且整體空間應當潔凈有序。
3.2.1 實地調查
①平面功能布局:疫情前,中影國際影城的內部空間大致劃分為售票廳、觀眾廳、放映機房、設備間、后勤辦公處等,各空間具有不同的功能屬性和特點。其中售票廳設置售票處、休閑區、入場區等區域疫情后,整體平面功能并無較大改變,觀眾的主要活動區域仍為售票廳和放映廳(圖3)。

圖3 影院平面布局

圖4 影院空間尺度簡圖
②空間尺度:電影院位于商場頂層,整體占地面積較大,高度較高,其中放映廳的標準層高約為10m,售票廳與休閑區的高度約為7m。影院內部空間被墻所分隔,形成功能各不相同的小空間,整體密閉,無開窗。疫情前后,影院的整體空間尺度并未發生變化(圖4)。
③交通流線:中影國際影城北靠嚴東關路,南鄰江濱中路,其中南部設有公交停靠站點。疫情前,行人前往中影國際影城,共有3 條主要路線。而在疫情期間,城市部分道路被封,商場南門被迫關閉,人們只能從商場北門進入影院(圖5)。

圖5 疫情期間步行交通路線變化
④人的行為:疫情前,影院的客人主要以觀影為目的,而在此形勢下,影院仍未復工,人們對電影院這樣的公共場所產生抵觸心理,絕大多數前來影院的人,目的是體驗售票廳內放置的娛樂設施。
⑤環境質量:在影院正常營業期間,相關工作人員會對影院的公共空間進行定期清潔消毒。而在疫情期間,由于電影院關閉,內部放映廳較長時間無人打掃,開放的公共空間區域由于長期的娛樂設施使用,產生了垃圾,整體環境質量下降。
⑥防疫措施:在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下,影院加大對服務人員培訓的力度,尤其要求樹立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讓服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及時意識到突發狀況的發生,并采取有效措施。
4.1.1 衛生安全
空間實現衛生安全,首先要實現自然通風,如保持開窗通風,同時使用集中空調。定期檢查通風設備是否正常、新風口和排風口是否保持一定距離等,并定期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運行過程中以最大新風量運行,加強對冷卻水、冷凝水等衛生管理,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等。同時,應該加強衛生防護用品儲備管理,在影院的服務區以及衛生間等區域備足備齊洗手液、口罩、消毒劑等,應當加強對工作人員在相關知識方面的管理培訓。
4.1.2 影院造型
在建筑造型方面,新型影院應當更注重室內外的自然交互。影院內部應當更加注重空間的合理布局,打造具有主題性、互動性、創新性的內部觀影氛圍。人們在電影院內,可以體驗豐富的室內空間。同時適當地開窗,還能夠加強室內外的空間對流,保持空氣清新。而位于商場的大型影院,在注重自然交互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建筑軟性裝修的多樣性,從建筑裝修的“彈性空間”突破綜合體的造型局限。
4.2.1VR 技術普及應用
VR 技術又稱“虛擬現實”,在電影院中,現有的較為普及的3D 電影能帶給我們立體的視覺享受,而VR 技術則能讓我們身臨其境,通過視覺、觸覺等感覺去感受虛擬的畫面。通過VR 技術,我們可以置身于影片的最中心,化身為其中的角色,體驗影片內的情節和場景。通過特制的觀看椅,我們能感受起伏、壓力和外界環境的刺激,獲得別樣的體驗。
4.2.2 制定個性化觀影計劃
在未來,電影院功能不再是單一的觀影,其包含了休閑娛樂、餐飲酒吧、健身鍛煉等多樣化的空間。觀眾可以提前預定行程管家、制定專屬的個性化服務。行程管家將會結合每個人的服務預期,為其量身選擇適合影片和影院游覽路線。在未來,觀眾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私人影院模式。你擁有獨立安全的私人空間,可以自由暫停或播放影片,也可以中途休閑前往餐吧享用午餐。
個性化觀影計劃的實現,讓觀眾擁有更清晰的觀影目的,并且能夠在影院中完成一天所需要的娛樂活動。熱播的影片作為影院的最大賣點,將貫穿于各個不同功能的空間之中,最終形成既分散又統一的“影院綜合體”。
在電影院中,購票可以采取網上預定,也能前往現場在購票機上進行相關操作,人工購票窗口將成為歷史。觀影必備零食,只要你利用網上下單,五分鐘之內便有機器人將它們送到你的面前。在影院的各個角落,都有引導機器人的貼心服務,它們不僅能告訴你各個影廳和娛樂空間的位置和路線,更有上映電影的相關簡介,為你解決疑惑。在影院的其他位置,不同功能空間配備了不同需求的人工智能設備,從而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對目標人群進行服務。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電影院的營業管理方式、空間環境質量以及服務對象行為等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通過分析總結,未來電影院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需要確保環境衛生、加強防范意識、備足防疫物資。二十一世紀是多元的信息化時代,在“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電影院應當考慮進一步發展,努力向數字化、信息化邁進。這不僅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更能有效削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電影院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