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安徽省建筑工程第二監督檢測站,安徽 合肥 230031)
外墻外保溫系統是集節能、保溫、裝飾為一體的非承重性外圍護建筑墻體系統,在民用建筑節能設計中廣泛應用。2019 年某市收到群眾反映高層住宅外墻出現空鼓、開裂、脫落等問題的相關投訴多起,尤其群眾反映高層住宅外墻外保溫層脫落問題較為強烈。當地政府高度重視,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并著手開展隱患排查工作,拿出處理意見,認真處理,消除隱患。筆者長期從事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檢測工作,所在部門也參與了某市外墻外保溫脫落現象的排查治理工作,現結合該市外墻外保溫脫落治理的實際情況,進行以下探討研究。
根據調研排查可知,某市高層住宅外墻保溫層脫落問題按照外墻保溫系統使用材料類型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
2008 年,按照國家統一要求該市新建建筑開始執行《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在早期外墻保溫材料多采用擠塑板等保溫板材,該材料抗壓、防潮、導熱系數低,但因耐火性的要求,只能在規定的條件下才能使用。目前,該市外墻保溫系統使用擠塑板的建筑物,其保溫層基本未出現空鼓、脫落等問題。
2009 年2 月,北京央視新大樓北配樓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燃屋頂和墻體擠塑板保溫材料引發火災;2010 年11 月,上海一棟28 層住宅樓因電焊施工引燃聚氨酯泡沫板等易燃保溫材料,引發特別重大火災事故。國家公安部和住建部曾于2009 年聯合發文,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設計、施工及使用標準;2011 年國家公安部消防局發文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要求。在這一時期該市新建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多采用無機保溫漿料,該材料防火等級高,抗風壓、抗沖擊、耐候性能佳且價格低廉,但自重較大、防水性差、導熱系數高。目前,該市高層住宅外墻保溫層脫落現象集中出現在使用無機保溫漿料的建筑中,如在2010- 2016 年建設的一些樓房,出現外墻保溫層空鼓、脫落等問題,安全隱患較大。
由于使用無機保溫漿料的高層住宅外墻保溫層大面積脫落現象較多,該市住建部門印發《關于規范民用建筑保溫工程使用保溫材料的通知》文件,要求自2017 年6 月30 日起全市民用建筑外墻保溫工程禁止使用無機保溫砂漿類材料,優先采用保溫隔熱板材,該材料抗壓、防潮、防水性好、導熱系數低、阻燃性能良好,但成本較高。目前,該市使用該板材的建筑外墻保溫層出現脫落情況較少,但也有個別高層住宅外墻保溫層出現小塊空鼓、脫落現象。
我國從20 世紀80 年代中期開始試點外墻保溫技術,進入21 世紀開始全國推廣。雖然近年來引進開發了許多新型的節能技術和材料,但由于我國外墻外保溫發展起步較晚,標準尚不健全,技術水平較低,大多數保溫材料不能統籌兼顧防火性、防水性、粘結性、耐久性等功能,且使用年限難以與建筑物使用年限相匹配,保溫材料生產技術有待升級。如該市外墻保溫層使用無機保溫漿料類材料的建筑,原材料粘結性較差,滲水裂縫后,保溫層容易出現大面積脫落。
部分設計人員對建筑物節能設計要點掌握不全面,細節設計不到位,外墻保溫節能設計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如設計時未考慮高層建筑飾面層的重量、保溫層的自重和變形縫,造成后期因外墻保溫層自重過大及受熱膨脹出現脫落現象。同時,由于消防規范的更新實施,部分保溫工程設計變更時未充分考慮新型材料的粘結技術處理,帶來工程質量安全隱患。
一是原材料質量把控不嚴。我國部分保溫原材料生產加工標準制定滯后,市場上保溫砂漿、膠黏劑等原材料質量參差不齊。部分施工單位為壓縮成本選擇價格低廉的保溫原材料,外墻保溫工程質量難保證。二是施工作業不規范。節能施工隊伍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作業人員對建筑節能施工工藝技術掌握不全面,施工操作不規范,基底清理不到位,錨釘錨固密度不夠,窗口、陽臺、女兒墻等特殊部位處理不當問題時有發生。
一是質量責任主體單位監管不到位。外墻保溫作業量大面廣,且多為吊籃作業,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施工全過程管理存在一定難度。二是部門監管有待加強。建設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少,專業技術力量薄弱,監管任務重,很難全面落實施工質量監管責任。同時,監管工作手段單一,節能工程質量監管工作開展制約多、難度大。
一是建設單位主體責任難落實,個別建設單位資金鏈斷裂或破產倒閉,無法履行保修責任。保修期內負有保修責任的施工單位,在履行保修責任時存在維護不及時、拖延等現象。二是物業公司日常檢查維護機制不健全。高層建筑外墻節能工程檢查維護常態化未能實現,不能及時發現維修建筑外墻出現的空鼓、開裂等細微缺陷,造成后期外墻保溫層出現大面積脫落。三是維修資金難落實。外墻保溫層大面積脫落維修成本高,在保修期外商業住宅小區物業公司需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程序多、周期長;安置小區因未繳納住宅維修資金,外墻保溫層出現脫落問題時多由政府出資維修,財政負擔較大,維修資金保障困難。
房屋交付使用后,業主裝修時隨意加裝防盜窗,改造窗戶、陽臺,鉆孔等,不同程度破壞了外墻保溫系統的整體性。且絕大多數不做防水處理,雨水容易從裂縫等空隙進入保溫層及墻體,引起保溫層空鼓、脫落。
一是明確質量責任主體單位責任。建設單位是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不得隨意將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單獨發包、改變外墻外保溫工程設計圖紙內容;施工單位是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的直接責任人,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施工,并對外墻外保溫各個施工環節進行全程跟蹤檢查;設計單位嚴格按照建筑節能規范要求進行建筑外墻外保溫設計;監理單位對外墻外保溫施工的關鍵環節實施旁站監理,及時發現外墻外保溫工程存在的問題并監督整改。二是明確主管部門監管責任。住建部門要切實履行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監管責任,加強對外墻外保溫施工質量的監督抽查,強化對建筑節能工程的專項驗收。
一是建立外墻外保溫工程檔案數據庫。住建部門組織建設單位、物業公司等對轄區內高層建筑進行摸底排查登記,逐步建立當地建筑外墻外保溫工程檔案,并及時更新完善信息,形成外墻外保溫工程檔案數據庫。二是落實問題整改制度。結合外墻外保溫工程專項整治工作,由住建部門牽頭,住房發展部門和建設單位、物業公司等共同參與,對既有建筑開展外墻保溫層脫落安全隱患集中排查,分門別類建立問題清單和整改臺賬,督促建設單位、物業公司等對發現隱患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及時維修整改。住建部門及時跟進整改情況,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單位進行相應的處理。
一是強化全過程監管。加強對建筑工程實體質量、建筑節能設計方案和保溫設計結構安全的監督審查,實現從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監管。二是強化日常檢查。加強部門聯合執法檢查,市場監管和建設質量管理部門要從生產源頭和市場流通環節,加大對保溫材料的質量監控。加強執法檢查,建設質量管理部門從工程建設和驗收環節,通過日常監督管理和暗查暗訪相結合、專項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等方式,加大對外墻外保溫層施工質量的監控。三是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加強對建設質量管理部門專業人員的建筑節能技術培訓,提升職業素質。鑒于有些地區建設質量管理部門專業人員匱乏,建議適當增加人員編制,充實專業人才隊伍。四是創新監管手段。建設質量管理部門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和抽測。鼓勵利用無人機搭載紅外線成像儀等技術對不易到達的施工部位進行檢測,提高工程質量監管能力,消除監管盲點。
一是嚴格落實日常檢查維護制度。進一步細化物業公司日常檢查維護內容、時間和頻次,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建筑外墻外保溫層進行巡查檢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保修期內,由建設單位負責督促施工單位進行維修,住建部門、屬地政府加強監督協調。保修期外,商業住宅小區由物業公司具體負責,屬地政府、街道辦事處等單位協作配合,住房發展部門積極謀劃開辟綠色通道,啟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安置小區外墻保溫維護以政府資金為主。二是探索工程質量保險模式。在政府投資的工程或裝配式建筑中試點開展工程質量保險,建設單位通過與保險公司簽訂合同,防范和化解工程質量風險,保險公司對建筑工程外墻保溫層脫落問題負有維修和先行賠償義務。同時,建立保險費率與建設單位信用聯動機制,推動建筑工程后期維護管理機制創新。
積極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經驗并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保溫材料和技術推廣應用目錄,試點推廣操作簡單、技術成熟的結構自保溫、裝配式保溫結構一體化建筑節能保溫等系統。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小區宣傳欄、標語等形式宣傳建筑節能安全知識,加強業主對外墻保溫層重要性的認識。建設單位或物業公司制定維護保養手冊,明確建筑節能維護重要節點、環節和措施,提高業主建筑節能安全意識,防范建筑物使用過程中的一些不規范行為。
通過某市工程外墻外保溫層脫落排查治理工作實例,進行調查和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和措施,為建筑物后續安全使用提供重要保證。同時,對類似工程外墻外保溫層脫落治理有一定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