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瑞,鄧德學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 402160)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視頻直播平臺發展的成熟,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 實時互動及方便快捷;5G 、VR、AI及無線網絡等已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遍存在,使高效清晰少延時的遠距離會議服務得以實現,促進了信息圖文傳遞的質與量,由原來的簡單文字、信號,變成了聲文并茂、視頻的形式,甚至虛擬仿真模擬。
在今年之前,在線遠程教育這一模式的大學接受度并不高,主要運用在培訓機構。2020 年1 月27 日,教育部發布《關于2020 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2020 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截至6 月21 日,北京市仍然有37 個中風險地區及4 個高風險地區,據專家預測,全球疫情至少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
因此,在嚴峻現實背景下,按教學計劃安排的課程表上的預約時間,采用網絡直播方式授課,探討教學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式,以期借鑒。
國際遠程教育專家特里·安德森教授提出:“在建構主義遠程教育模式中有可能教師占主導地位、通過講授被動傳輸知識, 存在地理和時間層面上的限制。”學生是在完全自由狀態下學習,學習相對隨意,且直播過程無法得到高效監督,學習效果無法實時表現,整體交互水平低;在直播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通過網絡發送評論來進行實時互動,向老師縱向學習較多,學生之間橫向學習及生生的相互影響較少,生生互動程度較低,學生注意力易受到干擾,難以持續保持專注。
在線教學平臺即可直播又可課堂互動,但容易出現網絡擁擠,卡頓,登錄困難等現象,而且相對直播平臺,直播功能有限;純直播云臺比如騰訊會議,騰訊課堂,釘釘等平臺對于學生學習資源、習題庫及學生行為分析等不方便管理和優化,因此結構力學采用直播(課上管理)+云班課(課下管理)方式進行。一學期后,關于2 個班學生學習情況通過云班課進行問卷調查,問卷針對直播平臺易用性、直播+ 云班課協調使用效果、師生課堂互動、生生互動、云班課資源推送及測試題情況進行了調查。1 班共47 人,有效46 份問卷;2 班49 人,有效49 份問卷。
①直播間師生互動少。1 班87%同學認為互動少,2 班82%同學認為互動少,2 個班均有2 位同學認為沒有互動。
②希望師生互動方式更多,互動范圍更廣。1 班同學28%贊同現有的隨機抽人互動,45%同學希望學生之間分組及PK 方式互動;2 班同學22%贊同現有的隨機抽人互動,57%同學希望學生之間分組及PK方式互動。
③生生之間橫向交流少。1 班同學僅4%認為互相交流較多,24%同學認為完全沒有橫向溝通,28%同學認為交流較少;2 班僅6%認為互相交流較多,6%同學認為完全沒有橫向溝通,39%同學認為交流較少。部分同學對資源推送及平臺流暢性平穩性提出更高要求。

圖1 18 級1 班結構力學師生交流問卷調查

圖2 18 級2 班結構力學師生交流問卷調查

圖3 18 級1 班結構力學互動方式問卷調查

圖4 18 級2 班結構力學互動方式問卷調查

圖5 18 級1 班結構力學生生交流問卷調查

圖6 18 級2 班結構力學生生交流問卷調查
通過一個學期的網絡直播上課,統計結果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尤其是網絡直播課,學生們相對較自由,早上的課一般約80%的同學上課之前到,還有少部分同學上課后陸續到齊;共四次必做作業學生們都能準時按要求上交,但上交作業有幾個原創版本,有相當部分抄襲;2 次選做作業平均上交5 人,約占總人數的10%;有幾個同學課后通過QQ 和老師交流課上及作業遇到的困難。大部分同學上課與教師交流少,同學們之間互動也較少。
通過ppt 上設置大量問題,一般一個概念講完后,通過數個問題,啟發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思索,強化學生主動性;鼓勵學生通過聊天窗口或打開麥克風分享問題,探討問題;直播時通過隨機抽問來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直播結束時,預留提問時間;云班課上上傳學習ppt 及學生反映難點視頻;課前課后適量布置測試題,及時鞏固;單元學習完成時,安排單元測試,半期安排中期考核;ppt 風格統一,內容設計形式為課前+ 課中+ 課后,課前主要是課上新內容的支撐舊知識復習,課上內容為概念+ 問題+ 應用,課后為綜合性作業+ 碎片測試。ppt更加注重動畫及形象化,采用高清攝像頭及心型指向麥克風,注重畫質及音質。直播過程中,隨時通過聊天窗口觀察同學們的回饋,直播上課之前一定真人預熱3 分鐘~5 分鐘,回答學生問題時,真人出鏡;針對生生互動少,主講教師要通過學生上麥,最后直播專抽幾分鐘提問交流,增進遠程直播教學的互動。
學院層面調查學生反饋課程效果好,應學院要求對全院教師做了直播經驗總結匯報;通過對學生問卷調查學習效果,大部分學生認為好,僅一位同學認為不適合自己。
針對直播間師生互動少,擬采取把內容切分成多個小片段,并在小片段內插入所提問題及其他互動元素,比如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不要長時間的忽視和學生的“接觸”;針對學生希望師生互動方式更多,互動范圍更廣,及生生之間橫向交流少,擬對學生進行分組,以組為單位,通過開放性作業的完成及展示,采用PK方式,促進小組之間的同學互相交流;強調橫向學習的重要性;針對學生要求資源更豐富,擬在原用中國大學慕課資源基礎上,采用開拓渠道,提供更豐富音頻,視頻及圖文資源;同時,開發學生能動性,利用學生上傳自己看到的優秀資源;針對學生需要講述測試題的要求,擬采用課上時間,重點講述錯誤率高的題目;通過慕課學習主持技巧,觀看學習網絡優秀直播,比如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在李佳琦直播間的直播,增強感染力。
結合云班課直播可以實現課前、課中及課后全過程學習指導。資源及測試可以在云班課中形成系統,學生可以方便地自主學習、自主測試,并實時得到學習報告,學習效果良好。但師生互動方式、深度、廣度及互動效果未能較好解決,需要進一步探討互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