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民 (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XX 工程項目共設橋梁3157.2m/15座;其中特大橋1166.5m/1 座、大橋1400.7m/4 座、中小橋590.0m/10 座。占全線長度的12%。有20mT 梁1772 片、16mT 梁1104 片,現澆箱梁共394m/12跨。
①本項目橋梁數量多、分布廣,橋梁基礎及下部結構施工計劃按照T 梁的預制、架設順序編排,避免出現“梁等墩”現象。
②橋梁樁基根據不同地質條件分別采用旋挖鉆、回旋鉆、沖擊鉆、人工挖孔等施工方案,承臺、系梁施工采用支擋開挖施工方案,墩柱、蓋梁采用鋼模板整體澆筑施工方案,T 梁采用集中預制、吊車或架橋機架設的施工方案,箱梁采用支架現澆施工;施工時應避免橋與橋,橋與路基相互干擾,及時做好交通組織轉換。
③本項目共有特大橋1 座,大橋4座,中橋10 座,涵洞、通道193 座,結構形式包括預制梁橋、連續箱梁橋、轉體T構等,其中預制梁橋包括T 梁、小箱梁、板梁橋,基樁以人工挖孔樁、沖擊鉆孔樁、回旋鉆孔樁為主,墩身包括圓柱墩、薄壁空心墩。
①鋼筋工程采用鋼筋加工場集中預制加工后運輸至現場的綁扎形式。
②鋼筋加工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加工。
③同一垂直斷面上焊接或綁扎鋼筋的數量不宜超過斷面鋼筋總數的25%,相鄰鋼筋焊接或綁扎接頭應分別錯開500mm 或1000mm。
④鋼筋采用焊接連接時要求焊縫飽滿,無焊渣,焊機電流適當;避免因較高電流造成的鋼筋燒傷;鋼筋采用冷接時,搭接長度為35d,同時兩接頭間距不小于1.3 倍搭接長度,且不得小于50cm。在一般作業允許的條件下不推薦采用綁扎接頭連接;同時要求綁扎接頭的鋼筋直徑不宜大于28mm,軸心受壓和偏心受壓構件其受壓鋼筋不得大于32mm;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不得采用綁扎接頭。
①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應快插慢拔,每次移動間距小于振動器作業半徑的1.5 倍(型號的8~9 倍,30 棒R=240 ~270mm、50 棒 R=400 ~450mm);同時保持與側模約100mm 的距離;同時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
②對于每一振動部位振搗標準,可通過觀察該部位表面起泡及浮漿進行判斷:表面出現浮漿、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現氣泡。
③振搗以插入式振搗為主,附著式振搗器予以配合;附著式振搗器通常作為輔助振搗,不得單獨使用。
④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保證其連續性,當遇不可控力而中斷時,要確保其中斷時間要小于上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時確?;炷翗嫾仓r間不得超過首批混凝土的終凝時間。
①人工挖孔樁。地下水影響較小時且施工點密集的山嶺區作業段時,其作業條件苛刻,空間狹窄;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困難,可采用人工挖孔方式進行成孔。通過人工風鉆鉆孔,雷管炸藥引爆后再配合卷揚機進行出渣,及時澆筑護壁再進入下一進尺循環的方式進行施工。
②回旋鉆孔、沖擊鉆孔。鉆孔灌注樁分陸上環境施工和水上環境施工兩種,水上環境施工時需搭設鉆孔平臺,再布置鉆機。采用回旋鉆、沖擊鉆成孔的樁基,現場需設置泥漿池,廢泥漿及鉆渣通過泥漿車運至指定地點處理。
③旋挖鉆孔。旋挖鉆施工時鉆機在就位時應重新測量、定位。該法在成孔過程中利用其鉆頭對泥土攪拌作用進行自然造漿,并根據實際需要對泥漿比重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孔壁的泥漿護壁。當作業土層粘結性較好時,可視情況采用干式或清水鉆機方法進行施工,此時無需泥漿護壁;當土層較松散并易坍塌時,或者有地下水較多,孔壁不穩定時,可采用靜態泥漿護壁方法進行施工,可在孔內進行造漿進行護壁。
④水下混凝土灌注。樁基成孔后清孔并檢查成孔質量,下放鋼筋籠和導管,再灌注樁基混凝土。鋼筋籠在鋼筋加工場集中用自動數控設備加工,采用長線胎架制作,分節轉運至孔位對接下放。為保證樁基成樁質量,在混凝土澆筑前應提前做好生產需求計劃,合理配置材料、機械、人工、備用設備材料等,安排足夠的混凝土運輸車,確保樁基混凝土灌注連續。
本項目承臺均采用常規施工工藝,形成干環境后破除樁頭并澆筑混凝土墊層,再綁扎鋼筋、安裝模板后進行承臺混凝土澆筑。中、小型承臺混凝土一次性澆筑,大型承臺采用分層澆筑。過程中及時采用相關溫差措施,防止因溫度變化較大而產生裂縫。具體施工方法選取,見下表所示。
本項目墩身包括柱式墩、薄壁空心墩。墩柱采用翻模法、爬模法施工。墩身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加工成半成品,現場綁扎;混凝土采用拌合站拌制,現場采用汽車泵泵送入模,對于高墩身采用地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墩身在混凝土澆筑完成最少24h 后,方可拆模。拆除模板后,應一布一膜包裹,并進行滴灌養護,養生期不少于7d。
墩身施工外觀質量和安全控制始終為重中之重,模板設計與安裝、混凝土配比與澆筑振搗、混凝土養生以及預埋件設置均需采取特殊設計和方法,綜合來保證墩身外觀質量;墩身施工高空作業時,施工腳手架、安全通道設置、模板安裝與拆除、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與養生均有較大的安全風險,需認真進行施工設計、合理布置臨時結構,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承臺施工方法選擇參考表
蓋梁采用抱箍、落地鋼管支架或在墩身上設置預埋牛腿進行施工。支撐支架安裝完成后,安裝底模,進行鋼筋綁扎、安裝側模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搭設支架,蓋梁底板支設在支架上。采用抱箍法施工時,墩柱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100%后方可進行,并采取夾墊土工布、橡膠板等有效保護措施,防止損傷混凝土表面。安裝時首先確定抱箍在墩柱上的標高及位置,然后將兩半圓抱箍通過高強螺栓固定于墩柱上。其安裝結構見圖1、圖2 所示。
①鋼抱箍在墩柱上固定好以后,進行牛腿的加固,并在牛腿上架設工字鋼或貝雷梁作縱向承力結構,然后在其上鋪設分配梁形成承力支撐架;踩踏鋼板及安全防護安設后,進行鋼筋綁扎及模板安裝,澆筑混凝土。

圖1 蓋梁施工流程圖

圖2 抱箍結構示意圖
②混凝土澆筑采用汽車泵或吊車吊斗入模。拆模后要及時進行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避免直接在混凝土表面澆水,以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造成混凝土體內外溫差過大而產生溫度裂縫,養生期以7d 為宜。
③蓋梁外觀質量控制是施工控制重點,模板設計與安裝、混凝土配比與澆筑振搗、混凝土養生以及預埋件設置均需采取特殊設計和方法,綜合來保證蓋梁外觀質量;蓋梁無論采用支架或抱箍法現澆,支架結構和模板體系必須經過專業設計和分析計算,確保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支架安裝完畢后必須進行預壓,預壓荷載不小于1.2倍的蓋梁自重荷載。
在橋梁施工過程中,必須針對橋型結構及現場情況通盤布局,合理規劃,科學安排;針對不同的地質情況和施工環境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無論是采用何種方法都必須做到理論上合理,經濟上可行,資源上節約,質量上合格。在裝配式施工時要充分考慮到預制場地的規劃及布置,以及施工現場的空間條件,合理配置資源,科學選擇機械,積極利用大數據系統對其進行優化;通過數據分析隨時掌握現場情況,精準科學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