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強 (含山龍亢置業(yè)有限公司,安徽 馬鞍山 238100)
建筑工程行業(yè)發(fā)展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融合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創(chuàng)新性的管理理念,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每個建筑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其本身是一項復雜性、技術性、管理性兼?zhèn)涞墓こ蹋鳝h(huán)節(jié)的緊密相連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結束。要求施工人員的技術符合標準,現場管理者對工程進行全面的管理,才能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縮短工期。故而,本次對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及管理進行研究,以期提高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市場競爭力。
本工程為某地住宅樓,地上共計16層,底下帶有一層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為22035m,地下室設計高度在3.6m ~4.6m 之間,首層為架空層。另外,該住宅樓的入口大堂設計高度為6.5m,2 樓及以上的設計高度為3m,屋面層高度設計為3.0m~9.3m,該住宅樓屋頂為坡屋面,如圖1 所示。

圖1 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2.1.1 樁承臺與底板施工
該地下室施工中存在單樁、多樁等較多的樁承臺類型,所有承裝臺厚度最低為1.3m,最高為2.0m,底板面標高設定值為- 4.60m,電梯基坑面標高設定- 6.10m。另外,本地下室工程承裝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板混凝土強度等級S10。
底板土方和樁承臺均是先進行機械開挖,隨后進行人工整平,當基坑土方挖至地下5.5m 之后,再進行底板和樁承臺施工。但是由于K3 和K5 棟地下有基巖和廢石塊,因此在對以上兩棟進行施工中使用了單頭巖石碎石機,碎石完成后再使用履帶挖掘機運出。不僅如此,該工程地下室主體樁位極多。所以,在對地下室工程進行開挖時需大面積通挖,隨后利用自卸車向施工現場以外運出。但是由于基坑中無法進入運泥車,故承臺和地板土開挖后就需要使用挖掘機進行土方轉運。
施工中水泥一旦出現水化熱現象后,就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及內部出現裂縫,故針對地下室底板及承臺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過程中可以考慮四種方法。
①使用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作為混凝土的膠合料。
②將適量粉煤灰摻入混凝土中減少水泥用量。
③將適量高效多功能防水劑摻入混凝土中,目的是能夠得到高效縮水、保塑增強以及延緩混凝土降溫的效果。
④使用自來水制拌混凝土:
第一,使用含水率在35%~40%的中砂,使用粒徑為5mm~25mm 的碎石;
第二,回沙比需要控制在1∶2~1∶2.5;
第三,混凝土塌落度保持在12cm~16cm 之間,且初凝時間保持在8h 以上。
每一個區(qū)段內的底板和承臺混凝土均需一次連續(xù)性振搗,每一個區(qū)域在進行混凝土運輸以及澆搗過程中,均配以2 臺混凝土汽車泵和吊塔,同時保證連續(xù)性施工,混凝土汽車泵的泵送速度需控制在30m/3h,各個區(qū)段承臺以及底板混凝土均需要達到600m,澆筑時間控制在12h,以此規(guī)避夜間施工對附近居民造成噪音污染。
2.1.2 新型防水材料施工
該項工程中的地下室底板選擇的是進口優(yōu)質膨潤土防水氈,從而確保地下室地板防水效果。該項材料本身具有高度的膨脹性,一旦遇水后可膨脹至原體積的15 倍。當其與地下室水接觸發(fā)生膨脹后會形成一層高密度的無縫漿狀防水膜,以此可高效預防地下水進入到地下室。另外,地下室的排水材料選擇安裝在地下室連續(xù)墻和內襯墻之間,以此達到地下室有效防水的效果。
2.2.1 斜面屋頂模板施工
屋頂周邊框架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才能對斜面屋頂模板進行施工,在實際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是分層架設方法搭設,對其上下立桿,中間使用木夾板進行密鋪,將其作為斜面屋頂模板安裝時的操作臺。在對龍骨安裝時需對大龍骨找平,且還需架設小龍骨,隨后再進行樓板模板鋪設,如圖2 所示。

圖2 斜面屋頂模板支撐示意圖
2.2.2 點陣法施工斜屋面混凝土
該工程施工現場艱難控制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斜屋頂混凝土施工,因為混凝土本身存在流動性,如若在施工中按照傳統(tǒng)施工法對板混凝土振搗則會導致混凝土向下流動,以此極大增加了施工難度。故而在對斜屋面混凝土施工中選擇了點陣法,從而有效降低了混凝土流失量,需要一次將混凝土卸到指定位置,避免出現混凝土多次傳送或運輸,進而有效減少混凝土離析現象發(fā)生率。為了達到上述要求,本施工在施工現場架設了專門輸送通道,并且嚴格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此次設定為2m 內。混凝土運送到位后對其進行初步整平隨后點陣,在此施工過程中需要尤為注意振動棒的垂直角度,應與模板面接觸和絕對垂直,促使模板輕微振動后保證砂漿落于模板面上,依照鋼筋間距設定振點密度,防止振動棒接觸鋼筋后發(fā)生位置移動。
2.2.3 英紅瓦施工
①施工放線
現澆屋面找平放線工作完成后就需確定屋面輪廓。首先彈出屋脊分中線,充分確保屋面平行或對稱,之后從屋檐開始向兩側測量,確定平行線后找尋第一片瓦的位置,之后在左右屋檐邊均量出屋脊中線長度以及平行線長度,誤差保持在5mm 以內。
②鋪設主瓦
現澆屋面和瓦片后進行鋪瓦施工,瓦片擺放位置需要與彈線對齊,從右向左,自上而下鋪設,可采用直線或交錯的方式接合瓦片。
③安裝配件
從檐瓦口開始進行配件安裝,屋面預留6cm 的位置,使用沖擊鉆鉆出深度為3cm 的孔塞木。從檐口的第一片檐口封開始,檐口瓦需要與上排主瓦完全頂齊,一直到檐口頂端,所有安裝完畢的檐口瓦必須形成一條直線。鋪設砂漿時確保飽滿臥實,將鋼釘穿至檐口瓦空中牢固木枋。從斜脊封頭位置進行斜脊安裝,隨后使用脊瓦鋪設到正屋脊位置,采用大頭封貫穿于兩邊屋脊,脊瓦鋪設到末端位置,之后采用小封頭收口,利用水泥砂漿臥實釘子達到固定的目的。
①詳細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具體施工方案,對施工方案進行反復核查,一旦出現問題及時上報。
②仔細識別和確認關鍵施工環(huán)節(jié),嚴格按照三標管理體系制定各施工程序文件,以此指導具體施工。
③針對重大技術問題召開專家論證會,同時合理創(chuàng)新。
④強化對施工現場人員和設備的管理,確保施工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經過上述有效的施工現場管理,促使該項工程順利竣工,獲取了相關部門和業(yè)主的一致好評。
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控中需要深度貫徹“節(jié)約增產、安全生產以及質量第一”的領導方針,采用先進技術,秉承著科學方法和態(tài)度進行技術管理。另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更需要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消耗,提升工作質量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