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人類表情達意、書寫、交流的工具。從西方索緒爾發起的語言學革命開始,語言就擁有自己的一套獨立的體系,語言與思的關系再也不是傳統的思維決定語言,反而是它決定著思維的邊界。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除去語言內部演變的規律因素,它也常常受到外力影響而發生不合理的演變,如語言污染。本文將用以第三帝國和現代大眾媒體為例,從??碌臋嗔υ捳Z理論角度去分析語言污染何以形成,何以規訓著人的思維。
關鍵詞:語言 語言污染 環形監獄 權力話語
語言是人類描述事物,與人交流的工具和手段,是人類社會獨有的一套符號系統。西方傳統語言觀認為,語言是意義的載體,人的思維在先,語言在后,思維決定著語言?,F代西方語言學的革命從索緒爾開始,他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提出語言是一個系統,離清了“言語”和“語言”的概念,指出“語言”是社會的、純心理的,“言語”是個人的、心理的和物理的,這種區分打破了傳統意義上把語言看作純一系統的框架。索緒爾的語言理論顛覆了傳統的語言觀念,在他之后,西方人就開始把語言當作互相聯系、相互制約的各要素構成的整體來研究,強調語言學研究的對象應該是語言本身,其理論也標志著結構主義語言學的開端,影響到文學、美學、哲學等學科,而且還帶來了涉及整個人文學科的語言學轉向,哲學家開始用“語言”取代對“思維”“意識”“經驗”等相關問題的思考,分析哲學認為世界是由語言決定的世界,語言決定了人們思維的邊界。歐陸哲學中的德國解釋學則直接將語言和存在聯系起來,認為人的本質和語言的本質相連,語言是人的存在狀態。
誠然,語言再也不是孤立的工具系統,它背后代表著人和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狀態。反觀現如今社會,語言污染的現象屢見不鮮,語言污染現象是語言領域常常出現的問題,它指的是對語言文字的不合理運用,破壞常用的語用規則和規范。這種現象常常出現在大眾媒體上,表現為社交媒體上怪異化的文字符號,這些文字大多數是繁體字和簡體字偏旁部首的隨意貼合;還表現為語言的暴力化,飯圈(即粉絲群體)常常出現粉絲為自己的偶像吵架的現象,在網上統稱為“撕逼”,后在現實生活中,若有人為某事持不同意見爭論,人們都會統稱為“撕逼”。語言污染還表現為語言的萌化,如疫情期間,因為冠狀病毒在顯微鏡下的照片呈粉色,很多人在網絡上把新冠病毒成為“小粉”,武漢雷神山醫院在修建的時候,很多人在網上把挖土機、叉車建筑工具擬人化,稱為“阿叉”和“阿機”,并對其進行加油和打氣,而忽視建設雷神山醫院的建筑工人的付出。病毒和建筑工具的擬人化話語,并非正規的語言描述,更談不上文學上的修辭手法,這層話語表現了話語使用者對自然科學真相的無視,對人的力量的忽視,以及簡化一切的思維習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納粹的統治下語言污染也極其嚴重,學者維克多·克萊普勒在《第三帝國的語言》一書中集中總結了希特勒領導的第三帝國是如何通過語言操縱人民,發動了整個20世紀最為惡名昭著的戰爭。在他的記述之中,希特勒集團對當時德國語言進行改造。他們的策略之一是調整整個國家語言使用中特定詞匯的頻率與搭配,例如,第三帝國對“歷史性地”這個詞進行了無度的濫用。這類詞匯的反復轟炸旨在時時刻刻提醒國民,納粹始終攀登著歷史的高峰,以此粗暴論證自身的合法性。他們還改變了詞語本來的意思,例如,第三帝國改變了“狂熱”和“狂熱主義”的本來意義,讓它們和“英雄”與“道德”產生聯系,讓人相信一個狂熱分子是一位有道德的英雄,沒有狂熱的激情,就無法成為英雄。除此之外,希特勒還將語言的形式大幅修改為適合于口語宣教和激情演講的形式,在希特勒那里,書面語和口頭語的差別似乎消失了,所有的文章幾乎都是用演講稿的形式寫就的。
語言污染是語言演變的一種形式,語言的演變除了內部演化的因素以外,還有外部因素,納粹統治和大眾媒體對語言造成的污染,就是在福柯筆下滲透到毛細血管權力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發生的。因此從第三帝國到現代社會,??碌臋嗔υ捳Z理論都能很好地解釋語言污染現象何以形成。
??碌臋嗔τ^是尼采式的積極的權力觀,他質疑我們傳統所認知的司法權力的模式,他認為權力不是壓制性的,而是生產性的,它不是壓抑著什么而是不停地造就著什么。??伦顬橹囊庀笫沁吳叩沫h形監獄,他將環形監獄的運作機制和權力機制視作規訓社會的一個縮影,這種監視權力是持續的、自動的、長久的。它利用建筑形式自動發揮作用,而且是非個性化的,它是依據光線、目光和身體的關系進行配置和安排的。環形監獄這種全景敞視權力是社會上常見的權力機制,它不同于君主式的否定式權力,而是通過“觀察”和“監督”以及“生產”來規訓社會。福柯的權力理論涉及話語層面,其對話語的譜系分析表明,一個陳述只要是關于某一客體的,并能據其真實性進行判斷,就能進入話語;一旦進入話語,它就促進了那個呼吁的傳播,擴大了話語和陳述的領域,生產出合法的或者非法的知識。而在這之中有一種權力在運作,正是這種權力使得陳述成為可能,也正是這種權力構建生產“真理”的知識系統,賦予“客體”價值與意義?!霸捳Z和其相關學科具有行使權力的功能,在現代社會中,他們是傳遞權力的驛站,是分配權力的效果的工具,是控制身體和行為的武器?!盿
在第三帝國時期,希特勒集團用他們的極權編織出了一套“戰時語言”,并使其德國漫開。在《第三帝國的語言》中,維克多·克萊普勒看來,“納粹最大的影響力不是來源于一個個演講,也不是通過大量的傳單或者旗幟實現的,不是任何人必須有意識地思考或者有意識感受才能吸納的東西接收的信息,納粹主義是通過一句句話語、那些常用語、那些句型潛入眾人的肉體和血液之中的?!眀希特勒集團就是通過篡改詞語本意、濫用詞語,錯用詞語,并且不斷重復這一套話語去控制大眾,他使這套話語常規化和系統化地出現在媒體上。漸漸地,納粹非人道的、顛倒黑白的語言就成為合理的陳述替代原來的話語體系并進入到正常的話語體系之中,成為隱性的權力。大眾在這樣的環境下就如同進入一個環形監獄,這套戰時語言籠罩著每個人,納粹無須監視大眾的行為和話語,他只要不斷傳播這套話語就能將自己的惡行合理化、浪漫化,并且規訓大眾。斯通納在《語言與沉默》中就舉了戰時作家的例子,那個時候大多數作家選擇了流亡,他們清楚地知道德語在發生著什么,只有離開才能捍衛德語。而那些留下來的德國作家無法躲避語言污染的命運,他們有些成為“雅利安文化”官方的走狗。有的到最后喪失了清晰的表達能力。
在我們這個時代,大眾媒體營造的世界就是福柯筆下的環形監獄??萍几锩?,電視網絡的發明讓我們認同其“科學性“和“進步性”,大眾在使用它們時,其實也是被他們生產出來的話語塑造著。在今天,大眾媒體上生產出來的話語會不斷告訴你,什么是流行,什么是美麗,流行是擁有某一款包,美麗是擁有某個品牌的口紅……這就使得人對物的消費等同于個體價值,這樣的一套語言是資本主義與大眾媒體的合謀,當我們認同其合理性并且在被社交媒體、電視廣告、生產的語言包圍時,人們似乎就進入了福柯的環形監獄中。其次,它生產的語言也對個體進行了無形的控制,比如,那些不懂網絡熱詞的人會被認為是“過時的人”,這時候話語則帶有隱性的權力,不在這個話語之內的人就會被排斥,個體需要融入集體就要學會這樣一套語言,而當個體進入這套語言體系中,當然也會作為傳播話語的一個傳播源,去加強這套話語的影響,形成一套權力話語去控制我們的身體和行為。當今的語言污染現象就從這套大眾媒體的話語權力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語言不僅是簡單的、單一的,還是粗糙和暴力的。因此,文學語言在大眾媒體這套語言體系之下漸漸式微,大眾媒體的語言和文學語言是疏離的,甚至在大眾眼中,文學語言是在此語言體系之外的,不被需要的。
從納粹極權下的第三帝國語言污染,到現代社會大眾媒體下的語言污染,第三帝國的極權和大眾媒體的合理性都在不斷生產出一套語言,大眾都受制于并使用這套話語體系,不斷重塑其正規性使其合理化制度化,隨之而來的便是人的思維的改變,人存在的世界的改變,我們無法逃脫??鹿P下的權力所構建的話語的世界,如同身處環形監獄,不斷被體系化的話語所監視與規訓,但保持清醒保持質疑,規避使用不合理的語言卻是個體可以做出的努力,“二戰”時期,納粹分子極力挽留托馬斯·曼,希望他對帝國主義文化帶來榮耀和光彩,托馬斯·曼本可以留下,但是他拒絕了,他覺得只有流亡才能使得德語逃過毀滅這一劫。離開德國的時候,波恩大學取消了他的榮譽博士學位,在致波恩大學的公開信中,他說道:“語言是一個巨大的秘密,維護一種語言及其純潔性的責任,是一種帶有象征性的精神責任,這種責任不僅僅有一種美學上意義,也有對于語言的責任,從本質上說就是對人類的責任……”c
a 趙一凡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頁。
b 維克多·克萊普勒:《第三帝國的語言:一個語文學者的筆記》,印芝紅譯,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7頁。
c 〔美〕喬治·斯坦納:《語言與沉默:論語言、文學與非人道》,李小均譯,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17頁。
參考文獻:
[1]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高明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2] ???知識考古學[M].謝強,馬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3] ???規訓與懲罰[M].劉北城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4] 趙一凡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5] 維克多·克萊普勒.第三帝國的語言:一個語文學者的筆記[M].印芝紅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6] 喬治·斯坦納.語言與沉默:論語言、文學與非人道[M].李小均譯.上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作 者: 陳穎,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文論與文學批評。
編 輯: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