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
我國市場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與轉型的過程中,并逐漸形成的“新常態”結構,尤其是消費金融方面更是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實現了創新發展。以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為代表的小額消費信貸業務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費渠道,受到了市場的歡迎,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而消費金融創新同時也能夠反作用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影響其消費行為以及消費習慣的形成,本文主要對消費金融創新發展現狀及其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進行分析。
消費金融發展現狀
所謂的消費金融其實就是指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的消費方式,其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支付、借貸等多種金融服務,當前我國消費金融領域中主要包括理財、第三方支付以及互聯網貸款業務。如果從狹義層面上進行分析,消費金融其實更多的指為了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而產生的一種互聯網貸款。我國的消費金融最開始出現于2013年前后,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當時的網絡中出現了一些網絡借貸以及小額貸款服務,以滿足社會各階層消費者的消費或貸款需求。隨著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消費金融逐漸延伸到電商領域中,京東率先在2014年推出了白條服務,消費者能夠利用白條進行消費,同時享受分期付款以及免息借貸服務。之后阿里巴巴在2015年推出了螞蟻花唄,并主要作用于淘寶、天貓消費用戶中,極大地刺激了消費市場的發展。花唄的主要用戶為個人消費者,與電商共同發展,并于2016年正式掛牌,花唄的用戶能夠享受“先消費后付款”的用戶服務,滿足了很多用戶的消費需求。
新型消費金融特點
1.消費環境多樣化
新型消費金融以互聯網為依托,因此消費環境更加多樣,消費者不僅能夠在線下消費中享受相關服務,同時還能夠在線上的電子商務中使用消費金融。尤其是在線上交易中,各大數據征信公司以及網上銷售平臺都已經搭建完成,相應的消費金融產品已經成為消費者消費的首選方法。經過相關數據的調查能夠發現,從2007年到現在,我國居民在購房、購車以及信用卡等消費貸款方面的需求逐漸增加,直到2019年,居民的短期貸款占比明顯增加,進而促生了很多創新性的金融消費服務。
2.支付模式與對象多樣化
消費金融在消費市場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了創新發展,其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與第三方支付平臺達成了合作,并通過平臺開展貸款業務,這樣就能夠提高自身的資金流動率。對于消費者來說,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為其消費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同時也改變了消費者的付款習慣與方式,從之前的現金支付轉變為在線轉賬,電商平臺中的商家也可以使用花唄進行付款,提高資金的轉化率。
對消費環節的影響
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是復雜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體現,其中包含了多個消費環節,消費者首先產生消費需求并根據自己的需求采取行動,之后就是根據需求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消費經驗與信息,并進行信息處理之后形成一個自己的購買前評價。經過購買前評價之后,消費者將會對特定產品或服務產生購買意向,并推動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當消費者完成消費行為之后,還將根據產品或者服務的使用體驗進行消費之后的評估,針對其中存在問題的消費行為進行退換或者要求賠償。以上就是消費者消費行為的不同階段,而消費金融創新將對每個消費環節都產生一定的影響。
首先,針對消費者的需求認知階段,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消費者將會出現更強烈的消費欲望,并出現出更加自我的需求行為,消費行為逐漸轉變成為個性消費、便利消費行為。除此之外,網絡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將會加劇消費行為的分散性,同時還能夠提高產品的曝光度,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夠得到豐富的消費信息,這些消費信息都會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總的來說,該階段的消費行為體現出超前性與可誘導性的特點。其次就是信息搜集階段,由于網絡消費信息的傳播效率較高,消費者能夠通過網絡較快地獲取足夠多的消費信息,進而提高信息的準確性。而在購買前評價階段,通過網絡消費評價的收集,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多的評價標準,但是由于網絡評價的真實性不足,因此影響消費者行為的主要因素為產品的價格與品牌影響力。商品購買過程將會對消費者行為造成極大的影響,其中包含了支付方式的便捷度、運送方式的多樣性等,越是自由且豐富的購買過程越能夠促進購買行為的差異化發展。最后對于購買后的評價階段來說,該階段更應該引起商家的重視,消費者的使用評價將會影響其他購買者的行為,但是考慮到在線評論的有效性與可靠性問題,在線評論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將會隨著時間增加而逐漸減小。
提高消費效率
消費金融創新模式的出現極大地完善了我國傳統金融服務,尤其是在信息時代,數據分析技術以及智能化技術為消費金融創新發展提供了動力與發展空間。消費金融創新發展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服務與產品,滿足消費者的自由選擇需求,再加上我國物流行業與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物聯網的完善為消費行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人們使用手機與網絡就能夠快速完成消費行為,有效提高了消費的效率。
改變消費理念
網絡金融以及消費金融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費選擇,同時也為其展示了豐富的消費服務與產品,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促進了消費者消費多樣化與個性化發展。網絡信息增加了服務與產品的曝光度,同時也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消費者從生活需求消費轉變成了個性化需求滿足,從需求支配消費理念轉變為超前消費理念,直接打破了傳統收入決定消費的觀念。除此之外,很多網絡理財平臺與信貸平臺同時也在弱化金錢的概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行為,促進了消費頻率的增長。
實現用戶精準定位
在未來的消費金融創新發展中,各平臺與機構應該實現對用戶的精準定位,這樣才能夠實現自己產品服務的有效輸出。金融機構應該明確消費金融創新對消費者行為的不同影響,并將工作重點放在個性化產品服務的輸出上。當前我國很多金融機構依舊使用粗放式的客戶管理模式,無法實現對用戶的精細化管理,同樣也忽略了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在未來的消費金融創新發展中,各機構應該加強對客戶的精細化分層管理,根據客戶的不同金融需求、消費習慣等制定出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方案,比如住房類、教育類等產品,同時進一步簡化消費金融的審批流程,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
加強金融風險管理
一方面,消費金融創新能夠提高消費效率,同時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但另一方面,消費金融創新同樣存在較大的金融風險。因此,各機構應該加強金融風險管理,形成內外共治的格局,有效降低金融風險。首先,外控方面應該不斷完善相關政策與條例,進一步明確金融風險監管的主體,把控金融機構準入門檻,規范化金融服務行為,同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信息披露機制,保障消費者的基本權益。其次,還應該加強各體系之間的互動關系,共同打造功能更加完善的征信體系,這樣才能夠保障消費金融的信用,進而保障金融企業的權益。最后,內控主要要求金融公司能夠加強對自身經營的管控,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把握金融市場的實際發展動向,防止出現泡沫風險,提升從業人員職業素養,降低企業經營的金融風險。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費金融創新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就,而消費金融創新發展同時也對消費者行為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不僅提高了消費效率,同時還概念了傳統的消費理念,實現了個性化、定制化的消費服務,因此,各機構應該實現用戶的精準定位,同時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促進消費金融創新發展。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參考文獻:
[1]陳葦.消費金融創新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研究[J].商訊,2021(2).
[2]吳松遙,宋秀峰.互聯網金融創新對消費行為產生的影響分析[J].質量與市場,2020(11).
[3]汪雨欣. 互聯網金融創新對大學生消費行為影響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9.
[4]孫一凡.消費金融創新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以“花唄”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9(34).
[5]趙明元,陸志平.消費者行為對金融新產品創新度影響實證研究[J].昆明學院學報,2016(2).
[6]劉文楠. 金融創新下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D].中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