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玲 靳榮利

摘? 要:理實一體化教學巧妙的處理了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已發展成為了職業教學的特色。互聯網+能夠突破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存在的局限性,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實現理論理實一體化教學的突破方法。互聯網+理實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需要五個階段的改革,即:課程結構項目化、教學內容類型化、教學實施結構化、教學過程數據化、教學評價即時化,逐步改進理實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integrative teaching skillfully hand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and has become the characteristic of vocational teaching. Internet+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and realize the breakthrough method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power. The cours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internet+needs five stages of reform, namely, project-based course structure, typolarized teaching content, structure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data-oriented teaching process, and real-time teaching evaluation, 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cours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net+;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ality; teaching mode
“三教”改革是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其中教法改革是“三教”改革的核心[1]。教法解決職業教育課程怎么教的問題,旨在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職業能力。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內涵發展的新時期,高職教育的課程模式經歷了從理論與實踐并行的課程到理論服務于實踐的課程,再到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課程。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正處于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階段,必須正視現階段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面臨的困境,探索基于互聯網+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1? 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困境
職業教育專業課程的功能是傳授知識和技能,培養適應社會工作崗位的能力。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探索和實踐,行動導向的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并逐步形成了與其相適應的理實一體化課程開發和教學模式[2]。理實一體化能夠架起教學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讓理論融入實踐,用實踐來反饋理論,但是教學實踐中發現,組織理實一體化課程存在一些實際的困難。
1.1? 教學場景難打造
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強調以項目化的工作任務為主線,在工作場景中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的方式完成理實融通。完成一個項目化的任務需要與之配套的教學場景,如專業化的設備、儀器、工具和特定的情境。這樣的教學場景因價格昂貴、體積巨大或情境再現困難等原因在實訓室、實驗室等校內實踐教學場所中難以打造。因為場景因素的制約,只有部分課程或者課程的部分內容能夠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實施范圍受限,廣度上打了折扣。
1.2? 教學實施受局限
教學實施受教學時間和場所的限制,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方開展教學。課堂教學重點解決方法問題,即如何做的問題,往往解決不了熟練度的問題。熟練的掌握一項業務或技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練習之上,學生課后脫離教學場所,無法進行額外的練習。因教學時空的限制,學生缺少足夠的學習機會用于鞏固提升,理實一體化教學容易停留在淺嘗輒止的層面,深度上打了折扣。
1.3? 教學過程難監控
理實一體化注重知識的應用,強調學習主體在實踐體驗中展開反思性學習。然而,在學生學習能動性普遍不高的學情下,教師缺乏有效的工具去監控整個教學過程,做不到有理有據有針對性地監督學生的學習情況,部分學生放松了對學習的要求,效果上打了折扣。
1.4? 教學反饋不及時
師生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互動的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參與度。即時的反饋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活動中存在數據難收集、打分匯總難、評價展示難等問題。以匿名互評為例,本身是同伴互學互評的好方法,但實施過程中,隨機分發和成績匯總耗時低效,導致實用性差。提問、討論、展示等教學活動缺乏即時反饋,造成一種做完就可以了的印象,浪費了及時糾錯的反饋學習機會,無法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上打了折扣。
2? 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的突破路徑
面對理實一體化教學存在的困境,互聯網+為理實一體化教學創造信息技術條件,從教學場景、教學組織、數據監控、教學評價等方面提供突破口。
2.1? 構建虛擬化的教學場景
不少課程因為難以創設工作場景或者存在工作場景中存在危險性等原因,導致不能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借助虛擬現實技術能夠避開實訓場地各種因素的局限,打造各種虛實結合的教學場景,還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從而擴大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領域。因為是虛擬仿真場景,實踐中不存在安全性問題,甚至不一定需要教師現場指導,尤其適合遠程在線教學,教學靈活性大大提高。
2.2? 采用平臺化的移動教學
在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互聯網+理實一體化課程能夠實現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為課外學習創造了條件。學習活動從課堂拓展到了課外,學生通過終端設備,便捷地完成課前自主性學習和課后鞏固提升。期間遇到問題可隨時與老師或同學互動交流,拓展了課堂教學容量。教學活動突破教學時空限制的同時,惠及到了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他們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進行查漏補缺或能力拓展,增強了教學活動的彈性。
2.3? 運用可視化的數據監控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大數據的應用和普及,教學的整個過程、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完成的學習過程等數據被完整的記錄和存儲[3]。互聯網+便捷的數據捕捉功能能夠將教師的教學資源、任務發布、活動組織、在線指導、師生互動等情況自動記錄下來,為教師查看教學效果進行教學反思提供事實依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效果、學習特征均能依據量化呈現,形成學習軌跡報告,學生能夠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教師也能夠據此進行因材施教。
2.4? 引入智能化的教學評價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不能夠及時反饋導致學習過程無法形成有效閉環。以互聯網+為基礎的自動評分是實現即時評價的有效方式。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化評價系統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功能整合,將各種教學資源整合到同一個課程教學平臺;二是自動評價,根據教學活動和結果成效自動打分;三是即時展示,能夠將教學評價結果的各項數據實時展示給師生,立即出現的反饋會讓學生或是興奮或是遺憾,激發他們由結果去反思過程,實現學習過程的復盤。班級同學之間分數的高低,激發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形成良好的競技氛圍。
3? 基于互聯網+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實踐
《集裝箱碼頭業務操作》是港口與航運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主要教授泊位計劃、堆場計劃、配載計劃、閘口操作等崗位的業務操作技能。碼頭高效率運作是以多個崗位協作配合為基礎的,因此碼頭業務具有情境性、系統性、復雜性等特點,這也是本課程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3.1? 課程結構項目化
理實一體化課程是在職業崗位工作能力的基礎上,按職業活動規律將知識和技能重新整合的一種教學形式[4]。理實一體化課程要以實際學情為基礎,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職業崗位工作內容為核心,以職業活動規律為路徑,開展項目化的課程結構改造。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高度分工的背景下,任何崗位都不是孤立的,職業教育課程在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同時,也應注重培養學生以全局觀、大局觀和系統思維的能力。在課程項目化改造過程中把握以下幾個原則:(1)全局性。全局性原則要求各項目在設定的時候,處理好各項目之間的關系,項目與課程目標的關系。(2)獨立性。獨立性原則要求每個項目都是獨立的,項目與項目之間是有邊界的。(3)進階性。進階性原則要求項目設置上根據課程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合理序化,既考慮到業務發生和發展的先后順序,也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4)可評價。每個項目都能夠運用一定維度的量化指標進行打分。部分實際工作任務可以直接用于教學,也有些任務因為對設備操作要求高、業務復雜、業務發生的需要特定條件等原因,往往不能直接用于教學,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情和工作任務要求以及現有教學環境,對崗位工作任務進行二次加工,打造成適合教學環境的學習型工作任務。
3.2? 教學內容類型化
基于項目化的工作任務確定以后,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完成該任務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學者徐國慶按照對情境的依賴程度將理論知識分為情境獨立性理論知識和情境依賴性理論知識。前者指純粹的理論知識,它要求學習者脫離具體情境來進行學習以獲得純粹的概念;后者則要求學習者結合具體情境來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夠真正掌握[5]。技能是在完成學習型任務的實踐過程中獲得的,根據技能訓練的條件可分為情境獨立性技能和情境依賴型技能。情境獨立性技能是去情境化的,跟環境關聯度弱。情境依賴性技能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呈現和習得。
3.3? 教學實施結構化
情境獨立性的理論只是以微課的形式制作學習資源發布在課程平臺上,課前讓學生通過微課、測試、課前任務等形式完成自主學習。情境依賴性理論和實踐是理實一體的主要內容,將理論和實踐進行充分的融合,宜放在課中,通過教師演示、模仿訓練等形式完成學習。情境獨立性的實踐部分一般指關鍵的技能點。這些技能點需要足夠的訓練量才能達到熟練的程度,需要在課后進行專項練習。
以裝船部分為例,集裝箱裝船是將集港的集裝箱放在船上,事先需要根據配載的原則和方法完成裝船配載計劃、根據碼頭機械和配載情況制作裝船計劃。配載計劃的好壞直接影響航運安全和裝卸船作業效率,因此是本部分的重難點。配載需要用到的船舶結構知識、船箱位知識以及配載原則知識屬于獨立情境性知識,做成微課讓學生課前自學,并通過測試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課中如何配載、形成配載計劃,以及驗證配載計劃的是理論知識具體應用的過程是核心部分,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完成。課后,學生自主探究特殊箱的配載計劃的編制方法,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3.4? 教學過程數據化
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數據,比如討論、搶答、提問、測試、任務等環節,涉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知識內化、技能訓練等方面的數據。這些數據一方面是學生學習參與度、學習效果的反饋,另一方面是教師進行個性化輔導和教學反思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教學效果評價的重要依據。基于互聯網+的教學過程中,這些數據不僅能夠被采集,還能實現自動統計分析,生成學習反饋報告,供師生評估教學活動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3.5? 教學評價即時化
采用一體化課程教學平臺,通過在線測試和虛擬仿真系統的自動監控評分指標形成自動即時評價,解決評價的時效問題。課程考核采取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其中,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分別占比60%和40%。過程性考核主要是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項目完成情況,包括知識考核(方案設計)、技能考核(方案實施)和素質考核(德育表現)。終結性考核主要是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成果考核,考核內容為進出口業務全程作業優化方案設計與實施,綜合評價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
4? 總? 結
“互聯網+”技術和教學平臺可以解決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問題,理實一體化解決了理論和實踐的融合問題,借助虛擬仿真平臺可以解決線上實訓和線下實訓的銜接問題,三者的結合是專業特色的體驗。基于互聯網+的理實教學在實施過程中要聚焦以下三個要點:(1)以學生為中心。隨著招生方式的多樣化,不同生源的差異性與學生個體差異性的疊加效應,使得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愈發突出。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的不同,要求以往的教學方式需要做出改變以適應新時期新特點的學習者。課程內容緊隨企業實踐,通過學用一體來增強課程的實用價值,激發學習者動機。(2)以素質為內核。專業技能決定了學生能走多快,綜合素質決定了學生能走多遠,儼然成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3)以結果為導向。學習結果不僅是課程考核的依據,也是學習目標是否達成的反饋,更是后續教學開展的學情基礎。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中,學習成果是可展示可評價的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在靈活的學習方式下,引導學生關注學習結果,力爭教學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 王仁田,梁建超,林清輝. “理虛實一體化”教學的創新與實踐——以中職建筑專業為例[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45-48.
[2] 王素霞,郭瑞蓮. 基于“模擬工作環境”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及教材建設[J]. 職業技術教育,2016,37(23):26-29.
[3] 安鑫,楊亞芹. “互聯網+教育”:內涵、趨勢與推進機制[J]. 中國成人教育,2017(3):31-32.
[4] 吳珊珊,胡國兵,徐堅. 高職理實一體化專業課程混合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 職教論壇,2018(5):52-58.
[5] 史文晴,匡瑛. 知識論視角下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教材的內容設計[J]. 教育與職業,2020(9):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