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玨,陳 靜,王 釗
(靖江市人民醫院病理科 江蘇 靖江 214500)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惡性程度高、侵襲性強、預后差,死亡率僅次于乳腺癌[1]。近年來,腫瘤標志物在診斷惡性腫瘤及預測其預后的應用價值越來越引起重視。基于此,本研究探討UBE2T(泛素結合酶E2T)、FANCD2(范科尼貧血互補群D2)、USP1(泛素特異肽酶1)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以及臨床意義。
選取2015 年1 月—2018 年1 月期間于我院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的40 例宮頸鱗癌患者、120 例CIN 患者(低度病變、高度病變各60 例)、40 例正常宮頸的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
符合以下標準的宮頸鱗癌細胞癌患者納入本次研究:(1)病理學確診為宮頸鱗狀細胞癌的初診患者;(2)未經過放療和化療治療;(3)首次手術為經腹宮頸癌根治術;(4)臨床資料完整。
符合以下標準的CIN 患者納入本次研究:(1)初始病交為LSIL 和HSIL 病變,即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1,CIN 2 或CIN 3);(2)接受宮頸錐切手術;(3)臨床資料完整。
符合以下標準的患者納入本次研究作為對照:(1)因子宮多發肌瘤或子宮脫垂行子宮全切術的患者;(2)術前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陰性,并且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正常;(3)臨床資料完整。
相關操作均獲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既往宮頸有贅生物史、有免疫缺陷型疾病。三組患者的年齡無統計學差異(P>0.05)。
將取得的宮頸正常組織、CIN 低度病變、CIN 高度病變以及宮頸癌患者宮頸組織經10%中性福爾馬林浸泡后采用石蠟包埋,制作切片,厚度為4 μm。烤干后對相應的切片編號,選擇相應的試劑盒行免疫組化染色,本實驗所用標本均收集來自本院病理科病理檢查標本,進行HE 染色和SP 染色實驗。檢測UBE2T、FANCD2、USP1 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
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CDK8、Ki-67、P53 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以P<0.05 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正常宮頸組織幾乎無FANCD2 陽性細胞,CIN 低度病變中有散在陽性細胞表達,CIN 高度病變較正常宮頸組織陽性細胞增多,而宮頸癌組織中明顯加深(見圖1 所示)。CIN 低度病變的FANCD2 與正常宮頸組織無統計學差異(P>0.05)。CIN 高度病變的FANCD2 高于正常宮頸組織,宮頸癌組織FANCD2 高于CIN 高度病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圖1 FANCD2 免疫組化情況
a,b,c,d 分別是FANCD2 陽性細胞在宮頸癌組,宮頸高級別上皮內瘤樣病變、宮頸低級別上皮內瘤變、正常宮頸組織表達情況。
UBE2T、FANCD2、USP1 在宮頸癌組中的表達高于CIN 高級病變組,CIN 高級病變組的UBE2T、FANCD2、USP1 表達高于正常宮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者在正常宮頸與CIN 低度病變中的表達以及CIN 低度病變組與高度病變組的表達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UBE2T、FANCD2、USP1 在各宮頸組織中的表達情況
FANCD2 在宮頸癌中的表達與HPV 感染有關,UBE2T與細胞分化、HPV 感染有關,USP1 與臨床分期、HPV 感染有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UBE2T、FANCD2、USP1 與宮頸癌臨床病理參數的相關性[n(%)]
相關性分析顯示,宮頸癌組織中的FANCD2 與UBE2T呈正相關(r=0.522,P=0.001),與USP1 呈正相關(r=9.143,P=0.004),USP1 與UBE2T 呈正相關(r=7.298,P=0.001)。
宮頸癌早期階段幾乎無癥狀,而到了中晚期可以通過常規篩查或是盆腔檢查來進行確診,比較簡單,患者的臨床表現大部分是陰道大出血[2]。早期發現宮頸癌,臨床上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和同步放化療來達到臨床上的治愈,而發展到中晚期,則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不好,也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夠對對宮頸癌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的改善作用。近年來,一直在尋找特異度和敏感度較高的宮頸癌分子標志物,這樣才能夠對宮頸癌早期診斷有更好的幫助,進而提高宮頸癌的治療效率[3]。
FANCD2 基因在宮頸癌復發轉移中的作用和機制被多項研究證實[4],有研究認為FANCD2 去泛素化障礙同樣可以使FA 通路失活,導致DNA 鏈間得不到修復,從而誘導宮頸癌的復發和轉移;UBE2T 是泛素偶聯酶之一,新近被發現,在很多腫瘤中常見,正常情況下,其在ATP 條件下能夠結合酶E2 的產生發生促進作用,并介導蛋白質物質導致相應底物分子的降解,一旦功能改變,就會破壞上述酶的編碼,從而導致惡性腫瘤的發生;泛素特異肽酶1(USP1)是一種泛素特異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它連同其輔助因子UAF1 共同介導FANCD2 的去泛素化。FANCD2 的去泛素化對于維持FA 通路的正常功能同樣重要[5]。本次研究探討UBE2T、FANCD2、USP1 在宮頸癌中的表達情況,并分析其發生機制是有著重要價值的。研究結果發現,隨著病情嚴重程度的增加,UBE2T、FANCD2、USP1 的陽性表達率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相關性分析顯示,宮頸癌組織中的FANCD2 與UBE2T,USP1 呈正相關,USP1 與UBE2T 呈正相關(P<0.05)。
綜上所示,宮頸癌患者的UBE2T、FANCD2、USP1 表達率較高,三者均有助于預測宮頸病變,且在宮頸癌的發生過程中可能存在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