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龍豫,王春霞
(博州人民醫院 新疆 博樂 833400)
手術室在醫院中是非常重要的科室,是醫院對患者實行診斷、檢查以及手術治療的重要場地。手術室護理工作是一種無菌要求嚴格、實踐性強、風險高以及技術性高的專業性工作,其技術操作具有繁瑣性和多樣性。在外科教學中,手術室護理實訓教學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同時其也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以及配合學生動手能力的重點所在。對于大多數醫學院校,其外科實驗基地相對分散,設備不夠完善,再加上護理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其在臨床實習之后并不能及時適應手術室的相關護理工作[1-2]。但是多年以來,手術室中實行的護理實訓教學方式通常都是實行片段教學,也就是老師以片段角色扮演的形式開展教學,護生只是對老師的動作進行單一模仿并且在實驗室中進行練習,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通常體現為動手操作能力差、適應時間長以及無菌觀念淡薄等,再加上缺少對手術室工作程序的認識和了解造成工作能力降低。為了能夠有效改變這一現狀,在手術室護理教學的過程中實行情境教學,能夠獲得非常顯著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探討手術室護理實訓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62 例護理實習生開展研究,時間為2018年10 月—2019 年12 月,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各31 例。參照組男、女護理實習生各4 例和27 例;平均年齡為(21.20±2.36)歲,觀察組男、女護理實習生各5 例和26 例;平均年齡為(21.15±2.16)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參照組
本組實行常規護理實訓教學。主要是實行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學內容則按照教學順序和教學要求進行講解。
1.2.2 觀察組
本組實行情境教學法教學。(1)明確實訓目標。了解手術室環境,掌握洗手護士、巡回護士的基本操作以及工作流程,培養其合作精神以及團隊意識。(2)設計實訓流程。準備工作:工作準備主要包括戴口罩、更換洗手衣、帶帽子、外科刷手、擺放手術體位、創建無菌器械臺、創建無菌手術區域以及術后整理等;工作流程:巡回護士:對手術患者進行準備迎接、創建靜脈通道、輔助麻醉、擺放手術體位、清點手術物品、實行消毒鋪巾、體腔關閉清點物品、送患者、術后整理。洗手護士:物品準備、檢查無菌、創建無菌器械臺、刷手、更換無菌手術衣、手套、清點物品、實行消毒鋪巾、關閉體腔清點物品、術后整理。(3)實訓教學。在講解手術室相關護理理論之后,要告知實習生在實訓演練結束之后實行情景模擬訓練,事先做好準備,科學分組,同時創建實習組長制度,由組長按照組員相關要求對角色進行科學分配,角色主要有洗手護士、巡回護士、患者、麻醉醫生、手術操作人員,并且按照演練流程實行模擬訓練。(4)準備物品。實現準備好器械臺、治療臺、輸液架、麻醉劑、無影燈、手術床以及各種器械等相關手術用品,同時按照手術室相關內容要求對其進行合理擺放。
比較兩組的測試成績,主要包括理論成績、單項操作以及多項操作;并且對兩組的手術室適應狀況進行詳細記錄。
通過SPSS 21.0 統計軟件統計分析數據,使用(±s)和(%)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并開展t檢驗和χ2檢驗;統計值P<0.05,則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參照組中,其各項成績均低于觀察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測試成績比較( ± s)

表1 兩組測試成績比較( ± s)
組別 例數 單項操作 多項操作 理論成績 總分觀察組 31 27.72±4.61 35.91±5.61 25.47±4.95 90.24±5.22參照組 31 23.61±6.50 31.17±8.40 21.62±5.63 77.46±6.81 t 2.871 2.612 2.859 8.292 P 0.005 0.011 0.005 0.000
和觀察組相比,參照組的手術室適應度相對較低,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室適應度比較(例)
情境教學法是通過對工作場景進行設定,由接受訓練人員按照相應的工作要求完成任務,進而使其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獲得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手術室護理工作有著病情復雜、種類繁多以及工作節奏快等特征,其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論知識有著較高的要求。當前,大部分護理專業的學生都有著理論知識不足以及學習積極性降低等狀況,其動手操作能力較差,這很容易在手術護理以及手術配合過程中產生適從性較差的狀況[3]。
傳統教學方式在對護理實習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實習生處于被動狀態,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學習教學內容,因此實習生很容易產生厭學的狀況,學習積極性相對較低。情境教學法能夠使學生在現實病例以及情境中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能夠有效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操作能力以及記憶力獲得進一步強化,提高其對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的了解和掌握[4]。而實習組長制度的創建,可以使提高實習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可以更好地實行情境訓練,使其批判性思維、團結協作精神以及人文主義等綜合素養獲得有效提高。與此同時,護理實習生在對不同角色進行演示的過程中,能夠強化其對理論知識以及實踐內容的了解和掌握,能夠使理論知識更加具體形象,進而使其主觀能動性獲得充分展現。情景教學法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實習生的主體作用獲得充分展現[5]。在對手術進行模擬的過程中,護理實習生需要對無菌器械的準備方式、手術過程中的護理配合、手術區域的鋪單以及消毒方式等進行了解和掌握,這就能夠使護理實習生在短時間里對各項操作方式以及操作技能獲得進一步了解。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護理實習生的主動訓練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有利于促進其自學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對護理實習生進行講解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對其語言的規范性進行確保,做到用詞準確、表達清晰,進而使其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獲得進一步提高[6]。完善的教學準備以及教學設計是確定教學成敗的重點所在,在情境教學結束之后,通過對實訓教學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能夠使教師從中吸取經驗和教學,進而在之后的教學中揚長避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而對于學生來說,其可以利用實訓報告以及作業等分析實訓內容,能夠強化其對所學知識和內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境教學法能夠手術室護理的可操作性獲得充分展現,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明確之后的工作以及學習目標,不僅可以強化其對所學知識和認識和了解,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由護士到臨床手術室護士的適應時間[7]。總之,在手術室護理實訓的過程中,情境教學法不但可以促進實習生滿意度的進一步提高,還可以有效提高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提高其學習熱情和興趣,進而降低其對臨床護理工作的適應時間,提高其工作質量[8]。此外,情景教學法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可以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測試成績均優于參照組,且和參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室適應度相對較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手術室護理實訓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提高實習生的測試成績,提高實習生的手術適應度,對于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效的進一步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綜上所述,在實行手術室實訓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對于進一步提高實習生的測試成績以及手術適應度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能夠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