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韓艷紅
華北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大智移云技術的發展及企業加強管控的內在需求共同催生了財務共享模式。財務共享服務將企業大量重復、易于實現標準化、流程化的會計核算經過流程再造,進行標準化的集中處理,從而實現了業務處理的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同時,使財務職能由會計核算向價值創造,從業務監督向戰略指引,從事后分析向過程管控轉變。國內部分大型集團企業已進行了多年的財務共享實踐,而高校財務共享實訓中心的建設及教學明顯滯后。因此,探討財務共享趨勢下本科會計專業的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企業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首要步驟是結合公司整體經營戰略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戰略定位,即制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工作目標及具體規劃。戰略定位指引著財務工作未來的發展方向,財務工作成為公司戰略落地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財務工作比以往站位更高,顯示出較強的主動性,發揮的效能也必然更大。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生成并儲備了企業大量的財務信息及業務數據,加之快速發展的數據分析技術和手段,使企業財務能夠實時進行預算監控、績效評價和盈利分析,為企業科學經營決策奠定了基礎。借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還可以洞察上下游企業的動態,從而及時應變。因此,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通過為管理層提供實時的精細化信息,實現經營決策的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當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到較高層次,將實現財務和業務的深度融合。以業務為起點的共享財務替代以報賬為起點的傳統財務,從而使管控前移,風險降低,內控增強。業務和財務數據共享互通,財務人員能夠深入了解業務流程,通過分析實時共享的業務數據,及時發現經營中的問題,支持科學決策,并為業務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議。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深化了業務和財務之間的融合,財務智能的迅猛發展促使基礎的日常核算由財務機器人承擔。在此背景下,基礎會計人員數量將大幅下降,財務人員由核算員升級為企業管理者的參謀是明智之舉。財務共享和人工智能目前在集團企業應用廣、發展快,財務人員必須順應形勢,及早規劃,實現職業能力的進階。
財務共享對會計人才的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財務和業務的信息中心,這些信息可能隱含著危機信號,也可能蘊藏著商機。財務人員應掌握數據分析技術,具備對數據的專業分析能力。通過數據分析,關注行業發展動態,相機調整工作重心,及時發現經營問題,支持科學決策,從而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實現價值增長。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制度規范、崗位牽制、預算監控等手段實現加強風險管控的目的。從戰略制定到日常經營過程,財務人員應時刻保持風險意識,從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生成的實時信息中洞察影響企業發展的潛在事項,選擇適當的風險管理對策,發掘有利的商機,為企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全面預算是科學分配企業資源、合理安排企業經營、隨時監控企業問題,有效保證績效考核公正的手段。財務共享趨勢下,要求財務人員能站在企業整體戰略的高度,層層分解戰略規劃,最終形成年度預算;借助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數據中心優勢,及時監控分析預算偏離事因,保證經營目標實現,并為企業績效考核提供客觀依據。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加速了業財融合。財務主動服務于經營決策,其職能由事后會計核算轉變為積極價值創造。財務人員必須樹立深入業務意識,熟悉產品工藝流程和生產環節,具備對研發、供應、生產、分銷、營銷等環節財務分析的能力,加強與業務人員的溝通,幫助解決經營上的問題,向管理層提供發展良策。
財務共享在企業中的迅速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財經院校的人才輸出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新技術日新月異,財務共享是大勢所趨,財經院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必須積極探索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思路,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1.修訂培養目標
對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完善主要體現在:(1)拓寬專業基礎,除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外,還應掌握必須的經濟學、管理學知識、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2)專業能力務實。強調學生能為企事業單位及各類經濟組織解決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稅務、審計乃至經營決策等方面的問題。(3)強調終身學習,要求學生具備學習新法規、新制度、新技術的能力,適應社會發展對復合型專業人才的要求。
2.完善課程體系
完善課程體系主要體現在:(1)調整專業課程學時,適應財務共享對會計人才的能力需求,適當壓縮財務會計學的課時,加大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會計等課程的學時;(2)開發原有課程,目前我校會計學專業開設應用統計學、計算機應用等課程,任課老師應結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數據分析技術的要求開發原有課程,補充新內容。(3)增加新課程。建設財務共享實訓室,集中安排財務共享綜合實訓,是學生體驗財務共享工作,培養適應財務共享趨勢的會計人才最有效的手段。
3.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
財務共享對財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會計專業的專業課程教學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減少教師講授的比例,精心設計,采用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小組合作法給學生們提供研究、探討、合作及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不僅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
另外,為了培養財務共享人才的需要,學校有必要加大投入,建設財務共享沙盤模擬中心和財務共享綜合實訓平臺。使學生在理解財務共享必要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沙盤推演,設計給定案例的規劃建設方案;通過軟件操作,驗證方案的合理性,并完成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
財務共享綜合實訓建議安排在第7學期,即同學們已經完成了財務會計學、會計信息化、成本會計學、管理會計學、公司戰略風險與管理等專業課程學習,具備了財務共享實訓必備的專業知識后開設。為了提高實訓效率,保持實訓內容的連續性,采取集中實訓方式,在財務共享實訓中心進行。財務共享實訓可采用三階段模塊式教學,具體安排如下表:


1.沙盤模擬
沙盤模擬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規劃過程通過物理平臺方式直觀展現,使同學們能親身參與案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規劃設計。該階段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在完成學生分組且明確各自崗位職責的前提下,同學們首先要摸清案例企業情況,梳理其流程現狀,診斷其業務痛點;然后借助沙盤教具卡完成案例企業的戰略規劃、業務規劃、運營與技術規劃,并在信息系統中構建及測試。通過沙盤模擬能培養學生的大局觀、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及戰略規劃能力。沙盤模擬階段的成績可根據信息系統的測試結果及組內成員互評等維度加權評定。
2.實務演練
實務演練是財務共享實訓的主體階段。同學們通過財務共享實訓信息系統,熟悉案例企業的費用、采購、銷售、資金結算等業務場景、了解業務現狀,進而完成流程規劃設計,并在財務共享信息系統中進行構建測試。借助財務共享的自身優勢,同學們通過分崗協作的形式進行實務演練,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業務處理能力、業財融合能力及管理會計的應用能力。實務演練階段的成績可根據系統自動評分,測評題考核、行為習慣、小組互評等維度加權評定。
3.企業實踐
企業實踐是財務共享校內實訓的延伸。帶領學生去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地考察,觀摩真實的工作場景是拉進財務共享實訓與現實的最有效方式;另外,聘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尤其是參與財務共享建設的業務骨干,為師生進行財務共享實訓教學示范或舉辦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規劃和建設專題講座,不失為一個現實的舉措。企業實踐階段的成績可通過實習考勤、心得體會等維度加權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