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億林,吳佳妮
(蘇州明基醫院婦產科,江蘇 蘇州 215000)
卵巢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女性生殖系統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僅次于宮頸癌與子宮體癌,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卻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之首[1]。由于卵巢惡性腫瘤生長部位主要在人體盆腔深部,較為隱蔽,且發病早期臨床癥狀與體征不具有明顯性與典型性,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因此,約7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于晚期,5 年生存率僅為40%。目前,腫瘤細胞減滅術、鉑類聯合紫杉醇的系統化療是目前卵巢癌治療的金標準[2]。但臨床實踐顯示,患者化療時容易出現耐藥性,增加了復發率與病灶轉移率,采取紫杉醇聯合順鉑進行化療則能取得更好的協同治療效果[3]。傳統化療途徑以靜脈滴注為主,近年來,腹腔灌注化療法應用越來越廣,且顯示出了越來越好的化療效果。本研究基于此,探討該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
選取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14 年3 月至2016 年3 月收治的70 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見表1。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在化療前給予了腫瘤細胞減滅術,并經病理學證實為卵巢上皮癌[4],根據卵巢癌國際婦產科聯 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標準,所有患者均為Ⅲ~Ⅳ期;均為首次接受化療治療;殘余病灶最大直徑<1cm;預計生存期≥3 個月;KPS 評分≥60 分;入組前4 周內未接受過放療治療、化療、手術治療或服用過抗腫瘤藥物;心、肝、腎功能正常,血象正常,骨髓造血功能無顯著損害,白細胞計數≥3.0×109/L,嗜中性粒細胞計數≥1.5×109/L,血小板計數≥100×109/L;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入組前4 周內接受過放療、化療、手術治療或服用過抗腫瘤藥物;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系統嚴重功能障礙患者;血象異常患者;有化療禁忌證者,或對本次化療所使用藥物有嚴重不良反應或不耐受者。
入組后先采用卵巢腫瘤減滅術進行治療,術中病理明確為卵巢上皮癌,術畢預先體內植入化療泵,盡量術后達R0-R1期,取材明確病理,排除消化道來源的黏液性癌,然后再開始進入化療步驟。兩組患者均給藥常規水化利尿治療,使用紫杉醇前分別三次給予5mg 地塞米松,給藥前30min 給予肌注25mg 苯海拉明及300mg 西米替丁靜脈滴注。
對照組采用靜脈滴注化療:第1d:靜脈滴注紫杉醇(國藥準字H20030357,南京綠葉思科藥業有限公司,規格:30mg)135-175mg/m2(選取中間數值,即30mg 的整數倍),持續滴注3h;第2d,滴注順鉑(國藥準字H20040813,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6mL:30mg)75-85 mg/m2;第3d:靜脈滴注順鉑75-100 mg/m2;
觀察組采用靜脈滴注+腹腔灌注化療。第1d:靜脈滴注紫杉醇135-175mg/m2( 選取中間數值,即30mg 的整數倍);第2d,腹腔灌注順鉑75-100 mg/m2,自手術后腹腔留置的化療管給藥進行治療。先靜脈滴注500mL 生理鹽水,經確診液體能夠進入腹腔后,再給予500mL 生理鹽水+順鉑腹腔灌注,之后再滴入500mL 生理鹽水,確保腹腔內液體注入總量≥1500mL,加入500mL 生理鹽水后經腹腔給藥;若出現嚴重并發癥時,第2d 改用卡鉑靜脈滴注,劑量按卡鉑公式計算。若溫度較為寒冷時,將生理鹽水加熱至37℃時使用,給藥后囑患者注意翻身活動,便于藥物均勻分布。若患者有腹腔積液時,灌注前需盡量排空積液。
兩組患者均間隔3 周后重復化療一次,共化療6-8 個周期。
所有患者均隨訪3 年,化療結束后,每3 個月復查隨訪1次,檢查患者體格、腹腔B 超、腫瘤標志物CA125(血清糖類癌抗原125)及盆腔CT,根據臨床指征決定是否進行進一步檢查,評估腫瘤控制情況。
觀察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遠期療效及不良反應。
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5]進行評估,完全緩解(CR):靶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基線病灶長徑總和縮小≥30%;疾病進展(PD):基線病灶長徑總和增加≥20%,或至少有一個或多個病灶長徑增加了5mm,或有新病灶出現;疾病穩定(SD):基線病灶長徑之和縮小未達到PR 或增加未達到PD。
CA125 水平控制效果判斷標準[6]:CR:CA125<35U/mL,且維持時間≥4 周;PR:CA125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50%,且維持時間≥4 周;SD:CA125 水平較治療前增加或降低幅度<25%,且維持時間≥4 周;PD:CA125 水平較治療前增加≥25%,且維持時間≥4 周。有效率=(CR+PR)/ 總例數×100%;控制率=(CR+PR+SD)/總例數×100%。
腹水控制情況判斷標準[7]:CR:腹水完全消失,且維持時間≥4 周;PR:腹水較治療前降低≥50%,且維持時間≥4 周;NC(無效):未達到CR 與PR,或雖有效,但治療4 周后有反復,仍然需要再次放腹水治療;PD:腹水較治療前有增加,且維持時間≥4 周。有效控制率=(CR+PR)/總例數×100%。
腹水控制標準:有效:腹水吸收或減少≥50%,且持續4周以上;無效:腹水增多<25%或減少<50%,且持續4 周以上。
CA125 控制標準:有效:CA125 水平恢復正常,或降低幅度≥50%,且持續4 周以上;無效:CA125 水平繼續上升,或降低幅度<50%,且持續4 周以上。
遠期療效采用無進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總生存期及1、2、3 年的生存率進行分析。生存分析起始時間為治療開始時,結束時間為隨訪結束或患者死亡時。本次隨訪結束時間為2019 年08 月31 日,隨訪時間為24-36 個月,中位隨訪時間為31 個月。隨訪方式為電話隨訪、來院復查相結合。
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自隨機化開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時間。
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即半數生存期,即有且僅有50%的個體可以活過這個時間。
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治療開始至第一次發生疾病進展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時間。
1 年、2 年、3 年生存率(survival rate):經過治療后,生存1 年、2 年、3 年以上的比例。
不良反應采用美國國立腫瘤研究所抗腫瘤藥物毒性表現和分級標準(NCI-CTC)3.0 版進行評估。
兩組患者的所有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 22.0 軟件中進行處理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構成比組成,行χ2檢驗,P<0.05 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FIGO 分期、病理類型、病灶轉移、CA125 水平增高及合并腹水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采用RECIST 1.1 評估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觀察組CR、PR、SD、PD 分別為9 例、18 例、6 例、2 例,對照組為5 例、16 例、9 例、5 例,觀察組完全緩解率、有效率、控制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疾病進展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n(%)]
CA125 水平控制情況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CR、PR、SD、PD 分別為11 例、17 例、6 例、1 例,對照組為7 例、15 例、9 例、4例,觀察組有效率、控制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CA125 水平控制情況比較[n(%)]
采用腹水控制情況評估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觀察組CR、PR、SD、PD 分 別 為13 例、11 例、9 例、2 例,對 照 組 為7 例、11 例、13 例、4 例,觀察組有效控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腹水控制情況比較[n(%)]
觀察組PFS 為21-36 個月,平均(27.07±3.48)個月,對照組PFS 為14-25 個 月,平均(18.21±4.05),差異顯著(t=9.816,P<0.001);觀察組1 年、2 年、3 年生存率分別為,91.43%、77.14%、68.57%,對照組分別為80.00%、60.00%、51.43%,差異顯著(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遠期療效比較[n(%)]
觀察組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血清谷草轉氨酶(SGOT)/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異常、腎功能損害、肌肉關節疼痛、血小板減少、貧血、神經毒性、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肝功能損傷發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化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比較[n(%)]
卵巢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以鉑類為基礎聯合紫杉醇化療是卵巢癌治療的金標準方案,但由于卵巢癌病灶往往位于盆腔深部,靜脈滴注時,藥物往往難以達到病灶,腹腔灌注使藥物與病灶接觸面積增加,局部腫瘤組織藥物濃度提高,增強了化療效果,提高了患者的遠期療效、生存率與生存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在腫瘤細胞減滅術后,采用紫杉醇聯合順鉑腹腔灌注化療治療晚期卵巢癌患者,較術后靜脈滴注化療,對于病灶的清除效果更好,CA125 及腹水控制有效率更高,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及1 年、2 年、3 年生存率均顯著提高,且不良反應無明顯提高,證明該方案對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具有較高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因此,本研究中所使用化療方案為:第1d:靜脈滴注紫杉醇135-175mg/m2;第2d,腹腔灌注順鉑75-100 mg/m2,加入500mL 生理鹽水后經腹腔給藥;若出現嚴重并發癥時,第2d 改用卡鉑靜脈滴注,劑量按卡鉑公式計算。兩組患者均間隔3 周后重復化療一次,共化療6-8 個周期。研究結果提示,該化療方案可能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