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軍,郭增元
(內蒙古中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肩手綜合征( SHS) 是以同側手、腕和肩關節等部位疼痛、腫脹、溫度升高和運動受限為主要癥狀的疾病[1-2]。SHS 是腦卒中后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恢復。常規康復訓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腦梗死肩手綜合征患者狀況,但是治療效果并不理想[3]。目前有研究報告針灸、中藥離子導入等技術對SHS 有效, 但尚未形成統一方案, 因此需將中醫藥和康復治療進行整合優化, 觀察對SHS 的治療效果[4-5]。本文主要研究針灸和中藥離子導入聯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SHS)的治療效果,為提升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恢復及治療水平提供治療方法和參考依據。
選擇內蒙古中醫醫院2017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100 例,采用隨機分配法均分為兩組, 每組50 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6 例, 女性患者24 例; 年 齡44~76 歲, 平 均(65±9) 歲;患 病 時 間7~66d,平均(34.19±8.23)d; 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8 例, 女性患者22 例; 年 齡46~75 歲, 平 均(64±9) 歲;患 病 時 間8~64d,平均(35.26±8.09)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①符合腦卒中的臨床診斷及辯證標準[6];②患者臨床癥狀符合肩手綜合征診斷和分期標準;③生命體征穩定,具有正常的認知和溝通能力;④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曉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①原有腦血管疾病致功能障礙者;②腦卒中病情進展或者復發者;③頸椎疾病;④肩關節脫位或肩袖損傷等其他肩部疾病者;⑤伴重要臟器損傷,嚴重疾病或嚴重系統性疾病或有精神疾病或溝通功能障礙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訓練,訓練內容包括:①保持良肢位,保證腕關節處于背伸位,采用軟墊枕保持患者肩關節向前、向上姿勢,肘關節伸展,腕關節背伸,手指伸展,每2 小時更換體位一次,以預防壓瘡或者攣縮。②被動活動,用于無法進行主動運動或不宜過度活動者,定時進行被動運動全范圍的關節活動,取仰臥位,上舉、屈伸肘關節、前臂旋轉等[7],由近及遠,依次進行,動作輕柔緩慢,循序漸進。訓練方法盡可能在無痛范圍內做前臂旋后運動,可在仰臥位利用靜脈回流的情況下進行。③主動活動:患者取仰臥位,上肢保持上舉,包括雙手控制能力鍛煉、分離運動,雙手交叉擺動。主動運動能刺激伸肘肌活動。肌肉收縮為減輕水腫提供了良好的泵作用。④常規康復訓練首先由康復師講解,協助患者進行由被動運動逐漸轉變為主動運動。每次30 分鐘,每日1 次,每周5 次,共4 周。
在常規康復訓練基礎上加用針灸和中藥離子導入方法給與治療。
2.2.1 針灸部位和方法
針灸治療部位選擇肩髃、肩前、肩貞、缺盆、外關,合谷及后溪等穴位,予以針灸治療,針灸每日1 次,每周5 次,共4 周。痰熱腑實加豐隆和內庭;風痰阻絡加豐隆和風池; 氣虛血瘀加關元和血海;陰虛風動加太溪和太沖。
2.2.2 中藥離子導入
擬方為威靈仙10g,紅花10g,雞血藤20g,透骨草15g,姜黃15g, 地龍10g, 艾葉15g, 疼痛明顯加川烏10g,細辛3g,烏草10g;腫脹明顯加澤蘭10g,茯苓皮10g,茜草10g。加水1000mL,煎煮約30 分鐘,取汁液250mL,每劑藥用5 天,無菌紗布浸泡藥汁內,取出后帖敷于離子導入儀電子片上,溫度40 度,預熱后敷于患肢,20 分鐘后取下,1 日2 次,連續4 周治療。
3.1.1 患者疼痛評分
采用視覺評分法(VAS)測評患肢疼痛分值,評定疼痛程度,總分在0~10 分之間,分值越低表示患肢疼痛感越輕,分值越高表示患肢疼痛感越重。
3.1.2 上肢癥狀及功能
用上肢功能評定表(DASH)評估患肢癥狀及功能,包括上肢癥狀嚴重程度及從事日常活動的能力,共34 項。試卷回答問題90%以上為調查有效,評定有2 位康復醫師共同評估,總分10 分,分值越高,對應患肢癥狀及功能恢復越佳。
3.1.3 肩手腕部腫脹程度評分
采用《中國康復醫學診療規范》[10]評估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肩手腕部腫脹程度。
評估標準為:肢體無腫脹,與正常肢體沒有什么異常為無水腫,計0 分;腫脹肢體較正常部位的肢體腫脹,骨突清晰可辨且關節附近凹陷消失,皮紋存在為輕度水腫,計1 分;腫脹肢體較正常肢體明顯腫脹,骨突標志不明,皮紋消失為中度水腫,計2 分;腫脹肢體部位溫度消失,關節腫脹超出骨突部,局部疼痛比較明顯為嚴重水腫,計3 分。得分越高,表示腫脹程度越高
3.1.4 上肢運動功能評分和日常活動能力(ADL)評分
評估上肢運動功能,采用量表(FMA)[1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肢運動功能恢復越好。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數(MBI)量表[12]評估日常活動能力,內容包括進食、洗澡及更衣等10 項,總分值為100 分,得分越高患者ADL 越高。
3.1.5 安全性評價分級
根據不良反應和安全性指標進行評估,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發生(P>0.05),無統計學意義。
參考文獻[13],將療效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
治愈:關節疼痛消失,主動、被動活動達正常范圍,無痛感,水腫消失,無手的肌肉萎縮。
顯效:關節疼痛減輕,關節活動輕度受限,水腫基本消失,手的小關節萎縮不明顯。
無效:患者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手部肌肉的萎縮現象逐漸加重,關節活動訓練明顯受限。
總有效率=[(治愈+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1 觀察組和對照組癥狀及功能比較
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前后癥狀及功能評分比較 (±s,分)

表1 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前后癥狀及功能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差值觀察組 50 79.28±13.56 47.37±8.13 31.91±10.23對照組 50 78.70±12.84 55.63±10.28 23.07±9.54 T 0.183 3.768 3.890 P 0.843 <0.001 <0.001
3.4.2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患肢疼痛程度比較
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患肢疼痛程度比較 (±s,分)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患肢疼痛程度比較 (±s,分)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差值觀察組 50 7.98±1.43 2.38±0.86 5.10±0.96對照組 50 6.87±1.34 3.92±1.18 3.45±0.90 T 1.534 4.110 6.643 P 0.104 <0.001 <0.001
3.4.3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肩手腕部腫脹程度分析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肩手腕部腫脹程度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水腫程度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3.4.4 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前后FMA、MBI 評分比較

表3 治療組和對照組手腕部腫脹程度比較 (例)
治療后對照組和治療組FMA 和MBI 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VAS 評分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FMA 和MBI 評分高于對照組。詳見表1。
表4 兩組治療前后FMA 和MBI 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FMA 和MBI 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FMA MBI觀察組 50 26.17±6.35 46.02±8.291)1) 48.70±8.12 67.47±10.651)對照組 50 24.94±5.83 42.36±7.581) 50.24±7.93 64.31±9.521)
3.4.5 觀察組和對照組安全性評價分級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發生,安全性評價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觀察組和對照組安全性評價分級比較 (例)
3.4.6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分別為90.0%、68.0%,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6。

表6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致死率和致殘率名列前茅。而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常在疾病后3 個月內發生,是僅次于跌倒和精神錯亂的并發癥,SHS 嚴重影響患者康復,長時間的疼痛和關節活動受限,給患者帶來“生理不適-心理不適-生理不適加重”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患者的獨立生活功能。
目前研究認為腦卒中肩手綜合征發病機制為腦血管病造成大腦血管運動中樞受損和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導致血管痙攣和局部代謝障礙,從而使肩關節和上肢產生水腫和疼痛[16]。康復訓練治療SHS 可以通過肢體擺動和運動強化本體感覺,重新控制下級中樞,緩解患肢疼痛和腫脹,配合使用各種新型儀器,康復治療對SHS 患者的治療效果獲得認可。
中醫學者認為腦卒中SHS 屬“痹癥”范疇,雖然患者中風病情已經穩定,而且體內的風、寒、濕逐漸趨于穩定,但是患者體內氣血不足,血瘀水停,此證為本虛標實質證,其病變位置在肩手腕,治療基本原則為去除痰濕和疏通經絡,針灸和中藥離子導入在SHS 治療中貫徹了這一原理。本研究采用針灸聯合中藥離子導入輔助康復訓練治療肩手綜合征,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高達90.0%,較對照組顯著升高,表明針灸和中藥離子導入對提升肩手綜合征具有積極作用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遵循“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選取相關諸穴進行針灸,調理氣血、疏通經絡,可達標本兼治的效果。同時本研究采用中藥離子導入進行干預,它是一種中藥離子、穴位刺激為一體的治療方法。采用方藥配伍,活血化瘀、燥濕散寒和消腫止痛的中藥藥方,使用導入的方法直接作用于患處,改善患肢血液和淋巴循環,減輕炎癥、水腫和疼痛。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MBI 和FMA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VAS,DASH 及肩手腕部腫脹程度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針灸聯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肩手綜合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并促進患肢肌力和活動功能恢復正常,從而提升患者獨立生活功能。同時本研究比較兩組安全性評價分級,兩組均無不良反應發生,表明針灸、中藥離子導入及康復訓練均具有良好安全性。
綜上所述,應用針灸和中藥離子導入聯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癥能顯著緩解肩手腕部腫脹,改善患肢癥狀及功能,降低患者疼痛感,增強治療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獨立生活功能,用于臨床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