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娟
“通過下棋,很輕松就知道了垃圾分類的小技巧,太有趣了!”3月5日,在2021“愛我淄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發布暨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啟動儀式上,淄博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趙莊村的小趙姑娘在“垃圾分類飛行棋”和“猜一猜比一比試一試”互動游戲攤位前玩得不亦樂乎。像小趙一樣,現場村民通過互動游戲很快便掌握了垃圾分類的方法。
負責垃圾分類游戲攤位的“攤主”,正是淄博第一家民間環保公益組織——淄博市綠絲帶發展中心的志愿者。其實,他們的工作遠不止垃圾分類宣傳,從關愛自然到河湖守護,從教育科普到公益實踐,從淄博到北京,從北京到聯合國……這條“綠絲帶”舞動在淄博的角角落落,在各地撒播著綠色的種子,把生態保護、生態文化、生態文明的理念傳播給越來越多的人。
說起綠絲帶發展中心,繞不開一個人,她就是中心的負責人李寶寶。
“80后”的李寶寶,出身藝術世家。受家庭影響,多才多藝的李寶寶在中國舞、攝影和導演方面都學有所成,并在大學畢業后創辦了一所舞蹈藝術培訓學校,還和家人共同經營著一家攝影機構。工作穩定、收入可觀的李寶寶并沒有滿足現狀,幼時的那個愿望如一顆種子,在她心里渴望生根發芽。
李寶寶自幼在淄博的工礦區長大,看的是粉塵漫天飛舞,聽的是機聲隆隆,聞的是刺鼻異味。面對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鳥語花香”的夢想自小就扎根在李寶寶心中,對大自然的愛、對綠色的渴望,也慢慢浸透到了她的骨子里。
2002年春天,剛滿20歲的李寶寶在城區東部的荒山上種下了5棵小樹,希望自己“為家鄉的綠色做點事兒”。沒想到,“這點事兒”,她一做就是十幾年。2013年,她毅然舍棄自己創辦的藝術培訓機構,注冊了淄博第一家民間環保公益組織——淄博市綠絲帶發展中心,成為這座城市第一個全職公益人。自此,李寶寶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中,將這份夢想與堅持做成了事業。
“擇城終老,不如助城變好。”這是李寶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她的實際行動。截至目前,李寶寶已組織發動6萬余名志愿者參與修復生態基地、保護母親河項目。而今,荒蕪的山地變身千畝公益林,10余個社區的2萬余平方米裸露的閑置土地脫胎換骨,成為綠色家園、科普基地;她自己也榮獲全國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巾幗環境友好使者、優秀志愿者、山東省三八紅旗手、“四個100”最美志愿者等多項榮譽。

望著郁郁蔥蔥的林地,李寶寶說,讓山村美麗起來是她回報家鄉的最好方式,下一個目標,是讓那些因留守老人無力耕作而逐漸荒蕪的山村梯田變成綠色田園。
“在人人心中種下公益常青樹”是“綠絲帶”的愿景,“環境友好,人人參與”是“綠絲帶”的使命,一群熱情、互信、堅持、有愛的人在同一個夢想的牽引下走到一起,將“生態修復、自然教育 、環保實踐、人才培養”付諸行動,堅持不懈地助力公益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從蹣跚學步到事業初成,“綠絲帶”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志愿者的參與。多年來,“綠絲帶”遵循“自愿、平等、誠信、合法”原則,進行志愿服務專業化、標準化管理。根據淄博“組群式城市”特色,爭取政府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為開展志愿服務提供場所和其他便利條件,建立了以綠絲帶公益中心為綜合主體,10余個公益基地和志愿服務站點形成網絡矩陣的“綠絲帶公益小鎮”創新模式,以生態公益推動公益生態健康發展。
“綠絲帶”成立以來,確立了黨支部、理事會、監事會“一部兩會”組織架構,建有淄博市兩新社會組織“黨旗紅志愿服務基地”開展生態文明黨建示范項目。同時,綠絲帶公益小鎮、綠絲帶自然博物館、藍色蔚來環境宣教中心、綠絲帶公益專項基金等,都為生態環保公益事業育人、育項目的創新創業提供了支持服務。“‘綠絲帶志愿者分為社會志愿者和注冊志愿者兩類,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孩童,都能成為保護大自然、踐行生態理念的實踐者。”李寶寶介紹,社會志愿者主要來自學校、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等團體,年齡、行業跨度大,志愿服務內容較為基礎。注冊志愿者則是從社會志愿者中推選出綜合素質較強、定期參加專項培訓、年度志愿服務時間不少于30小時的專業志愿者。
隨著發展需要,“綠絲帶”逐漸從志愿者團隊向專業的社會組織轉型,凝聚起專業社工與志愿者團隊共同參與的力量,并擔任一些社會組織的相關職務,推動行業發展。2018年,“綠絲帶”成為淄博市首個通過5A級社會組織評估認定的公益組織。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面對志愿服務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李寶寶希望“綠絲帶”在培育城市精神、促進城市文明中發揮更多的光和熱,讓公益成為城市名片,人人享受生態紅利。
行進在美麗的濕地公園、河湖景區內,暢享生態大自然,將美景盡收眼底;沿河親水騎行,感悟江南水鄉般的愜意;游村莊、看風情,聽河流訴說老城故事;看淄博新區飛速變化,老河道重現青春活力……自2012年開始,“綠絲帶”組織開展了“綠絲帶騎行”活動,環保理念和行動伴隨著騎行團的車輪,走遍淄博,走向全國。
“以‘小清河為經,孝婦河、豬龍河、澇淄河等支流為緯,近200天騎行在路上;騎遍祖國30余個省市,助力冬奧、助力生態;從春夏到秋冬,我們倡導環保綠色出行和生態環境保護。這一路,既留下了我們車輪的印跡,也影響了更多的人關注生態保護。”騎行團一位成員說道。
植綠同時,還要心中有綠。作為生態環保公益組織,“綠絲帶”積極找準定位,秉承“全員環保”的理念,發揮優勢,助力協作,培育更多愛綠護綠之人。“綠絲帶”先后開展了“一人一樹”“寶寶們的環保第一課”“生命之水”“小綠當家”等公益課堂與社會實踐活動,走進300余所校園,帶去環保行動指南;邀請博物學專家為青少年開設自然教育公益課程,研發“來自大自然的禮物”等自然教育項目,籌建“綠絲帶自然博物館”。面對生活垃圾,“綠絲帶”聯合“藍色蔚來”深度研究“垃圾分類”課題,為全市11個區縣培育超過5000名垃圾分類宣導員,全面助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在學校、社區、機關、企業以及景區的落實開展。“生態淄博 綠色家園”垃圾分類體驗館暨人民公園城市書房的建成啟用,讓垃圾分類新時尚轉化為良好生活習慣新起點……斗轉星移,四季輪換。如今,淄博藍、碧水間、森林綠交相輝映,城市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2017年,李寶寶作為中國青年代表、觀察員受邀參加第23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綠水青山 行動起來》主題演講中,她將家鄉淄博從文化名城到工業城市再到生態城市的故事講給世界各地代表,其中有夢想、有擔當、有作為的社會公益力量,博得現場人員的持久掌聲和熱烈回應。
“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我們每一位志愿者又開啟了一年的春日行動。行百里者半九十,‘綠絲帶還有很多新項目要做,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今年重點會研發為大樹制作‘身份證及科普認養等公益項目,讓每棵樹都有自己的專屬‘身份證,達到科普、認養、維護等多功能,實現認養一棵樹,成就整片林……”在李寶寶看來,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引領和推動公眾提升生態文明意識與素養,一直是“綠絲帶”的責任與使命,她也堅信,這條“綠絲帶”定然會舞出更美的旋律,傳遞出更強大的力量。
(本文圖片由淄博市綠絲帶發展中心提供)
??魏偉
Dancing “Green Ribbon”
The Green Ribbon Development Center is the first non-governmenta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e n g a g e d i n p u b l i c service in Zibo. In 2013, Li Baobao, h e a d o f t h e c e n t e r , r e s o l u t e l y abandoned her art training agency, and registered Zibos first nong o v e r n m e n t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 Zibo G r e e n R i b b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Center, becoming the first full-time public service worker in this city. So far, Li Baobao has organized and mobilized more than 60,000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cological base restoration and mother river protection project, and won a number of honors, including the Most Beautifu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unteer of China, the Female Environment- Friendly Envoy, the Outstanding Volunteer, the Woman Paceset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 Most Beautiful Volunteer in the “Four 100” Project.
F o r y e a r s , “G r e e n R i b b o n”has implemented specialized and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voluntary services, established the innovation model of “Green Ribbon Charity Town” dominated by Green Ribbon Development Center as the main body, and supplemented by more than 10 public service bases and voluntary service sites which form a network matrix, with an aim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ublic ecology with ecological p u b l i c s e r v i c e . I n 2 0 1 8 , “G r e e n Ribbon” became the first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 passing 5A social organization assessment in Zib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