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瑩瑩 韓秀鳳



摘 ? 要: 本文以鄂爾多斯市研學旅行活動為例,為充分發揮研學旅行的地理實踐性活動對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作用,設計基于鄉土地理研學旅行的方案。本方案融入課程化思路,從研學前、研學中、研學后三個階段進行設計,為呼包鄂地區地理教師教學設計和實施實踐活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地理核心素養 ? 研學旅行 ? 高中地理 ? 鄂爾多斯市
研學旅行作為地理實踐力的落腳點之一,是具有社會性和體驗性特征的活動。研學旅行滿足地理核心素養下的地理實踐力要求,即學生通過真實世界的課堂,在與自然、社會的互動中增長智力和責任,還通過考察、實驗和調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研學旅行的推行既符合地理學科實踐靈活、融合性強等特點,又能促進地理課程改革。
研學即研究學習,學生利用已知經驗,通過地理實踐對地理原理進行驗證,達到認知提升的過程。研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習地理學科的熱情。本文設計的研學旅行方案按照一般研學旅行的設計辦法即研學前、研學中、研學后三個階段進行設計。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核心素養,增強學習效果。
一、鄂爾多斯市研學旅行的前期準備
(一)研學旅行方案前期準備
1.地理資源分析
鄂爾多斯市具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資源。研學旅行方案設計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遵循科學性、典型性和安全性三個原則。由于受到高中地理內容及時間的限制,研學時間安排較為緊密,選取的研學旅行地理資源為鄂爾多斯的兩個地理景觀內容,即鄂爾多斯5A級景區響沙灣和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路線為包頭——包茂高速——鄂爾多斯,單程路線總長度122千米,時間一天,當天往返。
2.組織培訓及安全教育
在研學活動開展之前,地理研學教師先行考察,優化線路,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排查安全隱患,提前提出針對性措施,如沙漠安全及工業區安全等問題。再者,制訂研學旅行安全方案,確保研學旅行全過程安全。
在研學旅行出發前的一天,組織學生開展“動員課”。課程的主要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復習相關知識、介紹研學旅行的概況、確定分組及研學旅途安全教育。培訓過程中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出發前的答疑,確定學生小組分組情況,6人一組,確定學生小組負責人及職責。
(二)研學旅行設計的前期準備
1.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本知識。通過研學前培訓的動員課,學生對鄂爾多斯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初步掌握開展野外實習所需的基礎知識,并且了解實習操作的基本技能。但學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需要教師予以詳細指導。
2.研學旅行活動目的。
(1)響沙灣景區研學旅行目標
①能夠說出響沙灣地表形態特征,區分荒漠化與沙漠化,提出荒漠化的防治辦法及治理措施。
②通過實踐活動體驗荒漠化對人類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和環境觀。
③觀察響沙灣旅行開發現狀,并進行分析評價,提出自己的認識或建議。
(2)鄂爾多斯市工業區研學旅行目標
①通過參觀考察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的基本情況,說出工業區的影響因素。分析工業區位條件與區域間的聯系。
②通過考察參觀區內的新型龍頭企業的基本情況及發展,思考新型工業區和傳統工業區的區別,理解工業化對城市化發展的作用。
3.研學旅行活動的內容
研學旅行是將學生置身真實地理情境之中。真實地理情境是極其復雜的巨系統,研學旅行的知識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本次研學旅行方案的景點與涉及的高中知識點進行整合,在真實情境中有效融入,便于學生今后學習。研學旅行活動的主要內容如表1:
4.研學旅行活動的任務
學生到達研學地點后需要觀察地理環境,記錄地理信息。本次研學活動的地點涉及兩個地理主體即自然和人文考察。本文依照我國學者袁書琪編寫的研學課程建設提出的實踐點研學任務建議:“依據研學目標,遵照研學課程標準,編制實踐點研學任務清單。”和“圍繞實踐點研學主題,面對真實情景,激活習得知識,現場收集信息”①(4-6)。設計研學活動任務表,其中涉及的自然主題填寫目的地的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要素信息;涉及的人文考察主題填寫目的地的位置、人口、交通、產業等人文社會要素信息。
(三)研學旅行活動設計方法
本文參照優秀研學案例設計本次研學旅行課程,采用“問題任務群+情境體驗+角色扮演”的研學設計方法。在活動實施設計中按照“任務思考——情境觀察——講解跟聽——情境體驗——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的流程進行。
在整個設計中,體現核心素養地理實踐力的要求,表現為真實主題情境教學,路徑是通過觀察真實情境,探究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解決情境沖突,最后習得新知,建立起知識與現實的連接,形成知識的建構過程。本方案中的“任務群”充當連接新舊知識點腳手架的角色。根據教育心理學“做中學”的生活教育理論,設計“體驗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用知識與經驗指導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創生新的理論。研學旅行是一種情境體驗式教學,即將學生置身于真實情境之中,側重學生的主體體驗,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情感陶冶和實踐能力培養②(63-64)。通過小組探究,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核心素養要求,實現研學旅行“游中學”的目標。
二、鄂爾多斯沿線研學旅行活動方案實施
根據本次研學活動每個考察地點的地理特征,對學生的任務要求截然不同。現將教學實施過程設計闡述如表3和表5。根據探究主題分別設置不同的主題活動及任務問題單。學生按照教學實施流程表,完成研學旅行考察的主題任務。
(一)考察第一站:響沙灣旅游區考察活動
響沙灣位于庫布齊沙漠東端,在歷史上原本是一片肥美的草原,因不合理地開發利用形成沙漠,頗具地理代表性,現在開發成為國家5A級景區。
在響沙灣活動開始前,學生除了完成研學旅行前準備任務外,還應將研學旅行活動情境與教材知識建立聯系,了解本次研學活動需要解決的問題,即完成任務問題表2。
(二)考察第二站: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考察活動
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是位于鄂爾多斯東勝區與康巴什新區之間的鄂爾多斯工業區。在對工業區的考察過程中,路過鄂爾多斯東勝市區。在考察結束時,對鄂爾多斯康巴什市區進行一次沿路觀察,綜合分析工業區位和城市的關系,便于學生理解。
本次研學旅行選擇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內的三個考察地點,第一個是工業區內海明堡飛機生產基地、光輻能LED燈生產基地和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行政大樓的工業區展廳。到達地點之前發放工業區的考察活動任務問題表4。
三、鄂爾多斯研學旅行后評價
本次研學旅行評價從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個方面進行,本次研學旅行的過程性評價分為小組評價、個人評價和教師評價,終結性評價是教師制定評價量表,依據量表對整個研學效果進行評價。
(一)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的評價單元分為小組互評、個人自評和教師評價。評價等級分為A、B、C三個等級。評價內容及指標是第一小組互評包括團隊合作、組織能力、成果匯報和安全意識四個部分;第二個人自評包括基礎知識、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和安全認知四個部分;第三教師評價包括學生的參與度、知識掌握情況、技能獲取能力三個部分。
(二)終結性評價
依據2017版新課標要求,學生學業質量水平的等級分為四個水平,因此本次研學將終結性評價分為四個等級水平,如表6。
四、研學旅行后總結與反思
(一)響沙灣旅游區考察活動總結與反思
響沙灣屬于自然景觀類野外考察活動,由于沙漠地區存在容易迷失方向的危險性,手機信號僅覆蓋沙漠邊緣,沙漠中手機信號明顯減弱,因此不能確保手機定位的正常使用。高中生認知上渴望獨立,表現為不懼危險的探險熱情。在整個過程中,教師的責任很大一部分在人員安全上面。
在研學中“沙漠尋水”活動設計是依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生活教育”,以“做”為實踐基礎,在“做”中產生知識與經驗,利用知識與經驗指導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創生新的理論和價值,強調教、學、做三者的統一。在心理學上認為身體的磨煉有助于意志品質的鍛煉。當真正需要連續翻越幾個大沙丘時,表現為體力不足,學生當時發表感慨“看著挺容易,沒想到做起來還是挺難的”。翻越沙丘后,學生之前躍躍欲試的狀態轉變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通過學生的改變,充分看到學生認識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轉變。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表現為積極地思考。小組合作討論總結后,以導游形式匯報成果,學生的感悟使對其理解更加深刻。
(二)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考察總結與反思
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基地屬于工業區類社會調查活動,是人文地理的一部分。這部分要求學生除了觀察外,還需要有考察和訪談的能力。在工業研學中,原本選擇三家企業作為研學點,因奇瑞汽車企業當時接待其他人員,而不得不臨時取消,所以本次研學旅行只參觀了轉型期的兩家代表企業。
研學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是進入企業考察,忽略去往工業區最高點和政府大廳的任務。在參觀企業的過程中設置訪談環節,目的是鍛煉學生的社會調查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學生在回答“企業家選址”的問題上,最后結合考察和訪談結果,總結出工業區選址的要素。
總之,研學看似是旅行,實質應是教育。本次研學基本達到預期,達到游學兼得、回歸教育本真的目的。能夠體現地理教學理念中的“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主要表現在每個考察點響沙灣導游和企業家選址的設計上。通過研學旅行的真實情境,為學生搭建起地理知識與解決生活問題的橋梁。在本次研學旅行過程中學生能夠收集整理地理信息,聯系實際情境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達到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品質的效果。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加強了與真實情境的聯系,激發了學習興趣,加深了親身經驗和感悟,鞏固了知識。
注釋:
①袁書琪,李文,陳俊英,等.研學旅行課程標準(三)——課程建設[J].地理教學,2019(07).
②張蓉.體驗式教學模式淺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06).
參考文獻:
[1]袁書琪,李文,陳俊英,等.研學旅行課程標準(三)——課程建設[J].地理教學,2019(07):4-6.
[2]張蓉.體驗式教學模式淺析[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06):63-64.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7-30.
[4]曾敏,張霞,王炎炎,等.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研學旅行設計策略——以山東省東營市研學旅行方案設計為例[J].地理教學,2019(12):28-30.
[5]謝妙嫻,郭程軒.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課程開發——以佛山陶瓷產業工業研學旅行為例[J].地理教學,2018(19):60-62.
通訊作者:韓秀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