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慶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醫院中的重癥加強護理病房,患者受到疾病、麻醉手術的刺激及治療環境的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非常容易出現各種強烈應激反應,進而使病情加重。不僅影響治療效果也延緩患者的恢復,延長患者的ICU滯留時間,增加了病人的家庭負擔。ICU機械通氣患者出現的應激反應會導致患者出現代謝障礙、心率加快及血壓升高,甚至損傷組織的情況。因此,在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過程中,對患者采用有效的鎮靜治療干預非常必要。本文探究分析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及丙泊酚聯合咪達唑侖在ICU機械通氣患者鎮靜治療方面的應用,現將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ICU機械通氣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通過隨機劃分的方式將其劃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5.51±10.10)歲。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46.30±10.41)歲。本次的調查研究,經醫院相關負責人及委員會的統一批準,入選的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且簽署了知情書。排除標準:①妊娠期的女性;②對相關藥物或醫療行為過敏;③有不良反應的患者;④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或糖尿病合并癥患者;⑤有重度的精神疾病,不能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結果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治療:患者于術前10 min靜脈滴注1.5 mg/kg的丙泊酚,再于5 min后靜脈滴注0.2 mg/婦的右美托咪定及5 mg/kg的地佐辛。手術進行時,根據患者的意識清醒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正常狀態藥物的聯用劑量為0.1 mg/kg/h地佐辛聯合0.2 mg/kg/h右美托咪定及0.5 mg/kg/h丙泊酚。觀察組的患者采用咪達唑侖聯合丙泊酚治療,丙泊酚的用法同對照組患者一致,再加用咪達唑侖。首次推注咪達唑侖的劑量為0.05~0.60 mg/kg,此后再變為0.05 mg/kg/h對患者進行持續靜脈泵注。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睜眼時間、起效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選取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組間對比進行t檢驗。其中計數資料采用(%)進行表示,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睜眼時間、起效時間及定向力恢復時間明顯要更短,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作為短效麻醉藥物的丙泊酚,麻醉效果雖然顯著,但其藥效作用時間較短,一旦停藥,藥效就會立刻消失。若麻醉效果消失,不能及時鎮靜,則會導致患者的血壓大幅度下降,手術的風險也會提高。作為一種短效靜脈麻醉藥物的丙泊酚,起效快且血液的半衰期也比較短,無明顯副作用。再聯合新一代的水溶性的苯二氮卓類受體特異性激動劑咪達唑侖,其的作用是常規右美托咪定的2倍。具有優秀的抗焦慮、催眠鎮靜及順行性遺忘的作用,半衰期較短,鎮靜作用優異。根據本次的研究報告可知,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ICU機械通氣患者的鎮靜治療中,采用咪達唑侖聯合丙泊酚治療可以使麻醉效果更好,且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更低,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