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羅塘高級中學 李明慧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閱讀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數學教育在高中階段至關重要,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情,同時制訂最佳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進入課堂教學,提升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高中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數學建模能力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注重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提升,那么就可以為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新課標教學要求下,教師應當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積極創新教學措施,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時,應當從增強學生建模意識、挖掘學生建模知識、開發學生建模潛能三方面入手。首先,教師可以充分結合數學教材中的例題來進行模型創設,在引導學生完成初步建模后讓學生自行運用模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為學生建模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其次,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抓住數學題目中的關鍵詞或者關鍵數據,以數據為基礎來進行模型的創設。最后,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較多的練習場景,讓學生在多種類型的數學題目中構建數學模型、從而起到挖掘學生建模潛能,提高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作用。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來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模型和數學實際問題來源于日常生活。另外,數學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理性思考,讓其構建對數學概念的認識,把握數學概念的核心,指導他們利用數學知識來創設情境并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學習“橢圓”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示橢圓的形成過程以及相應的變化情況,這樣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橢圓的變化規律,更加了解如何利用橢圓的概念來解決問題。教師在進行橢圓知識的講解時,可以先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橢圓物體,如雞蛋、橢圓形的梳妝鏡、橢圓形的桌面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后教師就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橢圓形物體為例進行橢圓基本性質的講解,即當改變橢圓形物體的兩個焦點以及橢圓外邊緣總長度時橢圓所發生的變化,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橢圓性質的了解。如圖所示,當兩個定點的長度2c 越來越接近繩子的長度2a 時,橢圓的形狀會越來越扁;當2a=2c 時,軌跡就會變成線段;當兩個定點的距離2c 越來越小,橢圓的形狀就會越來越圓;當2c=0 時,軌跡就會變成圓。此外,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運用多媒體設備來繪制橢圓模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橢圓知識的掌握來分析不同焦點所引起的橢圓變化情況,這樣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借助幾何畫板工具畫橢圓
高效的課堂活動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課堂活動,那么就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而為高中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奠定基礎。但當前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開展符合實際教學情況的課堂活動,這就限制了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所以教師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應當積極開展課堂活動,并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數學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積極進行知識儲備,并將其轉化為自我學習能力,自主構建數學知識的學習體系架構,在激發學生學習自覺性的同時,也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意識,使其能夠獨立地自我分析和解決問題,為后續更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基礎,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