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虎山路小學 黃 振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被引入國內,且在國內一線教育工作者的不斷探索和研究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本土化。大部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切實地以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觀看微課,在課前自主學習;合作互動,在課堂解決問題;完善結構,在課后鞏固復習。筆者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立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其應用優勢,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顛覆傳統教學。具體做法如下: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驅動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微課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支撐。在預習階段,教師錄制、應用微課,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為有效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以“分數的性質和意義”一課為例,了解分數的產生以及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重要內容之一。立足于此,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筆者先錄制了微課,形象地將分數的形成過程展現出來,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整體地建構分數認知。為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筆者還聯系教材和微課內容,編寫了自主學習任務單。
“分數的性質和意義”自主學習任務單(節選)
1.說一說。聯系微課和教材,說一說分數是如何產生的?
2.填一填。根據微課和教材,填寫下面給出的分數:
一分為二( ) 百里挑一( ) 七上八下( )
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之后,筆者會在課前收上來,認真檢查,了解學生的課前自學情況,總結學生自學問題,并將此作為課堂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課堂討論、解決問題。
在課前,盡管學生可以受到微課和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輔助,但是受到自身數學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的。所以,教師要把握課堂教學時機,應用多樣策略,幫助學生掃清數學學習障礙,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質量。

經歷了課前預習和課堂探究之后,大部分學生可以建構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但是在此過程中,學生獲取的數學知識是碎片化的。因此,在組織了課堂教學之后,教師要密切地聯系教學內容,繼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梳理知識、建構知識結構,加深對課堂所學的理解。
以“問題解決策略”為例,在組織了教學活動之后,筆者聯系這節課中的基礎內容,為學生設計了不同難度的練習題,并將這些練習題發送到大數據平臺上。有了大數據平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系統會給出不同的提示,如學生順利地完成第一道題,系統會給出“請看另外題目”的提示,說明學生做對了題目,接下來的這些題目與第一道題類似。如此便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理清題型,做到融會貫通,提高問題解決質量。
總而言之,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翻轉數學課堂,驅動學生課前借助微課自主學習;課中借由多媒體課件突破難點,及時練習;課后借由微課總結所學,從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升數學學習效果,潛移默化地轉變數學學習方式,促進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