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教育和體育局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量越來越繁重、復雜,所以需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財務工作加以嚴格管理,編制相應的監督機制、明確資金管理職責、提高報賬會計專業水平等,以此有效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以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期間,內審機制、會計出納為相互牽制的狀態,會計集中核算后牽制弱化,主要體現在財務會計為行政事業單位外的部門,作為獨立部門對單位業務了解不全面,無法準確掌握報賬的票據方面,故此會對財務的真實性造成嚴重威脅,為財務工作埋下安全隱患。此外,會計資金管理監督意識不強,容易引發資金、賬目不相符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機制的主要問題,為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為分離的狀態,因會計核算為企業獨立部門,需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以便有效控制成本。然而因資金使用、管理無法融合,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資金使用構成直接影響,獨立會計核算中心方面,不能正確看待行政事業單位業務、資金性質,因而無法確保經費應用的合理性,常見長期掛賬問題[1]。與此同時,部分報賬會計素質較差,不能確保會計核算信息的準確性,究其原因和對核算業務熟悉度欠佳有關,而這也是不能準確明確資金來源、開銷和性質等的基本原因,需要引起重視。
行政事業單位使用會計集中核算機制,財務人員不需做賬,需對報賬加以管控,如此可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任務。如此一來,會計集中核算中心、財務管理不能聯系起來,同時不能很好的行政事業單位情況,在發生報賬票據時無法評判真假,這時則會參照票據做賬[2]。需要注意的是,會計集中核算能對報賬票據是否合法、完整進行核算,但不能重視票據的真實性、加強監督,從而增加發生報假賬問題的概率。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財務管理時,需加強監督、參照會計法相關要求,明確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職責,實現財務崗位人員間相互監督,從而獲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最佳效果。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水平提高,較多工作借助計算機網絡的作用即可完成,這個過程應該加強監管。各崗位工作人員均需實行密碼授權,合理運用計算機網絡加強管理,客觀評判會計資料信息是否準確,同時秉持公平公開的原則進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財務監督及管理工作。
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時,應作以資金管理保證所有環節資金使用更加科學、合理,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方面結合各部門年度預算編制經費使用方案。在此之后,聯系部門事業發展需要編制經費使用計劃,可于財政部門提出資金申請,遵循經費使用方案合理使用資金[3]。除此之外,不同部門使用資金期間應該按支付程序處理,比方說:日常小金額資金支出可經現金支出;針對大金額資金的使用,建議以用款申請程序、審核程序,以及批準程序等支出。行政事業單位日常小金額資金支持比較多,所以為滿足現金支付方面的需要,則要求構建備用金機制,按行政事業單位3d現金使用情況于財政部門提出資金方面申請,將資金支出控制在預算的范圍,獲得審核批準后由報賬會計通過現金方式支付。
在會計集中核算機制下,會計部門工作經做賬——報賬發生轉變,這時工作難易系數下降,市場經濟持續發展下相關部門預算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應該加強對財務方面的管理,在報賬期間充分了解信息資料、單位相關業務,以便對報賬票據是否真實加以評判,提高報賬人員的職業道德、專業水平,為切實提升會計工作效率奠定堅實基礎[4]。與此同時,整理報賬資料、傳遞報賬資料、備用報賬資料時,可使資料信息更加準確和完整。另外,要求報賬會計有較強的財務管理方面能力,定期實行會計核算中心單位業務管理,進而不斷提高報賬會計的專業水平。
結語:會計集中核算屬于新型統一核算財務管理的方法,當前被廣泛應用于行政事業單位中,有助于提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質量。但這個過程會暴露出一些不足,這就需要聯系實際遇到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然后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