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雄,毛海飛,張芳,葉麗玲,蔡少英
上饒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西上饒 334000
目前臨床在開展側臥位全麻手術時多以氣管插管通氣,但該通氣方式易導致氣管損傷,聲門水腫等的發生,不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1]。 而喉罩在使用時僅放置在咽喉部,不會進入聲門和氣管,因而不會對聲門、氣管造成機械損傷[2]。 使用喉罩通氣麻醉會減少對交感、迷走神經興奮作用,繼而減少對生理指標的負面影響[3]。 Supreme 喉罩是新一代的喉罩型號,由通氣管和引流管組成,增加引流管可起到對胃腸道的密封和引流作用,減少誤吸的發生,改進了既往型號的缺點[4]。該次研究將2019 年4 月—2020年4 月期間在該院開展側臥位全麻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Supreme 喉罩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在獲得倫理委員會等的批準后, 將在該院開展側臥位全麻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92 例,以SAS 軟件的隨機數生成器模塊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其中對照組(n=46):男性26 例,女性20 例;年齡18~59 歲,平均(45.69±9.78)歲;ASA 分級I 級19 例,II 級27 例;體重45~89 kg,平均(62.36±10.36)kg。 觀察組(n=46):男性25 例,女性21例;年齡18~59 歲,平均(44.49±9.95)歲;ASA 分級I 級21例,II 級25 例;體重47~87 kg,平均(61.66±10.26)k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ASA 分級、體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擬行側臥位全麻手術患者,術前檢測符合手術指征;②患者或家屬知情該次研究,簽署知情書。
排除標準:①近期有咽喉痛、上呼吸道外傷史;②合并其他嚴重疾病,如惡性腫瘤,全身免疫性疾病等;③研究需要使用的相關資料不完整者。
1.2.1 觀察組入組患者Supreme 喉罩通氣麻醉, 其實施方法如下:在患者入室后開放靜脈通道,建立心電、血氧、呼吸等的監護,并按照患者體重準備合適型號喉罩。 建立面罩供氧(8 L/min),在麻醉誘導前靜推咪唑安定(國藥準字H20031037),劑量0.04 mg/kg;鹽酸戊乙奎醚(國藥準字H20020606),劑量0.01 mg/kg,之后充分吸氧3 min 以上。該次研究均采用靜脈快速誘導, 按照順序靜推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1)0.2 μg/kg, 丙泊酚 (國藥準字H20123138)0.8 mg/kg, 依托咪酯 (國藥準字H32022379)0.2 mg/kg,順阿曲庫銨(國藥準字H20060869)0.15 mg/kg,面罩托下頜行人工通氣,于3 min 后準備插入喉罩。 確認喉罩是否漏氣后,以盲探法置入喉罩,為方便操作可將患者頭輕度后仰,術者以左手牽引下頜以拓寬口裂間隙,右手握筆式持喉罩,使罩口朝向下頜,之后沿咽喉壁向后插入,推進至合適位置后氣囊通氣。 確認喉罩位置合適后,將其固定,連接麻醉機維持呼吸狀態。
1.2.2 對照組術前準備及誘導方式同觀察組,在靜推麻醉藥物后以喉鏡暴露聲門,行氣管插管,在插管后固定插管,連接麻醉機控制呼吸狀態。
兩組患者麻醉維持時BIS 40~60, 持續吸入七氟醚(國藥準字H20070172),維持藥物濃度在0.5%~3.0%。 靜脈泵注丙泊酚、舒芬太尼,劑量見觀察組,依據手術需要增加其它麻醉藥物。 麻醉期間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維持理想的鎮靜效果。
①記錄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 住院時間、 麻醉時間、復蘇室停留時間、失血量指標;②對比兩組患者術中低體溫、躁動、低血壓的發生情況;③記錄對比患者術后胃腸道反應、咽喉部不適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時間、復蘇室停留時間、失血量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開展情況對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開展情況對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手術時間(min)麻醉時間(min)復蘇室停留時間(min)失血量(mL) 住院時間(d)觀察組(n=46)對照組(n=46)t 值P 值102.36±24.25 105.16±25.47 0.540 0.591 135.14±30.49 132.47±31.69 0.412 0.682 39.18±9.14 38.47±9.22 0.371 0.712 167.15±45.16 162.48±44.21 0.501 0.618 6.39±1.62 7.58±1.86 3.272 0.002
兩組患者術中低體溫、躁動、低血壓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中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觀察組術后胃腸道反應、 咽喉部不適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胃腸道反應、咽喉部不適發生情況對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and throat discomfort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Supreme 喉罩相較于氣管插管通氣,其主要優勢在于降低了咽喉部不適感,同時操作方法較為簡單,置入咽喉時更為方面, 且套囊的設計顯著降低咽喉部并發癥的發生[5~6]。 同時隨著不斷升級喉罩,在側臥位全麻手術中的通氣效果基本與氣管插管相當,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7]。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麻醉時間、復蘇室停留時間、失血量分別為(102.36±24.25)min、(135.14±30.49)min、(39.18±9.14)min、(167.15±45.16)mL。 對照組手術時間、麻醉時間、復蘇室停留時間、失血量分別為(105.16±25.47)min、(132.47±31.69)min、(38.47±9.22)min、(162.48±44.21)m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6.39±1.62)d,短于對照組(7.58±1.86)d(P<0.05)。而在李輝等[8]的研究中同樣將Supreme 喉罩應用于側臥位全麻手術中,其研究結果顯示手術時間、麻醉時間、失血量分別為(107±28.9)min、(135±29.7)min、(158±20.9)mL, 與該組研究保持一致性。 提示Supreme 喉罩相較于氣管插管,均能夠滿足手術需要,且性能差異不明顯,但由于Supreme 喉罩的機械損傷風險更小, 因此患者在術后住院恢復中時間更短。 同時兩組患者術中低體溫、躁動、低血壓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也表明兩種通氣方式均能夠達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且低體溫、躁動、低血壓等麻醉相關并發癥風險基本相當,這項對比說明了Supreme 喉罩在臨床側臥位手術中具有理想的應用前景, 能夠滿足側臥位手術的需要。 該次研究還顯示觀察組術后胃腸道反應、 咽喉部不適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說明采用Supreme 喉罩通氣,能降低對咽喉部的損傷,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繼而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 既往喉罩存在著漏氣、穩定性差的問題,但發展至Supreme 喉罩后這些問題得到極大改進,同時引流管還可降低胃反流的發生,降低胃腸道反應風險[9-12]。
綜上所述,Supreme 喉罩經多年改款, 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已能夠滿足側臥位全麻手術的需要, 同時由于Supreme 喉罩減少了對咽喉部的刺激或機械損傷,有助于降低咽喉部不適、胃腸道反應等的風險,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方法上Supreme 喉罩較既往型號喉罩有一定差異, 臨床使用上需注意采用正確的置入方法,避免操作不當引起漏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