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沙
巨野縣人民醫院兒二科,山東菏澤 274900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之后, 肺炎支原體會在呼吸道黏膜上附著,隨后大量繁殖。 對于呼吸道黏膜屏障進行破壞, 激發機體免疫反應。 導致體內釋放出較多的炎性介質,運用激發氣道高反應對患兒的咳嗽感應器產生刺激,進而產生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指患兒咳嗽時間持續在8周以上,患兒呼吸道受到感染后引發咳嗽,臨床治療通常利用阿奇霉素序貫治療,近幾年臨床研究中發現,阿奇霉素的耐藥率逐漸增加, 因此需要探究縮短病程以及改善療效的方案。 由于小兒慢性咳嗽的發病與體內尿白三烯升高相關,因此,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能夠有效抗炎,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1-4]。選取該醫院進行治療的患兒(2018 年5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慢性咳嗽)102 例作為觀察對象,分析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予以孟魯司特鈉進行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抽取該醫院進行治療的患兒 (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慢性咳嗽)102 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兒符合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指南的診斷標準, 沒有長時間利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肺炎支原體的急性期感染患兒,經過實驗室凝聚法檢測肺炎支原體在體內抗體呈陽性, 與醫護人員能夠進行完整的交流,語言功能健全,無功能障礙性疾病;入組患兒同意該次調查、患兒家屬均知曉此次研究,并共同簽訂該研究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對于藥物治療禁忌者,有肺結核及支氣管異物可能,具有哮喘及相關合并呼吸系統疾病,重癥肺炎患者,患兒精神狀況無法參與調查,不愿意配合研究者;利用數字隨機分配法將患兒分為兩組,觀察組51 例,對照組51 例。 觀察組:男性患兒26例,女性患兒25 例;平均年齡(3.8±2.4)歲。對照組:男性患兒25 例,女性患兒26 例;年齡(3.2±2.6)歲。該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認可并批準,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比較研究價值。
對照組患兒實施阿奇霉素治療, 首先為患兒實施常規止咳、化痰以及低氧血癥糾正治療,如患兒出現痰液難以排出,可以利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40475)為患兒實施霧化治療。 選用阿奇霉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1281),首日10 mg/kg 頓服,每日最大量≤0.5 g,第2~7 日,每日按體重5 mg/kg 頓服(每日最大量≤0.25 g),以7 d 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1 個月。 對觀察組給予阿奇霉素結合孟魯司特鈉治療, 在對照組基礎上, 睡前實施孟魯司特鈉咀嚼片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J20030038)口服治療,用藥劑量:5 歲以下患兒,4 mg/ 次,1 次/d;5 歲以上患兒,5 mg/ 次,1 次/d, 以7 d 為1 個療程,連續治療1 個月。
將治療有效率、免疫指標(EOS 計數、IgE 及ECP)及咳喘消失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作為觀察指標結合進行治療效果判定。 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分為顯效治療、有效治療、無效治療。 顯效:患兒咳嗽癥狀消失,肺通氣恢復正常有效:患兒咳嗽癥狀明顯好轉,肺通氣改善;無效:患兒癥狀無變化。 患者治療有效率=(總有效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00%。 咳嗽評分判定標準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的組織指定標準,對于患兒在治療前、治療2 周、治療4 周的咳嗽癥狀進行評分。 分數為0~3 分,0 分表示患兒無咳嗽癥狀,3 分為患兒重度頻繁咳嗽, 對于患兒的生活質量及睡眠產生影響。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相比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有效率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ective data research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n(%)]
觀察組患兒咳喘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s),d]
組別咳喘消失時間 咳嗽消失時間對照組(n=51)觀察組(n=51)t 值P 值9.67±1.24 5.26±1.37 17.044<0.001 15.68±0.91 10.65±0.63 33.036<0.001
治療前,兩組患兒免疫指標(EOS 計數、IgE 及EC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周、治療后4周觀察組患兒免疫指標相比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情況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情況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immun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組別觀察組(n=51)對照組(n=51)t 值P 值EOS 計數(×109/L)治療前 治療后2 周 治療后4 周IgE(μg/L)治療前 治療后2 周 治療后4 周ECP(μg/L)治療前 治療后2 周 治療后4 周0.94±0.22 0.93±0.20 0.240 0.811 0.64±0.19 0.88±0.21 6.052<0.001 0.43±0.02 0.61±0.08 15.588<0.001 582.23±60.42 582.32±60.39 0.008 0.994 400.36±19.58 520.71±22.05 29.052<0.001 260.24±16.38 400.57±20.33 38.385<0.001 19.33±3.18 19.36±3.19 0.048 0.962 15.35±3.35 18.98±3.54 5.319<0.001 6.91±2.50 10.27±3.88 5.199<0.001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慢性咳嗽是小兒常見的疾病。具有反復發作以及陣發性的特點,由于病情進展緩慢,在臨床癥狀中會合并其他疾病,因此,會產生誤診的情況,導致患兒的早期治療被延誤, 導致患兒病情出現反復及久治不愈的情況, 對于患兒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產生極大影響, 同時給患兒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及精神負擔。 臨床研究表明[5-7],小兒支氣管感染后會常常伴有氣道高反應,因此需要對患兒的慢性咳嗽癥狀進行治療,降低患兒的氣道高反應。
毛細支氣管炎以及哮喘等患兒體內的白三烯水平相比非氣道高反性疾病存在差異, 因此白三烯水平為參與肺炎支原體的發病的基因[8-11]。 因此在過敏性疾病以及慢性咳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患者實施孟魯司特鈉進行治療,孟魯司特鈉能夠通過對白三烯結合進行阻止,使白三烯的生物學活性受到破壞,防止氣管嗜酸粒發生浸潤,使血管通透性降低,有效地抑制炎性介質,使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因此患兒治療后體內的白三烯會明顯降低。 孟魯司特鈉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能夠對于慢性持續性咳嗽進行作用,有效降低患兒的氣道高反應,避免患兒哮喘發作,避免氣道平滑肌細胞的肥大以及發生肺纖維化,同時魯司特鈉治療后患兒不會出現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該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咳喘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時間顯著更短(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免疫指標 (EOS 計數、IgE 及ECP)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周、治療后4 周觀察組患兒免疫指標(0.64±0.19)×109/L、(0.43±0.02)×109/L、(400.36±19.58)μg/L、(260.24±16.38)μg/L、(15.35±3.35)μg/L、(6.91±2.50)μg/L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牟蘭蘭[3]對于患兒的治療研究中治療后2 周、治療后4 周觀察組患兒免疫指標[(0.64±0.14) ×109/L、 (0.43 ±0.01) ×109/L、 (400.36 ±19.52)μg/L、(260.28±16.37)μg/L、(15.34±3.33)μg/L、(6.91±2.51)μg/L]優對照組(P<0.05)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 應用孟魯司特鈉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慢性咳嗽, 能夠提升患兒的肺部功能, 縮短住院時間,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