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梅
腦出血主要是指原發性腦實質出血,臨床表現為口眼歪斜、失語、偏身麻木等,嚴重者還會出現偏癱、神經功能障礙等癥狀,屬中醫“中風”范疇。
急性腦出血的發生,主要在于患者平素氣血虧虛,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衡,加之憂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事勞累,或外邪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筋脈失于濡養;肝腎之陰虧于下,心火暴盛,肝陽鴟張,陽化風動,氣血逆亂,氣隨血逆,挾痰挾火,橫竄經隧,上沖腦部,致使腦部脈絡破裂而溢于外。《醫門法律·卷三·中風門》中曰:“中風一癥,動關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過于此者。”可見該病之危重。
對于急性腦出血的治療,主要目的是穩定生命體征、挽救生命和減少并發癥。過去,不少醫家拘于“出血者止,缺血者活”的觀點,不敢對急性腦出血患者施以“活血化淤”之治則。然而,近年來大量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證實,血淤是急性腦出血的一個重要病理,及時正確運用活血化淤法,能使患者顱內血腫逐漸縮小乃至吸收,神志漸清,頭痛緩解,運動和語言功能得到恢復,確實能提高救治療效,降低病死病殘率。同時,由于搶救時應用了脫水劑和利尿劑,患者的血容量明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因而,在治療中應用活血化淤的藥物是非常必要的,況前人亦有“活血止血”之論。另有人用實驗證實,腦出血數小時后即不再有血液進入血腫,所以現代臨床醫學認為止血藥物對于腦出血并無重要意義,而這就為中醫臨床使用活血化淤藥物治療腦出血提供了可能性。
根據多年臨床總結,活血化淤藥治療腦出血的適應證為:①高血壓動脈硬化性腦出血;②患者生命體征平穩;③無腦疝;④出血量在20毫升以下(若中、大量出血者應與手術配合應用)。另外,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者,亦可在嚴密觀察下試用活血化淤藥治療。但要注意,選的藥應該活而不破不動,恰到好處,像牛膝、紅花、當歸、桃仁、赤芍、丹皮、川芎、水蛭、雞血藤、蒲黃等均安全有效。另外,應用活血化淤藥物治療腦出血有個“時間窗”:如經觀察患者無繼續出血、生命體平穩,發病24小時后用藥較為穩妥。
現介紹一個急性腦出血的常用方藥——活血化淤湯,由桃仁、紅花、當歸、川牛膝、川芎、赤芍、地龍、龍骨、牡蠣、丹參、大黃、茵陳、川楝子等組成。本方實則為《醫宗金鑒》桃紅四物湯加減而成。當歸補血活血,川芎上行頭目,下行血海,入血分而理血中之氣,二者相伍能調和逆亂之氣血;桃仁、紅花活血逐淤,通經止痛,使淤血去,新血生;赤芍善入血分,活血涼血,使血之淤熱得活得散,伍用川牛膝可通絡祛淤,引血下行;龍骨、牡蠣為潛陽鎮逆之妙藥,可平抑上沖之火;丹參、大黃祛淤破血,疏通下行壅塞;茵陳、川楝子解郁舒肝,調達肝木之性。諸味合用,共奏調和氣血、活血祛淤之效,可減輕腦部充血和水腫。
中成藥的話,可選擇腦血疏口服液,它是我國按新藥批準上市的用于腦出血急性期及恢復早期的顱內清淤劑。大量基礎及臨床試驗證實,腦血疏口服液能加速顱內血腫吸收及腦水腫的清除,有效改善腦出血患者的神經功能和臨床綜合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但要注意,出血量較多及出血部位對預后影響較大時,不宜單純采用活血化淤藥治療。惡性高血壓、出血傾向、淀粉樣腦病變,以及長期口服大量抗凝劑者,應慎用活血化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