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志超
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腹股溝疝患病率可高達1%~5%。但許多人對于腹股溝疝的認識普遍存在誤區,覺得可治可不治。其實,腹股溝疝一旦不能回納,就會發展為嵌頓疝,引發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癥狀,甚至腸壞死、穿孔,危及生命。因此,所有的老年患者,只要影響了生活質量,均建議盡早手術處理。
人體任何臟器或組織離開原來的部位,經正?;虍惓5谋∪觞c、缺損或間隙進入了另一部位的情況稱為疝。例如:部分腦組織從枕骨大孔壓出而形成腦疝;部分腸管或其他腹腔臟器,通過腹壁薄弱點或缺損突出腹壁,形成多種腹外疝。
腹外疝包括腹股溝疝、股疝、臍疝、切口疝等幾個類型,其中以腹股溝疝最為常見。腹股溝疝主要是腹部強度降低,以及腹內壓力增高所致。老年人由于肌肉萎縮,腹壁薄弱;加上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宮圓從韌帶穿過,給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再加上多有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導致的排尿困難等疾病,致使腹壓升高,為疝的形成提供了動力,因此成為腹股溝疝的高發人群。通常,如果老年人的腹壁出現了不應該有的包塊兒,而且平臥后消失,這種情況幾乎可以肯定就是疝,要趕快去醫院進行治療。
很多老年患者認為疝氣不痛,不耽誤吃喝,不需要治療。殊不知,隨著病程的延長,疝氣會越來越大,終將加重腹壁的損傷而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一旦不能回納,就會發展為嵌頓疝,出現嘔吐、腹脹、排便不暢等腸梗阻等癥狀,甚至腸壞死、穿孔,危及生命,死亡率約為15%左右。
腹股溝疝的保守治療包括疝帶、疝托、中醫、中藥及注射療法等,這些方法可以緩解癥狀或延緩疾病的發展,雖短期效果尚可,但不能治愈,會很快復發。目前,外科手術才是治愈成人腹股溝疝的唯一方法。
手術方式取決于疝塊大小,是否首次修復以及總體健康狀況。目前國際公認的是無張力疝修補技術,包括開放術式和腹腔鏡術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就是應用一個補片來填補腹部的缺口,比強行縫合缺口要牢固和舒適。對于絕大多數老年患者,局麻下的疝修補手術創傷很小,從麻醉到手術風險都很小,一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手術,無需靜脈輸液,第二天即可出院。而復發疝再手術時常因局部粘連,瘢痕形成,致局部解剖層次不清或造成新的損傷,因此要采取個體化的原則,這樣才可能使疝再次復發的概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高齡患者因為機體的正常衰老、組織臟器功能相對低下,故其手術風險相對年輕人而言會增加。所以,術前需要全面檢查摸清有無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糖尿病、內分泌紊亂、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等狀況及程度,檢查明確后要積極治療以使身體各項生理指標盡量接近理想狀態。
另外,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患者一般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難,排尿時會不自覺地用增加腹部力量的方法來排凈尿液。長此下去,就可能會引起腹股溝斜疝、痔瘡等并發癥。因此,對于老年男性患者,在術前檢查前列腺才是明智之舉。目前,可檢測前列腺增生排尿障礙程度的方法有很多,如IPSS(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表)、前列腺的體積、尿殘余量等,皆具有方便、經濟等特點。如果證實有前列腺增生癥,應該先治療該病,等排尿困難的問題解決好后,再進行疝氣修補手術,如此才有助于避免腹股溝疝術后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