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茜
據統計,202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約7600萬,中國青光眼患者數尤為突出,約2180萬,致盲人數約567萬。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其發病隱蔽,早期難以發現,故被稱作“盜走光明的小偷”。該病發病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68%,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逐漸增高,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超過2%,而65歲以上則達到4%~7%。故中老年人要注意預防。
青光眼是一種以眼壓升高、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目前臨床多根據前房角形態和發病年齡將青光眼分為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根據導致眼壓升高的病因,每一種青光眼又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那些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的青光眼稱原發性青光眼,可分為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可疑青光眼與高眼壓癥、正常眼壓(低眼壓)青光眼、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伴先天異常的發育性青光眼。
繼發性青光眼的發病原因是清楚的,根據病因結合房水排出障礙的機制可大致分為繼發性開角青光眼、繼發性閉角青光眼和繼發先天性(發育型)青光眼。
臨床上有時見到兩種或兩種以上青光眼共同出現,稱為混合性青光眼。常見臨床類型有開角型青光眼與閉角型青光眼混合、開角型青光眼與繼發性青光眼混合、閉角型青光眼與開角型青光眼混合、閉角型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混合。
老年人在情緒大幅波動、失眠時,或者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情況下,極易發生青光眼,須引起重視。青光眼疾病早期大多數還是有跡可循的,可以根據以下的癥狀提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剛出生的嬰兒,如果發現黑眼珠特別大,應盡早到醫院排除先天性青光眼的隱患;青少年如果遇到近視急劇加深,或忽然視力模糊、眼睛脹痛,甚至視野中出現暗區,都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現,要及時接受眼部檢查;中年以上人群,如果出現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或者虹視,可能是急性青光眼發作的表現,需及時到醫院進行緊急處理。
目前大多數的青光眼是不能被完全治愈的,治療青光眼的目的是為了保存現有的視功能,防止視力的進一步丟失。治療分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包括激光治療),原理都是建立新的房水動態平衡,或者減少房水的產生量,或者增加房水的排出量,將眼壓降到安全的范圍內。
目前治療青光眼的藥物可分為:1.眼局部應用的降眼壓滴眼液,主要包括擬膽堿作用藥物(如毛果蕓香堿滴眼液)、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如噻嗎洛爾、倍他洛爾、美替洛爾、左布諾洛爾、卡替洛爾等滴眼液)、碳酸酐酶抑制劑(如布林佐胺滴眼液)、前列腺素衍生物(如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貝美前列素和他氟前列素)、復方固定制劑(如布林佐胺噻嗎洛爾滴眼液、布林佐胺溴莫尼定滴眼液、拉坦前列素噻嗎洛爾滴眼液、貝美前列素噻嗎洛爾滴眼液、曲伏前列素噻嗎洛爾滴眼液等)。2.全身用的降眼壓藥物,主要包括碳酸酐酶抑制劑(如醋甲唑胺)、高滲脫水劑(如甘露醇)。
如果眼壓控制不理想或經常反復發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眼底視神經顏色變淺、杯/盤比例變大、視野缺損、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變薄等,說明藥物已不能控制眼壓,這時應該及早做手術。手術方式包括濾過性手術、眼閥門引流管植入術、周邊虹膜切除術、睫狀體光凝或冷凍術等多種,可根據具體的病情聽從醫生的建議來選擇。術后無論視力如何,一般3個月或半年要進行1次詳細的眼科檢查,若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