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
經常有患者咨詢:“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點嗎?還有必要做葡萄糖耐量試驗嗎?”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也很有代表性,下面我就來詳細講一講葡萄糖耐量試驗。
糖是組成人體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能量的重要來源,血中的葡萄糖便是我們常說的血糖。大家都知道,可造成血糖長期高于正常值的最常見疾病就是糖尿病。因此,診斷糖尿病,多以血糖異常升高作為依據,臨床上常以空腹血糖值來判斷。但這是不夠準確的,對于那些糖尿病癥狀不明顯或者血糖升高不明顯的可疑糖尿病患者,就需要用上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是一種葡萄糖負荷試驗,是評價機體血糖調節能力的方法,是臨床常用的用于診斷糖尿病的確診試驗,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診斷糖尿病及糖調節異常的金標準。
通常的試驗步驟是先給受檢者一次性(5分鐘之內飲用完)口服75克的葡萄糖(溶于250毫升的溫開水),然后每隔30分鐘取血1次,共4次,歷時2小時(必要時可延長血標本的收集時間,可長達服糖后6小時),同時每隔1小時留取尿液做尿糖測定。正常人在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暫時升高的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可使血糖在短時間內降至空腹水平;當糖代謝紊亂時,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劇升高,或升高不明顯,但是短時間內不能降至空腹水平。這正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的原理。
葡萄糖耐量試驗時,如果服糖后任意時間血糖>11.1mmol/ L,則可以診斷糖尿病;如果服糖后任意時間血糖水平升高,超過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達到11.1mmol/L的糖尿病診斷標準,這些患者則為糖耐量受損;如空腹血糖在6.2~7.0mmol/L之間,是空腹血糖升高,但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即被稱為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受損和空腹血糖受損可以說是一種正常人向糖尿病的過渡狀態,這部分人雖然現在還不是糖尿病,但是將來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非常高,可以說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備軍”。在中國的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單純餐后血糖高的比例達50%,糖尿病前期患者中,餐后血糖高的比例達到了75%,因此通過葡萄糖耐量試驗,就可以根據餐后血糖來確診單純測空腹血糖漏掉的75%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種復雜的代謝紊亂,糖耐量異常要發展為糖尿病,其中間有許多復雜的因素參與。因此,臨床建議以下8類人都要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①常規體檢中,空腹血糖介于5.7~6.1mmol/L者;②年齡超過45歲,尤其是腦力勞動者;③體重大于正常體重的115%或體重指數≥25者;④有糖尿病家族史者;⑤以往有糖耐量異常者;⑥有血脂異常、高血壓、大血管病變者;⑦在妊娠婦女中,年齡超過30歲,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大嬰兒(出生時體重≥4公斤)者;⑧有不能解釋的滯產者。
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前后,受檢者要注意:①試驗前避免精神刺激和劇烈運動,至少應靜坐或靜臥半小時。如遇急性心肌硬死、腦血管意外、外科手術等應激狀態,或有感冒、肺炎等急性病,需等病情完全恢復后再做試驗。②檢查前3天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少于150g,并且維持正常活動。③影響試驗的藥物應在3天前停用,比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醛固酮、兒茶酚胺、氯噻酮、可的松、胰升糖素、酚妥拉明、噻嗪類利尿劑等可升高血糖的藥物;他巴唑、對氨水楊酸、丙磺舒、心得安、磺胺類藥等可降低血糖的藥物。④試驗前一天從晚上9點開始禁食,禁食時間 8~10小時,當天的檢查必須在早上 7~9點進行。⑤整個試驗過程中不可吸煙、喝咖啡、喝茶或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