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在常規體檢中,肝功能檢查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它主要是通過各種生化試驗方法,檢測與肝臟功能代謝有關的各項指標,如轉氨酶、膽紅素、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動度等,以反映肝臟功能基本狀況。肝功能檢查可以幫助患者及早發現和診斷某些肝膽系統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藥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一般來說,受檢者在做肝功能檢查前,醫務人員會交代一些注意事項,以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正常人血液內含有一定量大分子的β和γ球蛋白,可與某些化學試劑結合而沉淀,而小分子的白蛋白和α1-球蛋白,則可防止沉淀的產生。因此,正常人血清中加入規定的化學試劑后,由于白蛋白的抑制作用,不發生沉淀或有輕微沉淀。而肝病患者由于血清中白蛋白減少,β和γ球蛋白增多,其血清中加入化學試劑以后,發生明顯的沉淀。進食后,血清中成分發生改變,加入化學試劑后,即使正常人的血清也會發生程度不同的沉淀。特別是食入高蛋白或高脂肪食物,則發生沉淀更明顯。報告的結果容易使醫生把正常人誤診為肝病患者。因此為了使檢查結果更準確,肝功能檢查前一天晚餐應避免飲酒,不要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9點后不要再進食,檢查當天不能吃早餐。但是切記不可超時長空腹,一般為8~12小時,否則會使膽紅素含量增加,影響檢查結果。
有些人為了給空腹做準備,前一天的晚餐會吃很多,有人還會吃些油膩、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也會影響到第二天的檢查結果。晚餐不能不吃,但禁食油膩、辛辣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應適量吃些清淡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另外要注意,不要吃胡蘿卜,或者富含豐富葉黃素的食品,否則會導致血清呈黃色,進而對黃疸指數的測量和計算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肝臟在人體內的作用之一就是解毒,有些藥物會加重肝臟負擔,造成肝功能暫時性損傷,從而影響肝功能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比如,維生素D會影響膽紅素的測定值,阿片類藥物可導致轉氨酶活性升高,解熱鎮痛藥如保泰松、復方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及消炎痛等可導致膽紅素和轉氨酶升高。另外,多種藥物同時使用時,可引起藥物代謝酶變化,引起代謝性肝功能異常,從而影響肝功能檢查結果。所以,普通健康人群在肝功能檢查前一天最好停藥,一些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則需要在檢查前咨詢主治醫生是否可以停藥。另外,若受檢查者有感冒癥狀,最好等感冒痊愈之后的一星期再進行肝功檢查。
必須要確保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緒,不可以熬夜和生氣,以免對肝功能的檢查造成影響。檢查前也不要進行太過劇烈的運動,因為運動量太大會使得其他組織中的轉氨酶向血液釋放,而轉氨酶數值升高大多數是肝臟疾病的信號,這會讓醫生出現錯誤的判讀。檢查當天應到醫院后安靜休息20分鐘后再抽血化驗。
最好在早晨8點半左右進行該檢查,最晚不能晚于中午12點,否則會因機體激素調節而影響檢查結果。但若有特殊情況需要下午進行抽血,可與醫生進行溝通。
如果抽血檢測肝功能,發現指標出現異常,也請別過分擔心。因為有時候肝功能異常可能與您前一晚沒有嚴格禁食、化驗誤差等因素有關,所以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復查。如果復查結果仍然有問題,那么您就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