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日本的傳統文化教育人們要學會克制情緒,以免給他人帶來負擔,但伴隨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讓很多人的身心健康出了問題,甚至忘記了如何去笑。為了讓人們找回快樂,東大阪市每年年末都會舉行“大笑儀式”,每次活動都會吸引很多當地民眾,大家聚在一起大笑約20分鐘,以此來“趕走霉運,迎來幸福”。
2006年,日本還引入了發源于印度的大笑瑜伽,僅3年時間就普及到各地,共有40個愛好會。以愛笑、幽默著稱的關西地區更是盛況空前,至少有7個俱樂部經常組織活動。真正讓大笑瑜伽推而廣之的是大笑瑜伽協會的代表高田佳子,這位看起來胖乎乎的中年女性曾在國外工作生活,后來跟隨印度大笑瑜伽大師學習,從中受益匪淺,回到日本后在12個城市相繼成立了大笑瑜伽俱樂部。所謂大笑瑜伽就是將大笑與瑜伽動作、冥想相結合的一種運動。不僅能活動面部肌肉,而且對于長期處于壓力狀態下的人來說是種不錯的情緒宣泄方法。
高田佳子介紹說:“我們會讓每個加入俱樂部的人學會保持快樂,用大笑拯救情緒和生活,治愈內心的傷。”每次活動大約有十幾個人參加,場地不限,開始前大家要先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然后說出最近的煩惱。比如,一位43歲的上班族說,公司會對40多歲的員工進行調崗減薪或解雇,但房貸沒還完,孩子在上大學還沒就業,他不能失去這份工作,因此十分焦慮;一位67歲的阿姨說自己有老寒腿,一降溫就疼得厲害,冬天更難熬,每天都愁眉苦臉的。
然后,老師會對大家進行指導:安靜下來,拋棄一切雜念,想象自己置身于宇宙或喜愛的大自然景色中,深呼吸;想象自己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在大自然中奔跑,回想兒時的美好回憶,微笑,繼續笑,大笑出來……神奇的是,平時愁眉苦臉的人到了這里真的能順應引導進入歡笑模式。別人的笑容也能感染自己,即使無法大笑也能露出久違的笑容。
俱樂部老師還有其他引導大家笑出來的方法——
1.合十禮:雙手合十,呈祈禱姿勢,與同伴面對面站立,鞠躬,面帶微笑;
2.阿羅哈:一邊哈哈大笑,一邊模仿跳草裙舞的動作;
3.紅酒開瓶器:想象自己的身體就像一個紅酒開瓶器,慢慢舉起手臂,每舉起一點兒都要發出“哈哈”大笑聲;
4.爭論:對著某人搖手指,好像你在為某事煩惱,全程大笑。
每次練習結束時,大家會一起重復唱大笑瑜伽拍手歌:“很好,很好,耶!”
目前,越來越多人加入大笑俱樂部,他們有專門的網站,經常一起交流如何發自內心地笑出來等問題;退休的老年人還會組織一起出游、鍛煉等;上班族、主婦們遇到煩心事也會去俱樂部解憂。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