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生 沂水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失業保險科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對于勞動力的素養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成為我國勞動保障部門的重要工作職責之一。在我國,社會保障和民生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再就業與失業保障。以我國的社會、政治以及經濟發展狀況和當前的失業人員結構為依據,相關事業部門會對無業失業人員進行失業培訓管理,鼓勵其積極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素質,指導其就業再就業,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這一工作在我國已經開展了二十多年之久,至今仍在不斷地完善和創新中。對就業再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不僅緩解了我國的就業難問題,而且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發展中。部分就業再就業人員無法順利實現就業的原因就在于其職業觀念老舊,職業技能也比較單一,對于當前經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來說,他們往往不能滿足社會生產需求。
(一)就業再就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相關事業部門對就業再就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不僅能夠較為全面地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和思想認識,而且可以切實地為就業再就業人員提供適合其能力的就業機會。
(二)就業再就業人員的就業機會增加。從當前的社會就業再就業人員結構來看,我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被動失業人員或轉崗人員出現。但在企業或單位看來,市場中仍然缺少其所需要的人才。這就導致了職位需求和供給間的失衡。而相關事業部門開展就業再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養,就是為了提高失業、轉崗人員的職業技能,以此來為企業和單位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職業人才,有效地提高我國社會的就業率,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
首先,針對就業再就業人員開展的職業技能培訓內容比較單一。當前在我國相關事業部門開展的職業技能培訓中,就業再就業人員面臨的選擇非常少,而且內容比較陳舊,不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而且對不同需求的就業再就業人員開設的培訓課程大同小異,缺乏針對性。
其次,相關事業部門開展的就業再就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期限比較短,培訓效果得不到保障。由于培訓期限都比較短,就業再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通常都是針對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職位,很難培養出高質量、高技術型的人員。
再者,有些就業再就業人員對相關事業部門開展的職業技能培訓并不重視,他們通常文化水平比較低,思想觀念也比較落后,增加了相關事業部門職業技能培訓的工作難度。而且如今我國涌現出來一批又一批的新型失業人員—大學生失業人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改變了我國以往的就業再就業人員結構,但總體來說我國就業再就業難的問題還是集中在年齡偏大、技能簡單的人員身上。
最后,我國就業再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混雜。當前我國的培訓機構市場并不規范,雖然就業再就業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都是經過了相關事業部門的精挑細選,但是仍然存在培訓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促使就業再就業人員無法通過培訓切實地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
(一)轉變就業再就業人員的思想觀念。我國政府為促進就業與再就業,在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時,對就業再就業人員提供了一些補貼,其用意就在于吸引更多就業再就業人員參與到職業技能培養中來。當然想要轉變就業再就業人員老舊的思想觀念,我國政府中的相關工作者就要起到帶頭作用,重視并積極參與到就業再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中。
(二)為就業再就業人員提供合適的培訓機構和專業課程。相關部門在選擇培訓機構時,要遵循質量好、信譽好、師資優秀以及專業設置合理等原則,基于市場化運作進行優勝劣汰。根據市場和就業再就業人員的需求,還可以與機構聯合設計專業課程,根據不同就業再就業人員的情況靈活采取訂單、定崗或者定向培訓。另外,我國社會中的職業需求多種多樣,職業技能培訓要與時俱進,最大限度地位就業再就業人員提供多樣的專業課程。同時在培訓過程中要尊重就業再就業人員的選擇,以此來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加強對就業再就業人員的培訓管理。培訓開始前,相關部門要將培訓的具體事項向就業再就業人員交代清楚,使其合理安排時間。在培訓過程中,制定補貼發放的標準,以達到督促就業再就業人員準時上課,認真學習和完成技能考試的目的。最后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了解學生需求以隨時調整課程方向。
(四)搭建企業與就業再就業人員的對接平臺。通過搭建企業與就業再就業人員的對接平臺,順利完成職業技能培訓考試的就業再就業人員就能夠直接與企業進行聯系,企業也能夠通過此平臺發布招聘信息。同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率先錄取已經完成職業技能培訓考試的人員。
結束語:總而言之,就業再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是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問題。作為就業再就業實現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就業再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需要相關事業部門和工作者不斷地摸索和實踐,不僅要重視對思想觀念的革新,也要重視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為就業再就業人員提供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