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璇 大連市第十三中學
引言:近年來,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培育工作要求逐漸提高,生物教師運用三疑三探教學法設計導學案,希望高中生養成自學的良好習慣,進而為后續生物課堂高效打造奠定良好基礎。可見,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深入分析高中生物“三疑三探”導學案的設計,這具有探究性意義和現實性意義,內容闡述如下。
三疑三探內涵主要從三個層面解析,第一層面是設疑自探,即教師圍繞教材知識點提出問題,從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對知識留下深刻影響。第二層面是解疑合探,即學生通過組內探究,或者與教師討論,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并鍛煉組間合作能力。第三層面是質疑再探,即教師從廣度、深度進行提問,通過習題布置,全面拓展學生思維、完善知識架構,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運用[1]。
思維型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三疑三探教學法的實踐價值較高,主要從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兩方面體現。
1.學生發展。三疑三探思維型課堂中,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來學習知識,并逐漸養成樂學的學習習慣,強化探究意識。無論是中等生,還是差等生,均能獲得問題討論機會,這無疑會提高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盡享學習樂趣。隨著學生進步速度的加快,學生探究式學習動力會大大增強,進而呈現良性學習效果。
2.教師成長。由于三疑三探教學法屬于新興產物,對于教師來說,應適時創新教學思想,改變教學方法,通過滲透人本理念,激發學生在導學案學習中的積極性,讓學生做自我學習的主人。此外,教師保持學習心態,探索新教學法與學科核心素養融合路徑,這既能鍛煉教師教學能力,又能為新課程改革貢獻重要力量。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開始之前,生物教師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問題情景,目的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在此期間,教師圍繞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之后師生共同歸納梳理問題,以提綱的形式呈現問題。最后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自主探究等方式試圖解答疑問。例如,導課階段生物教師為學生創設提問機會,教師以圖片、視頻方式展示不同環境、不同形態的藻類植物,讓學生細致觀察,并鼓勵學生舉手發言。接下來,生物教師整理發言內容,圍繞疑問類的內容進一步總結,由淺入深的呈現在表格中。如:藻類植物生活環境有哪些?藻類植物形態完全不同還是基本相同?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有哪些作用?藻類植物與人類間存在怎樣的關系?接下來進入自主探究階段,即學生以資料查閱、教材閱讀、生物知識積累等多種方式答疑。
指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檢查上述自主探究情況,對于自探難以解決的問題合作解決[2]。具體來說,生物教師隨機點名,讓被點到的同學逐項回答上述問題,其他同學認真聆聽,教師做好回答記錄。對于回答正確或回答全面的環節,教師及時鼓勵學生。單個學生給出的答案難免片面,或者存在不當之處,對此,教師為其他學生提供答案補充或者非同意見表達機會,進而為合作探究做鋪墊。例如,學生回答“藻類植物形態完全不同還是基本相同?”這一問題時,個別學生會從日常生活中常見植物的外形特征總結藻類植物形態,具體到植物根、莖、葉等器官。當教師發現,通過學生交流無法準確探究問題答案時,教師從藻類植物形成這一角度進行分析,如單細胞、群體或多細胞的葉狀體被稱為藻類植物,言外之意,藻類植物無根、莖、葉分化趨勢,這類植物與日常帶有根莖葉器官的植物存在差異。需注意的是,生物教師要想提高解疑合探有效性,重點圍繞學生易混淆、不懂、合探無解類問題重點講解,對學生已懂、未探究等問題盡量不講,主要是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率。此外,教師遵循一視同仁原則,兼顧中等生、差等生,為其提供問題探究、課堂回答的機會,從而增強每位學生學習自信心。
基本完成本節主要學習任務的基礎上,生物教師鼓勵學生質疑高難度的問題,再次進行深入探究解答,從而達到查漏補缺、深化知識、發散思維、求同創新的目的。這既能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學習的益處,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印象。
例如,藻類植物銳減,會對生物圈有什么影響嗎?又會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影響嗎?這類問題顯然上升到新的高度,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無疑會在生物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搭建橋梁,這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培養有重要意義。為充分發揮質疑再探環節的育人效用,生物教師向學生細致講解藻類植物自養原理,即藻類植物憑借體葉綠色光合作用,即釋放氧氣、吸入二氧化碳。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意識到氧氣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所以學生能理解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教師聯系現實生活,引導學生思考濾食性魚池內為何投放藻類植物,部分學生猜想,藻類植物為其提供天然餌料。教師補充道,不僅如此,藻類植物還能用來制藥、制作食品,如虎耳菜,最后學生能理解藻類植物在生物圈及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拓展運用環節,生物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以選擇題、填空題、思考題等形式考察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確保三疑三探導學案的教育效用全面發揮。
結論:綜上所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之路的拓展刻不容緩,對于生物教師來說,應不斷攀升、不斷實踐、不斷探索,全面創新三疑三探導學案設計思路,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上生物學科,真正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這對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優化有促進意義,并且學生探究能力會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