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雁南 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
文化的共通性及文化旅游資源的富集性,為文旅深度融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提供了堅實基礎。長三角地區文化在千年的發展之中是不斷累積與裂變的,這在相當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了現如今長三角地區人們的思維方式。文化向來是一種習慣與生活方式,最終會塑造出一種集體人格。在探索金融業發展的過程中,對于長三角地區文化方面的分析不可或缺,因為金融究竟制定何種戰略發展,離不開對于當地社會風俗、文化背景的探索,惟有充分考慮“人”的歷史因素,才可實現真正的發展。
長三角地區商業文化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長三角獨特的文化影響下,多處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幫應運而生。歷史上有“五大商幫”的說法,分別為浙商、蘇商、徽商、晉商和粵商。在長三角地區,已經占了三個,長三角現如今經濟的繁榮,與這種形成商業風格的商人團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以下便追根溯源對其進行簡要的探析。
首先從浙商文化來看,浙商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本質上非常一致,是中國傳統文化理念在現時代的彰顯。浙商的審時創新、進德修業、追求和合的理念,為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浙江各地都有其代表性的商業團體,如溫州商人,其溫州模式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龍游商幫,是在古代交通樞紐、土產豐富的龍游縣興起的;義烏商人,以制造、經營小商品聞名于世,其小商品行銷全球。在浙商文化的哺育下,出現了諸多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企業家,老一輩的宗慶后、新時代創辦阿里馬云、網易的丁磊等,都是現代商界的傳奇人物。
再來看蘇商文化。蘇州在明清時期已是江南重要的商業中心,以蘇州為中心朝外擴散的商人群體,被稱為“蘇商”。由于江蘇省具有優越的地理環境,其商人群體有著“離土不離鄉”的傳統。蘇商與其他商幫比,經商風格更加穩健,具有看重實業、信守信諾的特征,此商業文化促使其商人群體得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健發展。但蘇商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如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江蘇的鄉鎮企業家往往小富即安,缺乏開拓進取的精神。企業家過分謹慎穩健不利于真正品牌的創建。此局限性在新時代限制了江蘇省品牌產業的創立。
再來分析徽商文化。由于徽州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鄉,賈與儒的結合,是徽商獨有的氣質。徽商以儒家的誠、信、義作為商業道德的根本,在經營之道上,徽商講究商業道德,提倡以誠待人,以信接物,義利兼顧。他們以勤奮和吃苦耐勞而著稱,正是由于諸多美好品質,徽商也獲得過空前的發展,但近代歷史開始,由于敵不過外商用機器生產的商品,加之其地理位置較難接軌海外,故而便漸漸沒落。
總體而言,長三角地區出現過燦爛的商幫文化,每一種商幫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淵源與文化精神,都在未來有著無盡煥發活力的可能。
新時代的背景下,金融業在文化事業建設方面可以作為。在現代化程度不斷提升的城市,人們的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以下以一市三省的角度來對其文化建設事業進行探析,以探尋金融業發展的可能性。
上海市文化建設。在文化事業方面,上海積極推動文化改革發展,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目標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在長三角文化方面,上海作為經濟最為繁榮的國際化大都市,憑借其天然的人才吸引、文化匯聚優勢,發揮著文化方面的引領軸心作用。上海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還還積極推動高水平的文化場館建設,提升文藝活動的水平。
江蘇省文化建設。江蘇省對于文化建設著力推動,不斷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在農村與鄉鎮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對于農家書屋進行轉型升級,積極開展“書香江蘇”戰略。除此以外,江蘇省對于文旅融合發展同樣大力推進,使之融合發展,推進“文化+”、“旅游+”戰略的實施,促進地區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浙江文化建設。電影、視頻端以阿里影業為首,電視劇產業以華策影視為首,浙江千余家影視企業串聯成一個龐大的產業群,同時,浙江的文化產業涌現出一批“現象級”融媒體產品,金融機構助推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安徽文化建設。安徽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省內文化資源豐富,且分布廣泛,結構勻稱。更難得的是,安徽境內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旅游景點眾多。同時,安徽具有十分豐富的民俗資源與戲曲資源,豐富多樣,特征鮮明,安徽文化事業具有巨大潛力。
第一,長三角地區具有優勢明顯的文化產業區域影響力,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產業集聚度。長三角區域內,四省市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范圍內保持較高水準,體現其優勢,且其文化產業公司眾多,其資產規模與市場競爭力都領先于業界,此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的重要基礎。
第二,文化產業“服務化”傾向明顯。以上海和江蘇為表率,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服務化”趨勢不斷加強,長三角區域內,第三產業占比持續上升,在此趨勢下,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也日益朝著服務化方向發展,文化服務業法人單位數占地區文化產業法人單位總數的比重持續上升。
第三,文化產業科技含量提升。長三角地區高校豐富,具有充沛的人才,同時其科研資源設備也較為充足,存在著較為完善的文化科技融合平臺,此方面因素支撐著長三角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朝著更深遠的境地前進。
結語:文化產業是具有潛力的經濟增長點,在長三角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是不可忽視的一點,長三角地區的社會文化環境具有天然統一態勢,為金融一體化創造條件。在新時代背景下,必將形成一種全新的長三角商業文化,商業的發達與金融的支持是相互需求,這對于長三角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金融業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地區特色,制定出適宜地區文化風俗的發展戰略,唯此才能釋放出最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