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 中國人民大學
前言:近幾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生態城市的建設在當下城市的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生態城市的建設與城市經濟發展有一定的聯系。城市生態的建設,需要經濟、資源、人口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無論哪一方面不協調,都不利于生態城市的建設,同時也不利于城市經濟的平穩發展。所以,在建設城市的過程中,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需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使城市生態發展和經濟發展相互協作、相互促進。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許多經濟的迅速發展是以犧牲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氣候變化異常,環境問題倍受人們的關注。所以生態城市開始逐漸推廣建設,但是,生態城市的建設過程中也面臨了許多問題,其中,生態城市建設表面現象嚴重就是特別突出的一種。在建設生態城市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道德水準低的包工頭,私自貪污公款,將進行生態城市建設的資金挪取,購買劣質的原材料,以至于生態城市建設中的基礎設施不夠好,不利于生態城市的建設。例如為了建設生態城市,必須做好綠化的工作,而購買和栽種品質較差的樹苗,樹苗的存活率可能不高,這就不利于生態城市的建設。使生建設生態城市空有其名,只做了表面工作而沒有落實到實際中去。其次,資金投入的力度不夠,也不利于生態城市的建設。由于受各級各地財政的影響,在生態城市的建設的投入上會出現不平衡的問題,這就導致部分小城市的生態城市建設不夠完善,只做了表面的工作,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會使城市的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壞,這就要求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首先要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但是,就目前的發展來看,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足。在大城市中,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態城市的建設,而在一些比較小的城市中,人們并不注重對生態城市的建設。這就是建設生態城市的宣傳制度不夠完善而導致的,許多小城市并不能認識到生態城市的重要性。生態保護意識的推廣不足還會使已經建設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例如踩踏馬路邊的草坪或隨手摘取馬路邊的花朵,這些行為都不利于生態城市的建設,這就要求政府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推動生態城市的建設。
在生態城市的建設中,要合理規劃城市的建設布局。但是,在近年來的生態城市建設中,城市的布局規劃不夠合理。首先體現在城市中的工業區、文化區、居民區、商業區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商業區固有人員密集、交通擁堵等問題,在商業區內建造居住區就不是很合理,吵吵鬧鬧的環境不利于人們的休息,不能給人們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而在一個城市之中,污染最嚴重的區域是工業區,不利于人們的健康生活。由此可見,城市功能區分布不合理,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不便之處。城市規劃不合理,使城市的經濟和環境發展存在著不平衡之處。傳統城市的發展只是依靠經濟,但是現在人們不只是追求經濟生活的滿足,更要求生活的環境更加舒適與和諧,所以城市的規劃和建設至關重要。
在生態城市建設中,面對城市布局不合理的現象,首先應做的是合理分配城市的布局。在原有的城市布局基礎上,政府投入資金進行改造,盡可能使工業區、居民區和商業區之間有明確的界限,擴大工業區和居民區之間的距離,盡可能讓工業區在城市水源的下方,以免污染水資源。同時要擴大居民區的面積和擴寬商業區的道路面積,在市中心區域配備交通警察,指揮車輛的行駛方向,防止交通堵塞以及交通事故的發生,以及對形式車輛的數量進行限制,減少尾氣的排放,緩解交通壓力,致力于對生態城市的建設。
在生態城市的建設中,要加強對生態城市建設的宣傳。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應起帶頭作用,政府的政策會影響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為改善生態環境,政府要做大力的宣傳,通過大力宣傳生態城市的優勢,讓人們了解到生態城市建設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從而更加支持生態城市的建設。同時,政府還要出臺關于增加綠色植物覆蓋率的政策,鼓勵人們積級的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并且做到不破壞生態環境,為生態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要避免資源的浪費。所以在建設生態城市使,要號召人們合理高效的使用各種資源,特別是科學的使用自然資源。要求人們科學的使用資源,各地方政府應該大力宣傳環保的理念,大力支持新能源的使用,廣大人民群眾也要積極相應政府的號召,積極的配合,減少資源的浪費。同時也要加強有關部門的監督力度,面對人們浪費資源的情況,要進行一定的警告,要對情況嚴重者給予一定的處罰。在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下,有助于科學合理的把握資源的使用量,有利于城市環境的發展,有利于推動生態城市的建設。
建設生態化城市,提高綠色植被覆蓋率是重中之重。在城市的道路兩旁要大量種植樹木,為了增加美觀程度,除了種樹之外,還要種植其他的植被,例如草和花等。綠色植被的種植,不僅能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美感,還能有利于改善城市內部的環境,綠色植被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空氣質量,減少噪聲污染。各地方政府還需要加大對環境保護的科技投入,推廣滴灌節水工程,方便對綠色植被的澆灌。這樣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有利于城市的建設。
近年來,城市經濟迅速發展,生態城市的建設也越來越快,城市經濟的發展與生態城市建設相互促進、互相提升。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想要經濟可持續的平穩發展,就需要促進生態化城市的建設。在生態化城市的建設中,綠色植被的種植帶動了樹苗培育產業的發展。在城市中大量的種植綠樹,增大了對樹苗的需求量,帶動樹苗養殖產業的發展。在大量載種樹木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植樹工人,緩解了城市中的就業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
城市生態化的建設中,建造了許多生態園供人們的觀光。例如各種水果采摘園的開發。近年來,部分城市建造大棚種植水果,等水果成熟的時候讓人們自行采摘,采摘的水果大多是無污染的,投資比較多,所以水果的價格可能會比超市的要貴一些。但是,親自采摘水果的樂趣又是很多的,可以增加親子間交流的時間,比去超市購買的收獲更多,例如草莓采摘園和蘋果采摘園的發展。生態旅游區的建設吸引大量的游客,景區的門票出售,景區內紀念品的出售,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著城市經濟的發展。
相反,如果城市的生態環境出現問題,將會給城市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生態環境的破壞,會使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旱災和水災的發生對城市居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不利于城市的發展。同時,如果生態系統的破壞較嚴重,自然資源短缺,將對城市的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
不僅生態城市建設能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經濟的發展同樣也促進生態城市的建設。由于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是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基本的物質需求已經得到滿足,人們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開始有了精神的追求。城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城市環境的污染。工業的發展,大量污濁的空氣排入到空中、大量汽車尾氣的排放導致城市中的空氣污染嚴重;工業廢水不經過處理就隨意排放,污染了城市的水資源。現階段,城市的人們逐漸開始不滿意這種生活環境,想要生活在舒適安逸又有良好環境的城市中,由此促成了生態城市的建設。經濟的迅速發展,給生態城市的建設提供了經濟基礎,國家和地方政府為建設生態化城市大量撥款,鼓勵建設生態化城市,只有在經濟上得到大力的支持,才有能力建設生態城市種的綠色植被地帶和生態公園等。同時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處理污水的機械設備越來越完善,可以對污水進行良好的處理,減少了污水的排放量,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城市的發展。
在城市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切記不要以犧牲自然環境的發展為代價,城市經濟的發展與生態化城市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所以想要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就要做到促進生態城市建設和城市經濟和諧發展。
結論:由以上論述可以得出,近年來在發展城市經濟的過程中,各城市也注重對生態環境的建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在建設先進文明城市的過程中,各建設者要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使二者相互協作,共同促進我國城市朝著更高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