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啟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
引言:近年來,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中國中央政府要求國有企業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機制體制改革,激發國有企業的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鼓勵國有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高國有企業的綜合實力和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從而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和盈利的目標。這種新形勢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既要加強對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和管理,還要防范和化解企業外部不確定的經營風險,因此,國有企業要充分的評估和識別風險,制定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來應對財務管理風險直接關乎企業目前和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在當代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下,國有企業應建立和完善相應的責任管理機制,明確企業和企業法人的權利和責任,形成權責法定、權責透明、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企業治理和管理機制,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防范風險的能力。
國有企業應在企業內部營造防范風險的良好氛圍,要求全體人員樹立防范財務風險的意識,不斷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和知識。企業財務部門要建立更加扎實的風險防控規范,要建立精細的財務管理系統,要建立全面的企業經驗動態數據,確保所有財務信息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的發展趨勢和經營狀況,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從而促進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應收賬款和存貨是國有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應收賬款和存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資產運行的效率,因此,國有企業應重點做好應收賬款壓降工作,要求企業的銷售部門簽訂高質量、高利潤的合同,提高合同的回款比例,并采取多種手段催收貨款,加速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減少甚至杜絕壞賬損失,加速企業的變現能力,提高資金的利用率。與此同時,國有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和實際情況,合理界定各類存貨占用的絕對金額和周轉率,通過與企業內部各部門和企業外部各單位之間的快速聯動,加速存貨周轉速度,縮短從產品投入到貨款回收的時間,不斷提高企業存貨的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在對重大投資項目、重大風險領域和重要子企業投資之前,國有企業應從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投資的合理性、科學性、收益性及風險性等方面對其進行充分論證,全面評估和識別潛在的財務風險,由專門機構制定科學的應對方案和處置辦法,確保風險及時發現和有效解決,防范投資不當而產生重大損失。國有企業應關注企業的資本結構,避免過高的資產負債率導致的財務風險,因此,國有企業需要統籌安排長短期的籌資計劃和安排,關注內部和外部籌資的順序和資金成本,合理和高效地使用資金,既要保證企業有足夠的現金流量來償還到期債務,又要防范不合理的籌資安排帶來的財務風險。
國有企業應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優化成本結構,降低成本費用,加大對新技術和科技研發的投入,提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爭取在行業中占得領先地位;同時,國有企業要深入推進產品和服務的優化升級,推動企業產品結構的高端服務化,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持續提高國有企業抵御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能力。
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流程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存在風險,任何流程中的錯誤和舞弊都有可能給國有企業帶來嚴重的財務后果,國有企業的管理層、治理層、財務人員必須將風險防范意識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國有企業的管理層及時掌握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設計和執行良好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向全體員工傳達風清氣正的企業文化,構建全員全過程的風險防控機制,防范和規避可能產生的各種風險。
新形勢下,各類有用的信息能否及時準確地傳遞給國有企業的管理層直接影響企業戰略的實施。國有企業應加速財務信息化建設,利用最先進的財務管理軟件和財務管理方案,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更細致精確的匯總和分類,可以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國有企業財務分析的能力,有助于國有企業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
結束語:綜上所述,防風險強管理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加強對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尤其是應收賬款、存貨、投資、籌資的管理,增強全體員工財務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持續提升財務管控能力,著力構建全員全過程全體系的風險防控機制,防范和化解企業的財務風險,是管理好一個國有企業的必要條件,也是確保國有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