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平
(靖遠縣人民醫院 骨科,甘肅 白銀 730699)
醫院骨科中,四肢骨折具有高發病率,可引起劇烈的疼痛感,若干預不及時,容易引起諸多的并發癥,影響預后[1]。特別是在近幾年當中,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使得意外事故頻頻發生,進而導致四肢骨折的患病率顯著增高,已經威脅到了人們的身體健康[2],為此,臨床有必要加強對四肢骨折病患進行早期對癥處理的力度。外固定架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愈合時間短與操作簡便等特點,被廣泛用于骨科疾病的臨床診療工作當中,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效[3]。此研究,旨在分析外固定架用于創傷骨科四肢骨折中的價值,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本院創傷骨科接診的四肢骨折病患4 6 例,按照數字抽簽原理均分2組。研究組女10例,男13例;年齡在21~56歲,平均(36.47±4.69)歲;體重在40~84 kg,平均(54.69±4.21)kg。對照組女11例,男12例;年齡在20~57歲,平均(37.28±5.01)歲;體重在39~85 kg,平均(54.97±4.55)kg。患者病歷信息完整,經X線與CT等檢查明確診斷。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體重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4]。①血液性疾病者。②骨折部位先天性畸形者。③內分泌疾病者。④骨質疏松性骨折者。⑤骨折部位有手術史者。⑥精神異常者。⑦病歷資料缺失者。
1.3 方法。2組都接受清創與止血等基礎治療。研究組采取外固定架療法,詳細如下:指導取仰臥位,常規牽引骨折部位,予以局麻亦或者是硬膜外麻醉。于X線透視下,于骨折部位近端和遠端將外固定螺釘規范化的穿出,并將之放在垂直于骨縱軸部位,合理調整骨折部位,待明確復位效果滿意后,開始對患者施以手術治療。操作結束后,按要求安裝外固定架,并對加壓桿進行適當的調整,縫合傷口。對照組實行內固定治療:復位骨折部位后,對固定部位進行妥善的固定。
1.4 評價指標。記錄2組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與骨折愈合時間,統計并發癥(骨不連,及疼痛等)發生例數。
1.5 療效判定[5]。按照下述標準對2組手術療效作出評價:①優,骨折部位愈合較好,骨性愈合時間為3個月內,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無畸形與感染等異常情況。②良,骨性愈合時間為4個月內,關節功能明顯改善,存在輕微感染的情況。③中,骨性愈合時間為6個月內,關節功能輕微受限,存在輕微感染的情況,肢體縮短不超過1 cm。④差,患肢畸形,且肢體縮短超過2 cm,關節功能嚴重受限。

表3 兩組手術療效的對比分析表[n(%)]
1.6 統計學分析。通過SPSS 20.0軟件完成數據分析工作,用t來檢驗計量資料(),同時用χ2來檢驗計數資料[n(%)]。當P<0.05時,提示組間的差異較為顯著。
2.1 手術指標分析。研究組切口長度比對照組短,P<0.05。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P<0.05。研究組愈合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如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的對比分析表()

表1 兩組手術指標的對比分析表()
組別 例數 切口長度(cm)愈合時間(w)研究組 23 1.19±0.32 279.35±24.67 19.68±3.14對照組 23 5.37±0.96 581.49±19.25 31.57±2.69 t - 4.5823 7.9613 5.2215 P - 0.0000 0.0000 0.0000術中出血量(mL)
2.2 并發癥分析。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4.35%,比對照組30.43%低P<0.05,如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的對比分析表[n(%)]
2.3 手術療效分析。研究組優良率95.65%,比對照組56.52%高P<0.05,如表3。
臨床上,四肢骨折具有高發病率,能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近年來,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許多家庭都買上了車,使得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顯著增高,進而導致四肢骨折的患病群體明顯增多[6]。過去,內固定手術乃臨床對四肢骨折病患進行治療的一種重要手段,雖能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手術創傷比較大,切口長,術后并發癥多,不利于患者骨折傷口的愈合[7]。而外固定架的使用則能避免術中不必要的損傷,并有助于促進骨折傷口的愈合,提高骨折部位固定的效果[8]。通過外固定架治療,可對骨折部位進行有效的矯正,從而有助于避免發生位移等問題,并且,此法還能實現快速止血的效果,減少術中出血量。相關資料中提及,外固定架的手術操作比較簡單,且其生物相容性也非常高,便于術后的換藥和護理[9]。
石萬的研究[10]中,對42例四肢骨折病患進行了外固定架治療,并對另外42例四肢骨折病患進行了內固定治療,結果顯示,外固定架組切口長度(1.58±0.61)cm、術中出血量(267.94±20.57)mL,優于內固定組(5.88±0.13)cm、(600.95±17.72)mL;外固定架組優良率95.24%(40/42),比內固定組69.05%(29/42)高。表明,外固定架對提升四肢骨折病患的手術療效、減少術中出血及改善切口長度具有顯著作用。此研究中,研究組切口長度比對照組短,P<0.05;研究組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P<0.05;研究組優良率比對照組高,P<0.05,這和石萬的研究結果相似。另外,研究組愈合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外固定架治療后,四肢骨折病患的療效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且該術式還具有切口小、并發癥少與術后恢復快等特點。為此,臨床可將外固定架作為創傷骨科四肢骨折病患的一種首選治療術式。
綜上所述,創傷骨科四肢骨折用外固定架,效果好,手術安全性高,切口小,并發癥少,骨折創口愈合快,建議推廣。